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妍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压强度
  • 2篇土强度
  • 2篇立方体
  • 2篇立方体抗压强...
  • 2篇流动性
  • 2篇静力
  • 2篇静力试验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强度
  • 2篇混凝土强度
  • 2篇高性能混凝土
  • 2篇高性能混凝土...
  • 2篇硅灰
  • 2篇超塑化剂
  • 1篇哑铃形
  • 1篇异形钢纤维
  • 1篇载力
  • 1篇混凝土力学
  • 1篇极限承载

机构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刁波
  • 3篇杨松霖
  • 3篇张笑
  • 3篇李妍
  • 3篇张茜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混凝土
  • 1篇《建筑结构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硅灰和超塑化剂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在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硅灰、塑化剂分别可以达到改善水泥石水化产物成分和大幅降低水灰比的效果,确定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掺量是保证混土优良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关键。对高性能混凝土中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配比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控制水灰比为0.15,制备超塑化剂质量掺量为0.3%~2.0%、硅灰替代率为8%~20%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并以流动性和28d抗压强度为主要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塑化剂质量掺量达到1.5%时,超塑化剂增塑效果最佳,若继续增加超塑化剂掺量流动性反而有所下降,硅灰替代率提高会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超过15%后基本丧失流动性;增加超塑化剂掺量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当硅灰替代率为10%时,混凝土达到峰值强度。试验过程中采用硅灰替代率10%,超塑化剂掺量1.1%的最优比例,在20℃常温养护条件下制备,实测其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为93MPa,扩展度为170mm的高性能混凝土。
张笑杨松霖刁波张茜李妍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硅灰超塑化剂静力试验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
硅灰和超塑化剂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
在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硅灰、塑化剂分别可以达到改善水泥石水化产物成分和大幅降低水灰比的效果,确定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掺量是保证混土优良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关键。对高性能混凝土中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配比和立方体抗压...
张笑杨松霖刁波张茜李妍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硅灰超塑化剂静力试验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
文献传递
哑铃形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异形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作用机理,依据Victor Li提出的裂纹面纤维桥联应力公式,考虑钢纤维在基体中的埋置深度、埋置角度以及纤维与基体界面相互作用,提出了单根纤维拔出模型,通过异形钢纤维混凝土梁正截面平衡关系建立了裂纹面纤维桥联应力与截面力的关系。对哑铃形钢纤维在1%、2%、3%三种体积掺量下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钢纤维混凝土受拉本构关系,应用到截面非线性分析程序后得到的弯矩—曲率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和良好。
张茜刁波杨松霖李妍张笑
关键词:异形钢纤维极限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