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清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452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 1篇原代细胞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治疗慢性阻塞...
  • 1篇三磷酸
  • 1篇三磷酸腺苷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上皮细胞分泌
  • 1篇湿环境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肺曲霉...
  • 1篇曲霉
  • 1篇曲霉病
  • 1篇综合征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病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解放军452...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李光清
  • 3篇亓占中
  • 3篇李小波
  • 3篇王馨平
  • 2篇陈秋伶
  • 2篇吴明亚
  • 2篇张琼
  • 2篇梁颖隽
  • 2篇李东
  • 2篇吴昭萍
  • 1篇肖兴琼
  • 1篇徐登城
  • 1篇白光洪
  • 1篇张德军
  • 1篇甘庆
  • 1篇王烨
  • 1篇呼永河
  • 1篇张欣
  • 1篇陈秋玲
  • 1篇夏志强

传媒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西南军医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纳咀嚼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患者60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者(对照组),另6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纳咀嚼片(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FEVl%、FEVl/FVC和MV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Pa02升高,PaCOz降低,且治疗组Pa0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孟鲁司特纳咀嚼片治疗COPD疗效确切。
王馨平李小波李光清陈秋玲
关键词:血气分析
浅论高湿环境对哮喘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发病主要涉及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遗传因素决定了患者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四川地区常年平均湿度为77%,气候作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四川特有的高湿气候对哮喘发病的影响进行讨论。
李小波呼永河亓占中甘庆王馨平陈秋伶李光清梁永隽
关键词:高湿环境哮喘
肺上沟癌合并Horner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呼吸困难、右肩背疼痛伴右眼上睑下垂2余月"入院。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右肩背疼痛,放射至右腋下、右上肢内侧,呈游走性火灼样疼痛,伴右眼上睑下垂,声音嘶哑,偶有咳嗽、咳痰,到当地医院行胸部平片示:双上肺尖部陈旧性病灶,肺气肿征象。予以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到我院呼吸内科就诊。
吴昭萍袁娇李光清亓占中李强吴明亚李东张琼梁颖隽夏志强
关键词:肺上沟癌HORNER综合征
小鼠呼吸道原代上皮细胞分泌三磷酸腺苷的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三磷酸腺苷(ATP)与呼吸道清除功能密切相关,建立小动物呼吸道上皮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分析其分泌ATP的特征。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制备小鼠支气管呼吸道上皮原代细胞,在低渗液刺激后的不同时间,用生化方法直接测定培养液上清中ATP含量。结果培养的呼吸道原代细胞可传代10代以上。原代细胞在低渗处理后,可快速产生ATP,其最大分泌量略低于正常人肺上皮细胞系,但产生速度较快。此方法建立的细胞对低渗刺激具有更真实的反应性,可用于上皮细胞的功能研究。结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产生ATP的能力,其特征与上皮细胞系和原代平滑肌细胞产生ATP的特征有所不同。气道上皮和平滑肌细胞可同时产生ATP,有助于协同排除异物和病原体。
徐登城张德军王烨吴昭萍李光清
关键词:呼吸道上皮细胞ATP小鼠原代细胞
侵袭性肺曲霉病13例诊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13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与胸部CT、病理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3例IPA患者中,病理确诊2例,临床诊断11例;男性12例(92.3%),女性1例(7.7%);年龄55~86(73.5±1.2)岁。13例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1例(84.6%),糖尿病5例(38.5%),肺结核4例(30.8%),哮喘3例(23.1%),COPD合并哮喘3例(23.1%),肺癌2例(15.4%)。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有咯血4例(30.8%),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11例(84.6%),盗汗6例(46.2%),胸痛8例(61.5%)等。胸部CT表现为多样性,无特异性。抗真菌药物治疗13例,好转出院5例(38.5%),死亡6例(46.2%),自动出院2例(15.3%)。结论IPA多为继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无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误诊率较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本病需结合基础病史、临床症状或体征、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史、是否有机械通气史、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靠组织学检查。治疗方面主要是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临床怀疑为IPA患者,应积极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
李小波李光清陈秋伶王馨平张琼梁颖隽亓占中白光洪吴明亚李东张欣肖兴琼
关键词:肺曲霉病侵袭性诊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