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林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遗传学
  • 2篇硬化症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系统性硬化症
  • 2篇甲基化
  • 2篇表观
  • 2篇表观遗传
  • 2篇表观遗传学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多肌炎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清细胞因子
  • 1篇英文
  • 1篇脂类
  • 1篇肾变病
  • 1篇肾变病综合征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朱红林
  • 7篇左晓霞
  • 4篇刘思佳
  • 3篇罗卉
  • 2篇李懿莎
  • 2篇蒋莹
  • 2篇谢艳莉
  • 2篇赵洪军
  • 2篇周亚欧
  • 2篇宁旺斌
  • 2篇李通
  • 2篇张卫茹
  • 2篇段力平
  • 2篇谢晓韵
  • 1篇吴俊娇
  • 1篇游运辉
  • 1篇李丽雅
  • 1篇黄婧
  • 1篇周斌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he expression of cathepsin G in dermatomyositis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bjectives: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rmatomyositis(DM)are perifascicular atrophy and CD4+T cells i...
郜司名朱红林张华莉周斌罗卉左晓霞
关键词:DERMATOMYOSITISCYTOSKELETON
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脂质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强的松1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0m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2周1疗程,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降蛋白尿,升血浆蛋白,降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较对照组效果好,两组均无一例出血。【结论】在强的松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可降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邓远卉谭琼朱红林
皮肌炎/多肌炎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慢性肌无力、肌肉疲劳及骨骼肌单个核细胞浸润[1]。IIM亚型包括皮肌炎、多肌炎、包涵体肌炎以及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炎[2],临床上以皮肌炎、多肌炎最为常见。多肌炎是以肌肉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皮肤时称为皮肌炎。IIM年发病率较低,为(1.16~19)/1 000 000 [3],但病死率高,预后差[1]。IIM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免疫与非免疫机制均参与了其发病[4],尤其是细胞免疫异常及体液免疫异常[5]。近年来,研究者们对IIM的发病机制已进行了诸多研究[6],尤其是将高通量生物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皮肌炎/多肌炎的研究中。
杨伊莹左晓霞朱红林刘思佳
关键词:皮肌炎多肌炎表观遗传学生物学标记
系统性硬化症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病变、炎症和皮肤及各器官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纤维化是SSc的标志,也是导致其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SSc的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DNA甲基化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最为广泛。DNA甲基化异常可影响SSc的血管内皮细胞、CD4+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血清中的miRNAs与自身抗体、SSc疾病活动度和并发症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miRNAs可直接影响成纤维细胞的活化。
龙颖谌威霖杜倩左晓霞朱红林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代谢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风湿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功能紊乱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风湿病中免疫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导致机体免疫耐受的破坏及免疫稳态失衡,在风湿病发病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干预能量代谢可通过恢复细胞的正常代谢,影响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被认为是风湿病新的治疗策略.
杜倩谌威霖左晓霞朱红林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能量代谢发病机制
系统性硬化症血清细胞因子表达谱变化及调控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血清细胞因子表达谱,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30例SSc 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按照SSc有无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分为SSc合并ILD组及SSc不合并ILD组,根据皮肤受累程度,分为弥漫性系统性硬化症(diffuse cutaneous scleroderma,dcSSc)组和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limited cutaneous scleroderma,lcSSc)组,根据SSc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即抗Scl-70抗体),分为SSc Scl-70(+)组及SSc Scl-70(-)组。使用Luminex MAGPIX检测系统和Bio-Plex Pro Human Cytokine 27-plex Assay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27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β)、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IL-2、IL-4、IL-5、IL-6、IL-7、IL-8、IL-9、IL-10、IL-12P70、IL-13、IL-15、IL-17、碱性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er growth factor,BASIC FG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gamma induced protein 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MCP-1)、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β,MIP-1β)、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i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利用Illumina 450K甲基化芯片检测单个核细胞DNA全基因组甲基化位点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12种细胞因子(BASIC FGF、eotaxin、G-C
朱红林杜倩谌威霖左晓霞李全贞刘思佳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SLE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感染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63例SLE患者,其中严重感染组144例,非严重感染组3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4.50岁(OR=4.958,P<0.001)、心血管系统受累(OR=6.287,P<0.001)、血液系统受累(OR=2.643,P=0.003)、血清白蛋白<20 g/L(OR=2.340,P=0.036)、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0.12(OR=2.430,P=0.002)、糖皮质激素剂量≥8.75 mg/d(OR=2.465,P=0.002)、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OR=2.847,P=0.037)是SLE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受累、低血清白蛋白的SLE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较高。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增大提示患者可能合并严重感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
王秀娇左晓霞谢晓韵罗卉张卫茹段力平赵洪军李懿莎周亚欧李通谢艳莉刘思佳蒋莹巫世瑶黄婧朱红林吴俊娇宁旺斌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剂
中南地区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10年死亡趋势:2005—2014(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s)住院患者在10年期间死亡原因等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在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CTDs住院患者中所有死亡病例的所有临床资料。结果:10年期间CTDs住院患者的总体住院病死率为15.68‰。在CTDs患者的3大类死亡原因中,疾病本身占44.71%,感染占42.94%,合并症占12.35%。其中,疾病本身的死因构成比和住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和合并症的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2014年,感染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死因构成比为51.06%。合并肺间质病变的CTDs患者与没有合并肺间质病变的CTDs患者相比,前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其死亡风险是后者的1.722倍。在各种CTDs中,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总住院病死率最高(45.98‰),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因疾病本身死亡比例最高,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因感染死亡比例最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因合并症死亡比例最高。结论:在CTDs住院患者中,因疾病本身导致死亡的死因构成比和住院病死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感染和合并症导致死亡的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感染成为第一位死因。CTDs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生存时间缩短,死亡风险增加。
李丽雅左晓霞罗卉李懿莎游运辉段力平张卫茹赵洪军李通宁旺斌谢艳莉刘思佳谢晓韵蒋莹巫世瑶朱红林周亚欧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住院病死率死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