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霞
-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体育休闲娱乐的美学思考
- 2010年
- 通过解读"休闲"和"美"这两大概念,得出"在休闲中能感悟到美"的结论。然后论述体育休闲娱乐的内涵和特点,并把它与美联系起来,得出"体育休闲娱乐是实现美的重要手段"。最后指出只有让美来引领着,体育休闲娱乐才能克服现有的弊端,走向光辉的未来。
- 李因霞
- 关键词:休闲体育休闲娱乐
- 高校转型时期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高校正在酝酿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也应该基于这样的背景,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施评价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合世界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提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类型,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了重点研究。
- 李因霞
-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的系统研究——以黔南地区为个案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包含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从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编制、教学过程、实施评价五个方面对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实施系统进行了研究。最后,以黔南地区为例,对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的实施进行了个案研究。
- 李因霞张兴奇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 转型与发展: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定位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被引量:3
- 2017年
-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定位应建立在民族性、地方性、师范性、教育性基础上与民族地区社会需求相结合而设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转型提出一些理论思考与探索,旨在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 罗玲孙群群黄伊聪李因霞
- 关键词: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 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被引量:5
- 2017年
- 民族地方高校转型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其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发展,须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进行综合性的改革,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构建和谐、新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的特点,坚持实践能力提升理念,为培养服务中小学校、特殊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门人才服务,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发展。
- 罗玲黄伊聪李因霞张慈军
- 关键词: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 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的意义与策略被引量:6
- 2013年
-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合理保护、有效传承和快速发展。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加强被培养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及业务素质教育,也要采取多元培养的方式,并注重实效。
- 冉启琴罗玲李因霞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养
- 贵州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2020年
-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肯德尔和谐系数分析法,对贵州省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的影响度排在前五位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自身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学校的体育氛围、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学校体育教师的授课情况、体育教师的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贵州高校需要综合发展各种影响因素,重点提升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 李因霞代向伟
- 关键词:大学生第二课堂影响因素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之乡特有传统拳种发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个案被引量:2
- 2012年
- 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梅山武功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树立典型、走进科学、走向赛场、走向市场、走进社区等方式不断促进其传承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 屈植斌李因霞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功
- 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文章在行文之初,指明休闲时代已露端倪,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缺乏又制约着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急需培养大批体育休闲娱乐人才为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以及大众日...
- 李因霞
- 关键词:休闲体育休闲娱乐社会体育专业
- 文献传递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之乡特有传统拳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个案
- 传统武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之乡特有的传统拳种更是代表了传统武术的精粹与经典.在众多传统武术拳种走向申遗成功的背后,传统武术正在面临“拳种消亡、后继乏人”的困难。流传于全国武术之乡新化县特有的传统拳种—...
- 屈植斌李因霞
- 关键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