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进
- 作品数:59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验室诊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8例冠心病(CHD)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HS-CRP)、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结果CHD组患者的hs-HS-CRP、cTnI、Mb、CK-M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D组又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0例。AMI组患者的hs-HS-CRP、cTnI、CK-MB和M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UA组hs-CRP和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但两组间CK-MB和Mb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认为:将CK-MB、cTnI、Mb三者联合测定是提高敏感度同时提高特异度的首选方案。
- 王临光路雯王海波李先进付强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心机梗死同工酶
- 心房插入点远离房室环的旁路射频消融
- 韩冰李世杰李先进蒋树中李为东
- 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目的探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路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并与常规下位法消融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102例,患者年龄为12~65岁,其中男性45例,女...
- 蒋树中李先进李为东付强
- 文献传递
-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房颤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房颤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CHF合并慢房颤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加用缬沙坦胶囊80 mg,每天1次,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清钾浓度。结果经8周缬沙坦治疗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治疗前后LEV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缬沙坦可能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 李先进阮宏云李明哲黄宜杰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
- 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
- 李为东李先进蒋树中王璐璐付强
- 缬沙坦对风心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缬沙坦对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以及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AI)影响,以探讨结构重构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5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永久性房颤接受开胸换瓣手术者,共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3例;试验组(缬沙坦干预组)28例,所有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前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免疫印迹方法半定量检测心房肌中p38MAPK、AT1R及AT2R;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左右心房均明显减小,尤以左心房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的p38MAPK含量及AT1R的含量减少(P<0.01);AT2R的含量则增加(P<0.01)。对照组患者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且与左房内径大小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时心房肌细胞凋亡与p38MAPK通路相关,缬沙坦可以减缓心房肌细胞凋亡。
- 阮宏云宫海滨侍作胜张开广李先进
- 关键词:心房颤动细胞凋亡P38MAPK
- 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
- 朱瑞华李明哲黄宜杰李旭东李先进王璐璐
-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病例42例
- 目的研究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复发病人再次手术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1993年2月~2008年5月120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复发病人42例。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1.5岁(5.5~81岁)。旁路(AP)标测心...
- 蒋树中李卫东李先进张毅刚付强
- 文献传递
- 64排螺旋CT间接预测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程度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myocadiac perfusion imaging,MPI)诊断相关狭窄动脉所支配的心肌血流灌注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112例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在1周内均行CTA及^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PI。比较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与相关狭窄动脉所支配的心肌血流灌注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别以冠脉狭窄≥50%及〉170%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标准。以患者作为比较对象,CTA预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2%,74%,74%和76%,86%,90%,70%;以病变血管作为比较,CTA预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3%,66%,94%和47%,94%,82%,76%。结论:CTA诊断的冠脉狭窄程度≥70%时与相应的MPI显示心肌缺血之间的一致性较高,而狭窄在50%~70%的患者中两者的结果差异较大。
- 任峰付强徐健李先进
-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64排螺旋CT冠心病
- 75岁以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高龄慢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102例年龄大于75岁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国际标准化率(INR)监测情况,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75~82(78.6±2.8)岁,其中男56例,女46例。平均随访2.36±0.41年。共发生出血事件18例(17.6%),其中严重出血2例,轻微出血16例。发生出血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心力衰竭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R〉3.0出血危险性明显增加(P〈0.01)。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7例(16.7%),发生血栓栓塞患者,合并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及INR〈1.5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严密监测1NR情况下,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 李为东李先进朱可付强宫海滨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