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凤节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正畸
  • 4篇正畸治疗
  • 4篇前牙
  • 3篇牙根
  • 3篇牙根吸收
  • 3篇根吸收
  • 3篇保持期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牙周
  • 2篇上前牙
  • 2篇上颌
  • 2篇扭转牙
  • 2篇骨改建
  • 2篇BFGF
  • 1篇牙周组织
  • 1篇远期
  • 1篇远期效果
  • 1篇早期矫治
  • 1篇张力侧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1篇朱凤节
  • 8篇崔淑霞
  • 3篇乔义强
  • 2篇孙舒寒
  • 1篇韩峰
  • 1篇翟蕾
  • 1篇朱永翠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FGF在大鼠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骨改建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上颌切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的动物模型来研究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保持期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bFGF在保持期骨改建中的作用.为临床正畸保持的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由郑州大学动物...
崔淑霞朱凤节孙舒寒
探讨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远期效果
目的 对4-6岁乳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前方牵引进行矫治,对其矫治前、矫治后和矫治结束5年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三个时期患者骨骼、牙齿以及软组织的变化情况,探讨前牵矫治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时机及远...
孙舒寒朱凤节崔淑霞
关键词:早期矫治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
2012年
目的用winceph 8.0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评价AngleⅡ2(安氏Ⅱ类2分类)错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郑州市随机挑选20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测量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对数据进行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 SNB、ANB、颌凸角均值增大,有统计学意义;下颌平面角、Y轴角均值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上前牙唇倾,有统计学意义,下颌L1-MP角均值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面部全面高增大,主要是面下1/3增大。侧面部软组织H角减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非拔牙矫治后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生长有助于Ⅰ类磨牙、尖牙关系的建立。
张玉新孙舒寒朱凤节崔淑霞
关键词:头影测量
大鼠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正畸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的动物模型并分析保持时间与复发距离的关系。方法采用36只雌性SD大鼠,在上颌两个中切牙间施加20g的力量,建立牙根扭转的动物模型。10d后进行固定保持,分为1、4、7、14、21d保持组(实验组),并设不予保持的对照组。测量加力结束后、保持结束时和拆除保持器后7d两中切牙之间的距离变化。计算每组大鼠拆除保持器7d后的复发距离(M)。复发距离(M)=保持结束后两切牙之间的距离(M1)-复发7d后两切牙中间的距离(M2)。结果各实验组复发距离分别为(1.95±0.30)、(0.84±0.06)、(0.69±0.03)、(0.32±0.10)、(0.09±0.04)mm,明显小于对照组(2.57±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用直径0.25mm结扎丝可以用作固定保持器来建立大鼠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的动物模型。
崔淑霞朱凤节
关键词:扭转牙正畸
牙周——正畸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郑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32例,先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症状改善后再行正畸治疗,随访2 a,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临床附着水平(CAL)变化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正畸结束及2 a后患者PD、BOP、CAL、TD-BD、BC-TD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后与正畸结束后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正畸治疗上前牙病理性移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且临床效果稳定持久,值得推广。
刘霞朱凤节韩峰
关键词:牙周正畸
大鼠前牙保持期动物模型的建立及bFGF在骨改建中的表达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正畸前牙扭转移动后保持期的动物模型,用以研究扭转牙保持期的骨改建。 方法采用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36只雌性健康SD大鼠,以上颌两个中切牙互为支抗,以30g的力量持续加力10天,使牙冠...
朱凤节
关键词:扭转牙BFGF骨改建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大鼠前牙移动后保持过程中IGF-I在牙周组织张力侧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大鼠前牙保持阶段,张力侧牙周膜中IGF-I的表达,探讨IGF-I在大鼠前牙正畸后保持阶段对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分析大鼠前牙加力后最短保持时间,推测临床正畸治疗后最短保持时间。[方法]选择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5组,按保持时间长短,分别为保持1、3、7、14及21 d组,每组6只。实验组在建立大鼠保持期模型后,按分组要求处死大鼠,空白对照组则同条件饲养7 d后直接处死。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前牙牙周膜张力侧IGF-I的表达。[结果]保持1、3、7、14 d组IGF-I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且表现为下降趋势,保持21 d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GF-I参与保持期大鼠前牙牙周膜张力侧的骨改建,并与保持时间呈重度相关,推测保持约21 d后牙周组织张力侧骨改建基本完成。
朱永翠朱凤节翟蕾崔淑霞
关键词:IGF-I牙周组织
露龈笑治疗前后上颌前牙牙根吸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运用根尖片测量露龈笑治疗前后上颌前牙牙根吸收的量,了解种植体支抗在前牙压低治疗过程中的牙根吸收情况。方法选择16名成年女性露龈笑患者进行种植体支抗解除露龈笑,每名患者植入2枚种植体,采用弹性牵引解除露龈笑。于治疗前后采集上颌前牙根尖片影像,测量上颌中切牙长度,计算治疗前后牙根吸收的量,评估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根尖片可以精确测量牙根长度。牙根吸收的量在2.5 mm之内。结论采用种植体支抗解除露龈笑效果可观,患者舒适度高,易于接受。根尖片可精确获得每颗牙的测量数据,敏感度较高。
乔义强朱凤节崔淑霞
关键词:牙根吸收种植体根尖片露龈笑
正畸治疗不同年龄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患者的年龄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136例矫治完成的病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不同年龄组治疗前后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变化。结果:成人组与青少年组上颌前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前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吸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正畸治疗中影响牙根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乔义强朱凤节崔淑霞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根吸收全口曲面断层片
成年人正畸治疗中上前牙牙根吸收的CBCT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本研究使用三维影像CBCT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精确性。方法:选取进行正畸拔牙治疗的患者10例,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治疗前后上颌6个牙齿的长度(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计算得出牙根吸收的数值。结果:所有测量牙齿治疗前后牙根长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吸收量最大为上颌侧切,左右侧分别为:1.13 mm和1.14 mm;其次为上颌双侧中切牙,左右侧分别为:0.97 mm和0.96 mm;上颌双侧尖牙吸收最少,左右侧分别为0.87 mm和0.95 mm。结论:(1)结果显示正畸拔牙矫正患者治疗中有一个明显的牙根吸收。(2)本研究证实使用CBCT评价牙根吸收是一个有效而且精确的方法。
乔义强朱凤节崔淑霞
关键词:成人正畸牙根吸收CBCT正畸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