曾芝兰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杜仲叶水提液除杂工艺的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优选杜仲叶水提液的除杂工艺。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醇沉法、壳聚糖絮凝沉淀法、ZTC絮凝沉淀法、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ZTC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对杜仲叶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以绿原酸保留率、鞣质和蛋白质去除率以及药液澄明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结果最佳澄清方法是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该方法处理后提取液有效成分保留率为89.5%,蛋白质和鞣质去除率为分别为54.4%和57.5%,澄明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可作为杜仲叶水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其稳定可行,而且有效成分损失少。
- 王柏强刘福何效平曾芝兰江承平
- 关键词:水提液除杂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 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的溶出度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考察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的溶出度。方法以HPLC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研究了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的溶出条件,测定其溶出度,并与杜仲平压片进行比较。结果杜仲叶提取物滴丸、杜仲平压片的T50和Td分别为2.31、3.71、33.0、39.1 min。结论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的溶出度明显优于市售片剂。
- 王柏强刘福江承平何效平曾芝兰
- 关键词:杜仲叶提取物滴丸溶出度绿原酸
- 复方盐酸丁卡因胶浆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 2020年
-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丁卡因胶浆,并优化其处方。方法以消泡速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方盐酸丁卡因胶浆制备工艺。结果最优处方为每1 mL胶浆剂含聚山梨酯8015 mg、二甲基硅油15 mg、羧甲基纤维素钠5 mg。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采用最优处方制备的复方盐酸丁卡因胶浆剂的消泡速率显著优于原处方。
- 王柏强曾芝兰张杰刘福
-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胶浆剂单因素考察
- 酶法协同超声提取紫苏叶总黄酮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采用酶法协同超声对紫苏叶总黄酮进行有效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酶解p H、酶解温度、酶质量浓度、固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及超声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紫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为:酶解p H 5.0,酶解温度40℃,酶质量浓度0.25 mg·m L-1,固液比1∶20,乙醇浓度7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提取温度60℃。结论:酶法协同超声应用于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
- 王柏强何效平曾芝兰
- 关键词:纤维素酶超声紫苏叶总黄酮
- 血氨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的氨浓度的方法,为临床肝性昏迷、肝性脑病、重型肝病、尿毒症等代谢障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血液离体后,立即加入过量定量的钨酸钠及硫酸溶液,使蛋白沉淀的同时,血液中的氨与硫酸形成硫酸铵而存留于血滤液中,再以酚-次氯酸钠显色后于波长630nm处测定光密度OD值(以空白校正)。结果:血氨在20~60μmol/L范围内浓度与OD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结论:此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临床检测血氨的浓度。
- 刘福曾芝兰
- 关键词:血氨光密度
- RP-HPLC法测定弱威氏霜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
- 2004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弱威氏霜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pH=5.0)(55:45),流速1.0 m1/rmin,检测波长225nm.结果:苯甲酸和水杨酸分别在8.0~40.0μg/ml(r=0.9999)和4.0~20.0 μ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为99.38%~101.01%(RSD 为0.48%~0.98%).测定三批样品,含量合格.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符合质量控制要求,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 刘福曾芝兰吴功柱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苯甲酸水杨酸
- 正交试验优选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优选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固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提取温度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以超声提取时间、固液比、酶解温度和酶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提取时间40 min,固液比1∶15(g/ml),酶解温度45℃,酶用量20mg,绿原酸提取率为2.37%。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具有提取率高、节能等优点,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王柏强刘福江承平何效平曾芝兰
- 关键词:杜仲叶绿原酸正交试验
- 超声联合酶法提取玫瑰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索超声联合酶法提取玫瑰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温度、酶质量分数、固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及超声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25,酶解温度50℃,酶质量分数0. 4%,超声时间30 min。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具有提取率高、节能等优点,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何效平王柏强曾芝兰罗飞罗巧林
- 关键词:玫瑰花超声波纤维素酶总黄酮
- 杜仲叶提取物滴丸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的质量标准并考察其在室温和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滴丸中的绿原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滴丸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薄层色谱法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绿原酸进样量在1.3~13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1.28%(n=9);3批滴丸中试样品经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杜仲叶提取物滴丸稳定性好,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 王柏强刘福江承平何效平曾芝兰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
- ZTC1+1-Ⅱ型澄清剂用于紫苏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确定ZTC 1+1-Ⅱ天然澄清剂用于紫苏叶提取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速度、保温时间及静置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条件。结果在药液浓度为1∶5,温度80℃,加入A组分溶液后加入B组分溶液,ZTC1+1-Ⅱ2组分(浓度为1%)用量分别为4%、2%,搅拌速度100 r·min-1,保温10 min,静置时间为6 h的工艺下,总黄酮保留率为84.3%,固形物去除率为23.7%。结论 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紫苏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 王柏强刘福何效平曾芝兰
- 关键词:紫苏叶总黄酮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