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英

作品数:30 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侵蚀力
  • 7篇降雨
  • 7篇降雨侵蚀
  • 7篇降雨侵蚀力
  • 6篇土壤侵蚀
  • 3篇鄱阳湖
  • 2篇雨量
  • 2篇玉米
  • 2篇植被
  • 2篇生物质
  • 2篇水葫芦
  • 2篇水土
  • 2篇思政
  • 2篇坡度
  • 2篇鄱阳湖流域
  • 2篇微孔
  • 2篇微孔结构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治理

机构

  • 30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遥感信...
  • 1篇天能电池集团...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作者

  • 30篇李凤英
  • 14篇何小武
  • 8篇李琳
  • 4篇赖发英
  • 4篇郭小君
  • 3篇周春火
  • 2篇袁梦仙
  • 2篇熊江波
  • 2篇谷晓岩
  • 2篇黄占斌
  • 1篇张露
  • 1篇刘木生
  • 1篇聂明英
  • 1篇山仑
  • 1篇刘士余
  • 1篇肖青亮
  • 1篇张燕
  • 1篇蔡海生
  • 1篇刘和平
  • 1篇潘英华

传媒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现代盐化工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以水葫芦为碳前体,KOH为活化剂,以共水热碳化+热解的组合方法,获得水葫芦衍生的富N、P生物质多级孔炭。...
喻成龙但竣辉赖发英熊江波周春火方汉孙李丹萍王金亮李琳李凤英
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被引量:22
2009年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认识、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涵和机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复合性、动态性、相对性和可控性等表现特征,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进行比较分析。脆弱性静态评价只是对脆弱性的空间定性描述,不能满足人们认识、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只有进行动态评价,掌握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过程、结果、尺度,从而调整外力对生态环境干扰的类型、特征、强度等,实现对脆弱性变化的调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蔡海生刘木生李凤英林联盛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
坡面植被枯落物层的拦沙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有效阻止泥沙下坡入沟是减少江河泥沙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抗冲水槽对坡面油松植被过滤带枯落物层对含沙水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层拦截泥沙的作用显著,并且随着植被过滤带宽度的增大,枯落物层的拦截泥沙量呈自然对数函数形式增加。
袁梦仙李琳李凤英
关键词:枯落物植被过滤带
防治南方土壤侵蚀的新途径——贴地表覆被被引量:1
2001年
在分析南方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 ,对贴地表覆被保持水土效益作了系统评价。由此提出了以贴地表覆被为中心的植被建设防治土壤侵蚀的新途径。
何小武李凤英
关键词:水土保持
一种利用锰促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膜电容去离子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锰促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膜电容去离子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以CuAl‑LMO为基础,制备了Mn<Sub>x</Sub>CuAl‑LMO材料,并将其用于膜电容去离子...
李丹萍黄赫男边圣杰方汉孙喻成龙江敏鲁美娟李凤英赖发英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课程教学探索——以“环境生态学”为例
2024年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命题。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知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重塑,是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江西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聚焦地方高校专业基础课,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过程实施三个方面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探讨如何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育人效果和育才质量。
李凤英李琳李丹萍
关键词:高等教育环境生态学
急陡坡土壤侵蚀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随着各项开发建设项目的大力开展,人为地产生了大量>25°的急陡坡坡面,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进行了急陡坡对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降雨产流的径流总量和流速随之减少;坡面的降雨侵蚀形式由径流侵蚀为主向击溅侵蚀为主转变,从而导致土壤侵蚀量的波动变化趋势。
李凤英何小武肖青亮刘和平
关键词:坡度土壤侵蚀
课程思政赋能《环境监测》一流课程建设探索
2023年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环境监测》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索了课程思政融入《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路径。一是从课程目标和内容着手,做好立德树人顶层设计,构建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3333”立体化育人模式;三是注重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赋能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李琳黄华军李凤英江敏喻成龙
关键词:环境监测育人模式
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成因及其治理措施被引量:15
2017年
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及山地茶果园,而树种结构单一、林下植被匮乏、人为干扰频繁是当前造成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南方林下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原因,总结了复合经营、人工补植、施肥改良等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何绍浪何小武李凤英郭小君
关键词:治理措施南方红壤区
聚丙烯酰胺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及不同PAM用量在溶液灌施施用方式下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不同PAM施用方式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施用方式下,土壤电导率随PAM用量或浓度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对不同施用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土壤拌施在PAM用量为1.0gkg-1及溶液灌施在PAM浓度为50mgkg-1时对土壤电导率降低率影响较大、效果较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推荐在实际应用中采用PAM溶液灌施施用方式。不同PAM用量对土壤电导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PAM用量的变化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大,即PAM溶液浓度越高,土壤电导率越小。最后,通过进行PAM对盐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实验得出了PAM对土壤电导率的作用机理。
谷晓岩李凤英潘英华王娟
关键词:盐碱土土壤电导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