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瑜
- 作品数:22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复发性结外型颅内外沟通性Rosai-Dorfman病1例
- 2024年
- 报告1例复发性结外型颅内外沟通性Rosai-Dorfman病。患者,中年女性,2017年5月以“头皮肿物术后10月,复发1月”入院,入院诊断为“颅内外沟通性占位性病变”,全麻下显微手术切除肿物并行颅骨成形术,术中将肿物和累及的硬脑膜和颅骨全切除,病理诊断为“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全身未发现淋巴结肿大,术后口服强的松1月。之后定期复查,未见复发。2022年12月右额皮肤出现一个结节样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为RDD,口服沙利度胺无效,手术切除。2023年10月MRI发现右额顶叶交界区窦镰旁肿物,再次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RDD,随访8个月无复发。提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RDD可以多次复发,需长期随访;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外沟通性RDD安全有效,复发者可以再次手术。
- 周毕盛权瑜王举波吕健
-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复发颅骨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髓手术中应用11例报告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脊髓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腰骶段椎管内病变手术中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EP)+电刺激器触发肌电图(EMG)监测脊髓和神经根功能的效果和体会。结果1例脊髓内囊性病变获得次全切除;1例脊髓内肿瘤大部分切除;9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术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者8例,1例与术前相比症状无明显变化。11例手术中脊髓和脊神经功能保留率100%;无圆锥、马尾神经损害发生。结论联合应用MEP+SEP+触发EMG对于脊髓和神经根的保护和拴系组织的判断以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 巩守平吕健宋千权瑜袁国莲屈建强杨庆余
- 关键词: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脊髓拴系综合征
- lncRNA MALAT1靶向miR-532-3p对脑出血继发脑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靶向miR-532-3p对脑出血(ICH)继发脑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实时定量PCR(RT-qPCR)确定MALAT1和miR-532-3p的靶向调控关系。首先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RCMECs)与模型(H_(2)O_(2))组(RCMECs氧化损伤模型),采用RT-qPCR分析并对比两组MALAT1和miR-532-3p的表达量。随后将细胞分为H_(2)O_(2)-si-NC组、H_(2)O_(2)-si-MALAT1组、H_(2)O_(2)-miR-mimics-NC组、H_(2)O_(2)-miR-532-3p mimics组、H_(2)O_(2)-si-MALAT1+miR-inhibitor-NC组、H_(2)O_(2)-si-MALAT1+miR-532-3p inhibitor组,分别转染si-NC、si-MALAT1、miR-mimics-NC、miR-532-3p mimics、共转染si-MALAT1与miR-inhibitor-NC、共转染si-MALAT1与miR-532-3p inhibitor后,构建RCME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CMECs凋亡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MALAT1可与miR-532-3p特异性结合并负调控miR-532-3p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H_(2)O_(2)组中MALAT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532-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si-NC组比,H_(2)O_(2)-si-MALAT1组沉默MALAT1可显著减弱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并降低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miR-mimics-NC组比,H_(2)O_(2)-miR-532-3p mimics组过表达miR-532-3p可显著减弱H_(2)O_(2)诱导的RCMECs凋亡,并降低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si-MALAT1+miR-inhibitor-NC组比,H_(2)O_(2)-si-MALAT1+miR-532-3p inhibitor组沉默MALAT
- 权瑜王举波程格庆李娜李小冬屈佩王茂德
-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控制性减压术对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对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接受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评分(NC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颅内压(术中、手术结束及术后6个月)及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且并发症少。
- 权瑜巩守平吕健王举波程格庆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
- 关于临床医学本科生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思考
- 2023年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下,临床医学教育应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权重。局部解剖学应代之以临床解剖学,重视实体操作,灵活分配、充分利用有限的人体标本资源;应重视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建设以临床医生为核心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加强与临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 吕健王举波权瑜许刚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医学教育胜任力教学方法
- 原发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室管膜瘤9例,脑膜瘤3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胶样囊肿1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恢复良好12例。3例失随访,余9例随访2月至4年,平均随访23.125个月,2例室管膜瘤复发,其中1例死亡,其余7例预后良好。结论原发性脑室内肿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应重视患者的主观症状,避免漏诊;原发性脑室内肿瘤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应引起重视;显微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 吕健宋千权瑜巩守平周任
- 关键词: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
-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脑电图检查显示器
-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脑电图检查显示器,包括显示器主体、外壳、控制按钮和底座,显示器主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外围外壁与显示器主体的内侧内壁相连,显示器主体的前端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
- 权瑜
- 文献传递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外科治疗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型、治疗及其效果。结果:实质型5例,小囊大结节型4例,大囊小结节型5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行全脑DSA检查,其中1例伴发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13例,全切除12例(92.31%);预后良好12例(92.31%),昏迷1例(7.69%)随访3~51个月,平均24.72个月,无复发。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主要依据,由于该病有同时伴发动脉瘤的可能,建议将全脑DSA作为常规检查。显微手术是治疗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首选,术中可辅以神经内镜技术。
- 吕健宋千权瑜巩守平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
- VEGF及其受体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Bosentan干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及其两个受体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120只建立SCIRI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Bosentan干预组(Bos),NS组和Bos组按照再灌注(IR)时间分为6、12、24h和3、5、7d组,测定血清VEGF含量,采用逆转录-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osentan干预后Flk及Flt的表达变化。结果①IR后各时间点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以24h最高(P<0.01),同时间点Bosentan干预组较IR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②Bosentan干预后各时间点VEGF、FLK、FLT的蛋白表达均较NS组显著增强(P<0.05或P<0.01),以24h最明显(P<0.05或P<0.01)。VEGF不仅在脊髓前角神经元表达,在Bosen-tan干预12、24h和3d时胶质细胞中亦有表达。FLK、FLT的蛋白仅在神经元胞浆中表达。③Bosentan干预后各组VEGF mRNA、FLK mRNA(7d除外)、FLT mRNA(7d除外)含量均较IR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以24h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身可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可使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加,改善脊髓病理形态,对SCIRI过程的改善可能有益。
- 巩守平僧志远王文涛吕健宋千权瑜贺西京
-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BOSENTA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Bosent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SCIRI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I)、生理盐水(NS)干预对照组、Bosentan干预组(Bos),NS和Bos组又以再灌注(IR)时间分为3、6、12、24、48、72h组,测定血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NOS、iNOS和eNOS表达变化。结果①SCIRI后血清NO表达呈双峰样改变,峰值分别出现于IR3h及24h,Bosentan可显著降低第二个峰值(P<0.05)。②SCIRI后nNOS、iNOS、eNOS在脊髓中的表达均逐渐增加,并分别于IR后24、48、24h达峰值,Bosentan可显著下调nNOS、iNOS表达(P<0.05),上调eNOS表达(P<0.05)。③SCIRI后脊髓FADD蛋白、TrkA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分别于IR后24、12h达峰值,Bosentan干预可下调FADD表达(P<0.05),上调TrkA含量(P<0.05)。结论 Bosentan可影响大鼠SCIRI病理过程中NO及nNOS、eNOS、iNOS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FADD及TrkA表达有关。
- 僧志远巩守平吕健王文涛宋千权瑜
- 关键词:BOSENTAN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