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英标

作品数:45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小鼠
  • 8篇EAE
  • 7篇缺血
  • 7篇免疫
  • 6篇动脉
  • 6篇卒中
  • 6篇脑脊髓
  • 6篇脑脊髓炎
  • 6篇脊髓炎
  • 6篇梗死
  • 5篇自身免疫性脑...
  • 4篇短暂性
  • 4篇血性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脑缺血
  • 4篇脑缺血发作
  • 4篇脑卒中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28篇丽水市人民医...
  • 17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5篇朱英标
  • 17篇郑荣远
  • 11篇卢丽萍
  • 9篇郦铮铮
  • 9篇童巧文
  • 9篇夏念格
  • 9篇李晓莉
  • 9篇姚苏琴
  • 8篇官常荣
  • 7篇韩钊
  • 6篇汤亚男
  • 6篇陈伟康
  • 6篇陈江帆
  • 4篇蓝丽康
  • 4篇殷为勇
  • 3篇高丽霞
  • 3篇任经天
  • 3篇杨学志
  • 3篇陈日秋
  • 3篇朱振国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药物流行病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浙江医学
  • 2篇2009年浙...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苷A2aR敲除对小鼠EAE病情的影响及其炎症调节机制
目的观察A2a受体活性的变化是否能够调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病、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从而探讨腺苷A2a受体在EAE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姚苏琴郑荣远郦铮铮朱英标童巧文夏念格李晓莉韩钊陈江帆
文献传递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病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脑电图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和脑电图(EEG)的特点,寻求对老年MCI进行综合评估的有效方法,初步预测MCI向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转换。方法对35例MCI病人(MCI组)、28例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AD组)进行P300、EEG检查,并与30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P300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CI组与AD组病人ERP改变表现为P300潜伏期逐渐异常延长,AD组较MCI组的变化更为明显。MCI组与AD组只在P300潜伏期的顶部(Pz)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对照组的P300潜伏期在中央(Cz)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的额部Fz、Cz、Pz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Cz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G显示,MCI组异常率为51.4%(18/35),AD组为92.9%(26/28),对照组为33.3%(10/3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300潜伏期Pz点的改变可能有助于区分MCI和AD,EEG中θ波相关功率谱及平均频率增加是MCI转为AD的早期预测信号,联合使用EEG和P300可能有助于对老年性痴呆病人的综合评估,并可能成为预测MCI向AD的转化的有效方法 。
李洁朱英标陈伟康卢丽萍蓝丽康邹海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描记术
Sprague-Dawley和Wistar大鼠EAE发病情况比较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
朱英标李晓莉童巧文夏念格姚苏琴郦铮铮郑荣远
文献传递
咪唑啉2受体配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行为学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咪唑啉2受体配体(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行为、病理和脑脊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免疫C57BL/6小鼠制作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药物干预组(EAE+2BFI 5 mg·kg^(-1)组、EAE+2BFI 10 mg·kg^(-1)组、EAE+2BFI 20 mg·kg^(-1)组)、阳性对照组(EAE+NS组)、正常对照组(完全福氏佐剂+NS组),观察比较各组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通过RT-PCR技术测定大脑和脊髓MMP-9 mRNA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2BFI对大脑组织MMP-9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与EAE+NS组比,2BFI 10、20 mg·kg^(-1)药物干预组的最高行为学评分和病理变化均有减轻;而且三种不同剂量2BFI干预组大脑和脊髓组织MMP-9mRNA水平和大脑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均较EAE+NS组明显降低。结论 2BFI对EAE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抑制MMP-9,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炎症细胞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童巧文朱英标郑荣远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左旋咪唑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Ⅰ:免疫调节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详细了解左旋咪唑作为免疫调节药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4~2005年)有关文献,获得有关临床信息。结果:左旋咪唑除了用于肠道线虫病的治疗外,还适用于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乙型肝炎、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免疫调节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结论:左旋咪唑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存在治疗风险,必须加强监管措施,保护用药人群的健康安全。
杨学志郑荣远殷为勇朱振国朱英标曹立亚吴晔任经天
关键词:左旋咪唑免疫调节药上市后再评价
咪唑啉-2受体特异性配体2BFI对EAE小鼠神经免疫的调节作用
背景: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实验动物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许多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均与多发性硬化(mult...
朱英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炎症因子
文献传递
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抗NMDAR脑炎4例
2022年
抗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种,其临床症状重。最早在2007年被DALMAU1报道,之后国内外报道抗NMDAR脑炎越来越多,其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2-4]。抗NMDAR脑炎首选免疫调节治疗,一线的免疫治疗推荐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但一线治疗后有47%的患者临床疗效不佳,且需要二线免疫治疗的患者占25%[5]。
陈伟康蓝丽康钟根龙张胜武朱英标
关键词: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免疫调节治疗
ABCD2评分结合头颈CTA对TIA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术(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天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11年3月住院的12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和CTA检查结果。...
卢丽萍朱英标陈伟康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ABCD2评分CT血管成像
文献传递
S-188咪唑啉-2受体特异性配体2BFI对EAE小鼠神经免疫的调节作用
朱英标郑荣远
肢体缺血预处理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Pre C)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经临床和影像证实为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Pre C组和对照组(CON组)各180例。入组前后2组均严格按照2010年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指南用药,控制危险因素。LIPre C组患者入组后接受LIPre C训练,治疗期为1年。使用3.0 T磁共振分析患者颅内缺血病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程度及认知功能。分析统计治疗期脑梗死的复发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 1 LIPre C组脑梗死复发率(4.4%,8例)低于CON组(10.6%,19例),P=0.044。2LIPer C组腔隙性脑梗死灶增加的发生率(13.3%,24例)低于CON组(23.9%,43例),P=0.014。3MRI分析显示LIPre C组复发脑梗死体积[(3.6±1.7)ml]小于CON组[(5.4±1.3)ml],P=0.004。4LIPre C组人均腔梗病灶增加计数(1.6±0.2)小于CON组(1.7±0.1),P=0.015。5LIPre C组神经缺失症状改善率(90.6%,163例)高于CON组(82.8%,149例),P=0.043。6LIPre C组认知功能改善率(88.6%,31例)亦明显高于CON组(64.9%,24例),P=0.026。结论 LIPre C能够降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减小复发脑梗死体积,减少新增腔隙性脑梗死灶数量,降低二次卒中严重程度,有效改善卒中患者肢体及认知功能,在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英标官常荣汤亚男高丽霞张胜武吕锦李洁陈伟康黎普刚卢丽萍
关键词:肢体缺血预处理缺血性脑卒中非心源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