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CK、CDH、AST检测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治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动态检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探讨其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40例,在伤后2、24h及1、2、3、4周动态检测血清CK、LDH、AST。在术中以及术后1、2、3周取患肢受累肌肉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伤后2h时,患者血清CK、LDH、AST水平急剧升高,分别为正常值的20、2、4倍,24h时达峰值,CK、LDH和AST分别为正常值的42、4、10倍;1周时,LDH、AST依然高于正常值(P均<0.05)。病理显示肌肉标本明显坏死,呈不可逆性变化。结论CK、LDH、AST的变化能客观反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当这些指标急剧升高时要高度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动态监测这些指标可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帮助。
- 时梦猇刘燚沈海琦夏永祥朱和平朱超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磷酸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典型房扑消融术后新发房颤的心电学预测因素的研究
- 目的: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经三尖瓣峡部射频消融后,有发生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能,且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较高的发生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房扑消融术后新发房颤的心电学预测因素。 方法:我们连续入组了158例典型房扑...
- 朱超
- 关键词: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 文献传递
-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7月,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系统治疗3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12.5个月),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0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使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个体化的康复指导仍十分重要。
- 杨业林朱超管国平王华孙超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
- 钩钢板结合联合腱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利用锁骨钩钢板结合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锁骨钩钢板结合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结果:本组28例全部纳入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2年。术后肩锁关节脱位全部纠正。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无钢板及锚钉断裂、拔出。结论:钩钢板结合联合腱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 朱超王华刘伟刘新晖
- 关键词:肩锁关节联合腱钩钢板喙锁韧带
- 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中动态监测CK和AST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连续、动态检测一系列生化指标,并探讨其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08年7月入院的四肢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患者共40例,使用日本Olympus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患者受伤入院后2、24h以及1、2、3、4周连续、动态检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在手术中以及术后1、2、3周取患肢受累肌肉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患者受伤2h后,血浆中CK、AST浓度即急剧升高,分别为正常值的20和6倍。24h后各项指标达到峰值或谷值,CK和AST分别达正常值的42、10倍。1周后,AST与正常值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检查显示肌肉标本明显坏死,呈不可逆性变化。结论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能客观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当这些指标急剧升高时要高度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动态、连续监测这些指标能为早期诊断及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病情提供帮助。
- 刘燚沈海琦夏永祥梁斌王刚锐朱超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磷酸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
- 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被引量:3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行肘外翻练习。[结果]所有病例都得到1~2年的随访,平均1.5年,治疗效果:肘外翻练习组优良率91.2%,对照组优良率78.5%;肘外翻练习组肘内翻发生率7.4%,对照组肘内翻发生率20%,无论是优良率还是肘内翻发生率,2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肘外翻练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中应用肘外翻性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使患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 朱超沈海琦侯明夫梁斌唐金山顾强荣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康复
- CRF家族通过PLA2家族调节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机制研究
- 1981 年,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首次被成功分离,它能够通过两种G蛋白偶联受体CRFR1和CRFR2影响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而后,三种CRF类似物...
- 朱超
- 关键词:UCNPLA2细胞迁移CPLA2VSMC增殖抑制作用
- 文献传递
- 液态羟基磷灰石胶原海藻酸钠(Alg/nHAC)人工骨促进Ilizarov骨延长骨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液态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Alg/nHAC)促进肢体延长过程中骨愈合的作用。方法制备液态可注射Alg/nHAC人工骨,建立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随机分两组,A组,骨延长区给予微创注射Alg/nHAC人工骨,B组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延长后2、4、8周进行组织学,X线检查、新生骨小梁百分比、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的检测观察延长区骨愈合情况。结果延长后2、4、8周,A组在组织学、新生骨小梁百分比、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的检测均明显优于B组,A组8周时间骨延长区已经愈合。结论液态羟基磷灰石胶原海藻酸钠(Alg/nHAC)人工骨可以通过微创注射的方式促进延长区骨愈合,为临床促进骨愈合提供了新的方法。
- 朱超王华刘伟王邵清王斌冯庆玲刘新晖
- 关键词:骨愈合
- 动态监测LDH和AST在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40例,患者受伤入院后2、24 h及1、2、3、4周连续动态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浓度。术中及术后1、2、3周取患肢受累肌肉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患者受伤2 h后,血浆LDH、AST浓度即急剧升高,分别为正常值的2和4倍。24 h后各项指标达到峰值,LDH和AST分别达正常值的4和10倍。1周后,LDH和AST仍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病理显示肌肉标本明显不可逆性坏死。结论LDH和AST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连续监测这些指标能为早期诊断及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病情提供有效帮助。
- 沈海琦刘燚夏永祥朱和平朱超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
- 兔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生化指标的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制作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这些指标变化在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15只新西兰兔,用止血带紧密包扎一侧小腿8h后松开,制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在实验前以及松开止血带后2,12,24,48,96h、1周和2周动态检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同时采用Whiteside法监测小腿胫前间室内压。在松开止血带后24h由耳缘静脉注射85MBq99Tcm-PYP行SPECT静态及延迟显像,以双侧小腿为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伤侧小腿与健侧小腿放射性核素摄取比值(T/NT)。实验结束后取伤侧小腿胫前肌肉和腓深神经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15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松开止血带2h后,血浆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即急剧升高,分别为实验前的20,6,6,2倍,24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实验前的37,13,12和3倍;松开止血带2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剧降至实验前的一半,至24h为实验前1/3。至松开止血带1周,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才恢复至实验前水平,而其他指标与实验前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②松开止血带后,伤侧小腿迅速肿胀,在12h后筋膜室内压已达到4.0kPa以上,并在24h后达到峰值[(7.3±0.4)kPa],此时静态和动态显像均显示伤侧小腿吸收核素量明显大于健侧肢体,比值约为2倍左右,显示伤侧小腿静脉回流明显受阻。③病理显示肌肉和神经标本明显坏死呈不可逆性变化。结论:成功制作了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的变化能客观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连续监测这些指标能为早期诊断�
- 朱超沈海琦蒋军石演皓王峰
- 关键词:间隔综合征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