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章志

作品数:368 被引量:2,024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6篇期刊文章
  • 1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8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96篇糖尿
  • 196篇糖尿病
  • 77篇中医
  • 48篇2型糖尿
  • 48篇2型糖尿病
  • 44篇胰岛
  • 43篇胰岛素
  • 41篇伤寒
  • 38篇肾病
  • 37篇伤寒论
  • 37篇糖尿病肾病
  • 36篇胰岛素抵抗
  • 31篇辨证
  • 29篇中医药
  • 24篇消渴
  • 22篇经方
  • 21篇药疗
  • 21篇药疗法
  • 21篇圆运动
  • 18篇医药疗法

机构

  • 29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4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深圳市宝安区...
  • 8篇江西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学院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深圳市中医院
  • 6篇燕山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惠州市中医医...
  • 4篇北京世纪坛医...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358篇朱章志
  • 51篇熊曼琪
  • 44篇李赛美
  • 39篇林明欣
  • 39篇刘敏
  • 27篇蔡文就
  • 21篇谢欣颖
  • 20篇许帅
  • 19篇何敏
  • 16篇万晓刚
  • 14篇唐咸玉
  • 13篇刘树林
  • 12篇林安钟
  • 11篇吴伟
  • 11篇廖华君
  • 11篇邝秀英
  • 11篇彭万年
  • 10篇徐笋晶
  • 10篇贾晓林
  • 9篇裴倩

传媒

  • 35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新中医
  • 1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0篇中医杂志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世界中医药
  • 7篇中国医药学报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河南中医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环球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燕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25篇2019
  • 11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17篇2015
  • 25篇2014
  • 23篇2013
  • 25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21篇2005
  • 9篇2004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馒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候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朱章志熊曼琪林安钟蔡文就彭万年糜军何敏
关键词:继发性磺脲类失效中医药疗法
定性定量分析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异同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异同。方法收集《伤寒论》中有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不同剂量、炮制方法不同的同种药物需分为不同的对象处理。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每个药物的功效权值,进而计算真武汤和附子汤的功效权值以及判定强度级别,最终得出治疗两者各自的特点。结果真武汤Ⅲ级功效有祛风、利水、消肿、化饮、化痰;Ⅱ级功效有健脾、温胃;Ⅰ级功效有补脾、温脾、补肝、燥湿、止痛、固表、温阳、安神、散寒、止汗;-Ⅰ级功效有清胃、滋阴、生津;-Ⅱ级功效有润燥、清热。真武汤偏温散,其势向外,并调和脾胃肝等脏腑。附子汤Ⅲ级功效有健脾、养血、化痰、安神、消肿、化饮;Ⅱ级功效有补脾、补阳、温阳、利水、止汗;Ⅰ级功效有燥湿、化湿、止痛、温脾、益胃、温胃、补肝、补气;-Ⅰ级功效有润燥、发汗;-Ⅱ级功效有清热。附子汤偏温补,其势向内,具有较好的安神之功。结论仲景用药精当,定性定量分析类方能更好传承其精华。
邓志远刘敏罗广波李赛美朱章志
关键词:真武汤附子汤
严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Graves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由临床病例延伸,讨论Graves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国内外文献库中搜索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病例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探讨、总结Graves病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结果查证相关文献发现,Graves病患者即使不合并其他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也可能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过程的影响而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罹患极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结论Graves病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性。
周帝伶郑惠娟朱章志
关键词:冠状动脉左主干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报道
浅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被引量:16
2011年
通过文献研究及总结,不囿于《温病学》体系,立足《伤寒论》之"五苓散",重新认识"通阳不在温,而在于利小便"。
林明欣裴倩朱章志
关键词:五苓散阳气圆运动利小便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529)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n=216)实施普通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变化,以评价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相当,但观察组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缓解中医症状上较观察组有优势,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总费用及住院药费。结论:采用中医临床路径对2型糖尿病进行管理治疗疗效确切,且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住院效率,减少住院耗费。
卢伟炽许帅朱章志郭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疗法证候积分住院费住院时间
内分泌疾病“高实验室指标”之“五行圆运动”浅探
内分泌疾病“高实验室指标”是一组多种危险因索聚集之临床症候群,各组分危险因素协同作用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笔者认为,立足“五行圆运动”之道,其病机可归纳为“东方木气”疏泄太过,“中央土气”温运不及,“北方水气”温养失司,治...
朱章志林明欣刘树林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中医治疗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朱章志)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留下大量疗效卓著方剂的古典医学名著,以其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临床各科产生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了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治疗糖尿病存在的问题.
朱章志
关键词:经方糖尿病中医治疗《伤寒论》
文献传递
温运阳气法治疗老年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温运阳气法治疗老年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运阳气法治疗,口服附子理中丸合小柴胡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甲状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1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6.23,P=0.030)。结论:温运阳气法治疗老年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增强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功能的同时可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谭宏韬朱章志林明欣谢欣颖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留下大量疗效卓著方剂的古典医学名著, 以其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临床各科产生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二千年来历代医家无不推崇备至,奉为“医门之圭臬”,业医者必读之经典。其研究与应用历盛不...
朱章志
文献传递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诊疗标准被引量:19
2011年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确定了所讨论的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属于中医"痰证""瘀证""湿证"范畴,对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处理原则、辨证施治、成药治疗、辅助疗法、西医治疗等分别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特色与优势,规范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吴深涛梁家利高婧朱章志陆付耳闫冬雪王德惠
关键词: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血脂中医诊疗标准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