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春姬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pCAM和HDAC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沉默EpCAM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和UALCAN数据库分析EpCAM和HDAC6 mRNA在各种癌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CAM和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和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体外实验检测沉默EpCAM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EpCAM和HDAC6 mRNA在前列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62.61%vs 21.62%,P<0.001)。EpCAM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浸润程度、Gleason评分和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有关(P均<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DAC6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81.74%vs 43.24%,P<0.001),其表达与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rbas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6,P=3.44e-06)。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4,P<0.001)。si-EpCAM转染DU-145前列腺癌细胞后,EpCAM和HDAC6蛋白表达减少;与si-NC组相比,si-EpCAM组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调(P<0.001),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和HDAC6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沉默EpCAM表达可抑制HDAC6表达,抑制DU145细胞侵袭能力,逆转EMT进程,EpC
- 张月权春姬金雪梅张金山张紫薇金仁顺李珍玲
- 关键词:前列腺癌EPCAM上皮-间质转化
-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小细胞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化学染色在恶性小细胞癌中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常规细胞涂片或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方法筛查疑似小细胞癌病例21例(细针穿刺标本8例、胸腔积液13例),全部病例制作细胞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诊断小细胞癌的阳性率在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方法明显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或TCT方法(76.2%和28.6%),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545,P<0.05)。余5例中1例为腺癌、2例为鳞癌、1例为间皮瘤、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小细胞癌阳性率,对鉴别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 权春姬金仁顺
- 关键词:细胞块免疫组化小细胞癌
- 胸腺素β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腺素β4 (Tβ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β4蛋白表达情况。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RNA-control组和siRNA-Tβ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β4 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细胞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结果:67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9例患者癌组织中Tβ4呈阳性表达(88.06%)。Tβ4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和Ki-67表达无关联(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control组比较,siRNA-T β 4组细胞中Tβ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Tβ4在乳腺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Tβ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联,靶向沉默Tβ4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牟长春权春姬金全金朴正日
- 关键词:胸腺素Β4乳腺肿瘤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原发性阑尾腺癌4例被引量:4
- 2006年
- 权春姬金仁顺朴东明
- 关键词:阑尾肿瘤腺癌病理诊断
- 细针穿刺误诊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患者男,49岁,主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包块4个月就诊。病程中伴有发热、咳嗽、乏力,伴有体质量减轻、消瘦等症状。查体: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大小为1.0~2.3cm多个肿大淋巴结。胸部CT:纵隔有多个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
- 权春姬
- 关键词:CASTLEMAN病细针穿刺误诊体质量减轻肿大淋巴结胸部CT
- 组合性抗体在肺癌所致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近年来以浆膜腔积液为主要体征的晚期肺癌患者增多,而单纯的细胞学涂片容易发生细胞堆积现象,结构不清晰,导致诊断困难。本研究利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块进行苏木精-伊红(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其与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良、恶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并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组织学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性及分析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一个准确可行的新途径。
- 权春姬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肺癌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
- Ezrin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YAP调控胰腺癌演进的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临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低于2%。近几年,虽然外科手术技术和放化疗方案在不断改进,但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胰腺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高侵袭性和高...
- 权春姬
- 关键词: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形成
- 肾球旁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肾球旁细胞瘤(juytaglomerular cell tumor ofthe kidney,JGCT)是罕见的肾实质良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人,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高血压、高血浆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低血钾。Robertson[1]1967年首次报告,我院2011年8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以体检时发现右肾肿物20d为主诉入院。查体:心肺(-)、腹(-),
- 权春姬
- 关键词:肾球旁细胞瘤文献复习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腺样囊性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误诊原因分析
- 2016年
- 目的:通过腺样囊性癌的FNAC细胞学形态观察分析其细胞特点及误诊原因,取得诊断和鉴别诊断经验,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腺样囊性癌的FNAC细胞形态特点,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对比观察其诊断准确率,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2例腺样囊性癌中诊断多形性腺瘤2例,慢性炎性反应2例,小细胞癌1例,无法确定类型1例,诊断准确率为81.25%(26/32),误诊率为18.75%(6/32)。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其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结论:FNAC对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与组织病理结合证实,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阅片仔细可降低误诊率。
- 权春姬崔银姬
-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腺样囊性癌误诊
- 腮腺腺泡细胞癌细胞学检查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腺泡细胞癌在腮腺肿瘤中较少见,早期诊断,术前确诊对手术范围,选择麻醉方式至关重要。涎腺肿瘤细胞病理诊断技术日趋成熟,其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以其快速、损伤少、经济及准确率高的优点,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欢迎。术前行FNAC检查对涎腺对大多数肿瘤具有一定的参照性[1],对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率达91%左右[2]。但由于腺泡细胞癌少见,加之该方法的局限性易误诊。现将我院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腺泡细胞癌针吸细胞学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细胞学形态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权春姬
-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腮腺腺泡细胞癌误诊原因分析术前确诊FNAC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