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华珠

李华珠

作品数:129 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5篇糖尿
  • 34篇糖尿病
  • 26篇代谢
  • 19篇脂肪
  • 19篇脂肪性
  • 19篇脂肪性肝病
  • 19篇酒精
  • 19篇肝病
  • 18篇酒精性
  • 18篇酒精性脂肪性...
  • 18篇非酒精性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肥胖
  • 12篇胰岛
  • 10篇代谢综合
  • 10篇代谢综合征
  • 9篇性疾病

机构

  • 104篇湖南省人民医...
  • 1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26篇李华珠
  • 79篇周桂莲
  • 77篇张弛
  • 76篇王敏
  • 70篇杨晓春
  • 69篇熊璞
  • 59篇刘瑛
  • 45篇陈晶
  • 44篇王霞
  • 24篇赵乃蕊
  • 15篇陈丹丹
  • 14篇吴文宇
  • 12篇张沥
  • 10篇谢环
  • 8篇何翠娥
  • 8篇刘庭桢
  • 7篇郑曦
  • 6篇梁力晖
  • 5篇史艳明
  • 5篇肖佩玲

传媒

  • 9篇医学临床研究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华医学会糖...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湖南医学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28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5篇2001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正常肥胖个体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代谢正常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个体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的特点;探讨正常范围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
赵乃蕊张弛李华珠杨晓春周桂莲王敏熊璞陈晶王霞刘瑛
关键词:肥胖谷丙转氨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文献传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刘瑛陈晶张弛王敏李华珠周桂莲杨晓春吴文宇熊璞王霞
内皮祖细胞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的比较研究
郑曦刘瑛张弛李华珠杨晓春周桂莲王敏熊璞王霞陈晶
儿童与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代谢异常特征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别。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71例诊断为OSAHS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登记年龄、性别、发病原因、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8岁者为A组,年龄≥18岁者为B组。比较两组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别。结果:1.A组慢性扁桃体炎和(或)腺样体肥大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鼻中隔偏曲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2.与B组比较,A组AHI及微觉醒指数降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P<0.01);3.与B组比较,A组高血压、中性粒细胞比率、谷丙转氨酶比例降低(P<0.05)。结论:A组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及代谢异常较B组程度轻,更需关注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综合治疗。
史艳明张弛李华珠杨晓春周桂莲王敏熊璞王霞陈晶刘瑛
关键词: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备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10),沿缺血下肢股动脉走向肌肉注射生理盐水;脐血干细胞组(n=10),沿缺血下肢股动脉走向肌肉注射脐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组(n=10),沿缺血下肢股动脉走向肌肉注射骨髓干细胞。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左下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毛细血管密度,观察有无排斥反应及肿瘤的发生。结果脐血干细胞组、骨髓干细胞组较生理盐水组左下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5);脐血干细胞组与骨髓干细胞组比较,左下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糖尿病大鼠在28d处死后,心脏、肺脏、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未发现肿瘤的发生。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可达到骨髓干细胞移植同样的效果,免疫排斥副作用小。
张弛肖日军张娜李华珠杨晓春周桂莲王敏熊璞陈晶王霞刘瑛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足下肢缺血
静脉输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治疗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制备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模型。(2)将26只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n=5):生理盐水肌注组;B组(n=6):生理盐水...
郑曦肖日军张弛张娜李华珠杨晓春周桂莲王敏熊璞
格列美脲、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或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2名T2DM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分析不同磺脲类降糖药合用二甲双胍对T2DM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P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格列美脲组的下降幅度比格列吡嗪组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及IAI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且格列美脲组较格列吡嗪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格列美脲组体重指数(BMI)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美脲合用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IR,且前者的作用优于后者。
熊璞唐炜立李华珠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C反应蛋白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横纹肌溶解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5月住院患者查阅病例资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组(A组)和血清肌酸激酶正常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A、B两组比较,A组较B组血清尿素氮、肌酐、肌红蛋白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但出院时A组较B组每天每公斤胰岛素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3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大于1000U/L,符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诊断标准。结论:糖尿病酮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应重视肌酶检查,早期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保护肾脏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刘瑛张弛王霞李华珠周桂莲杨晓春王敏熊璞陈晶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
65例老年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2001年
马利恩刘洪娟李华珠刘庭桢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老年人病因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与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采用口服磺脲类加每晚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两组治疗目标HbA1c≤7%,FBG≤7.0 mg/L。监测治疗前后的HbA1c、FBG和2 h PBG。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FBG和2 h P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依从性好,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
吴文宇李华珠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