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龙
- 作品数:53 被引量:2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昆仑石头坑德镍矿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东昆仑造山带是中央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内部的一条巨型岩浆岩带和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石头坑德镍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柴达木盆地南缘.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八地质队于20...
- 秦广洲李宝龙彭勃
- 关键词:镍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
- 滇西点苍山-哀牢山山脉隆升及变质岩系变质时限研究
- 滇西地区变质岩系基本上都呈南北-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点苍山变质带和哀牢山变质带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800多km,向南东延伸至境外。本文依据精确年代学研究认为变质岩系不应归属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介绍了Schoenboh...
- 李宝龙季建清付孝悦龚俊峰宋彪庆建春张臣
- 关键词:变质岩山脉隆升
- 文献传递
-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矿田构造实测与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区,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本文选取松树脚、老厂和卡房矿田内的节理作为研究对象,以巷道为主并结合地表对节理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容矿节理优势展布方向为NE、NW、N-S和E-W,特别是NW节理是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重要容矿构造。(2)花岗岩中节理发育在矿区南北部具有差异性。矿区北部节理优势单一且集中,以NW306°~312°和NE45°左右为主;南部节理优势方位复杂且多变,以NE50°、N-S、E-W、NW312°~324°和WNW280°为主。(3)碳酸盐岩中节理发育亦显示出矿区北部优势明显且简单,矿区南部优势方向复杂且多期次叠加。(4)松树脚矿田节理在垂向上具有规律性,从浅部至深部,碳酸盐岩含矿地层中浅部以NE50°为主,深部以近N-S向为主;花岗岩浅部以NW306°~312°为主,深部变为NE45°左右。成矿期的区域应力场为中晚燕山期的NW-SE向挤压应力,后期转为近N-S反向剪切应力。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NW向节理构造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后续的勘探和找矿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矿区北部容矿节理和南部容矿节理发育规模和优势方位及成因存在差别,应加以区分。NE、N-S向节理是连通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含矿层的热源、水源和矿源的通道。这些认识将指导进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部署工作。
- 李宝龙毛景文莫国培陈兴寿朱德全
- 关键词:矿田构造
- 云南麻花坪钨铍矿床蓝柱石的鉴定特征及成分与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通过薄片鉴定、能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研究了云南麻花坪钨铍矿的蓝柱石矿物成分、镜下鉴定特征和拉曼光谱特征,探讨了不同产出环境的蓝柱石成因以及蓝柱石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结果表明,蓝柱石的化学成分简单,除主量元素外,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少且含量低,可能是由蓝柱石相对简单的晶体结构所致。不同于一般蓝柱石中的低F含量特征,结晶于高度富氟环境中的麻花坪蓝柱石F含量相对较高,表明F可以替代晶体结构中的—OH位进入蓝柱石。通过对比产于大理岩中的蓝色蓝柱石和产于变质碎屑岩中的无色蓝柱石的分析结果,发现除铁元素之外,其他致色元素含量较低,且蓝色蓝柱石中Fe含量明显高于无色或白色蓝柱石,表明Fe是蓝柱石的致蓝色元素,但致蓝色的Fe在蓝柱石中的存在状态仍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镜下观察显示,两种不同产出状态的蓝柱石均保留绿柱石的假象,推测可能均由绿柱石蚀变产生,其中产于变质碎屑岩一侧的蓝柱石可能由绿柱石在温度降低时直接蚀变而来;产于大理岩中的蓝柱石形成温度则相对更低,在成矿晚期,伴随着富钾流体的加入,产生了蓝柱石和白云母的共生矿物组合。镜下观察和拉曼光谱均能简单有效地识别蓝柱石。显微镜下,蓝柱石呈无色-浅蓝-浅橙黄色,多色性明显,Ng-浅蓝绿或浅紫红,Nm-浅粉蓝或浅橙黄,Np-无色,晶体多呈半自形-自形的板柱状,具一组完全解理,正中-正高突起,斜消光,消光角Ng∧c=41°~44°,Np∧a=10°~13°,正延性,最高干涉色一级紫红-二级蓝绿,双折射率0.020,二轴晶正光性,光轴角48°。蓝柱石的拉曼特征峰有3588,3577,1060,907,638,571,393,255和174 cm^-1,可作为识别蓝柱石的依据。
- 贾福东张长青张长青娄德波娄德波李宝龙
- 关键词:拉曼光谱
- 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构造演化史与成矿远景研究
- 个旧锡多金属矿区以其巨大的锡铜多金属资源储量、众多的矿床类型和悠久的开采历史而闻名中内外,形成了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化、与矽卡岩化有关的锡石-硫化物型矿化、蚀变基性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化和与断裂有关的各种脉型矿化构成的锡铜多...
- 李宝龙王丹丹朱德全
- 文献传递
- 青海省东昆仑石头坑德镍矿区辉石(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石头坑德镍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柴达木盆地南缘.2013年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八地质队在距格尔木东约40km的昆中带内发现的.区域范围内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由下部白沙河...
- 李宝龙贾丽辉李洪英秦广洲
- 关键词:辉石岩岩石成因
- 中条山铜矿峪铜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铜矿峪铜矿床是中条山成矿带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笔者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对铜矿峪铜矿床的地质、蚀变与矿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厘定了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化蚀变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早期蚀变为钠硅酸盐化、钾硅酸盐化和青磐岩化,晚期蚀变为长石分解蚀变。空间上,钠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内部,钾硅酸盐化位于岩体及其周围地区,青磐岩化位于钾硅酸岩化外侧;钾硅酸盐化叠加于早期的钠硅酸盐化上,后期形成的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于早期钾硅酸盐化上,位于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之间。铜矿峪斑岩型铜矿床铜矿化应始于钾硅酸盐阶段的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最主要的铜矿化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次之;另外,碳酸盐阶段也贡献了部分铜。铜矿峪矿体在赋存位置方面与玉龙、德兴、Malanjkhand矿床相似;脉体类型与沙溪、德兴矿床相似;蚀变类型与Tallberg、沙溪矿床基本一致;与Malanjkhand矿床一样都发育特征的钠长石化。
- 孙军刚李洪英刘晓煌谢坤琪李宝龙尹德威
- 关键词:地质学围岩蚀变矿化成矿阶段斑岩型铜矿
- 怒江河砂岩屑磷灰石FT结果与流域构造地貌演化
- 裂变径迹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地质体热史演化和地貌演化研究中,成为建立地质体热演化时间坐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传统的地质矿物裂变径迹分析针对露头尺度的基岩样品,用来揭示某些局部区域地质体的热史过程。藏东滇西怒江自...
- 孙东霞季建清刘一多李宝龙陈建军
-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地貌演化怒江流域
- 怒江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与流域地貌演化被引量:6
- 2013年
- 河流搬运沉积的河砂作为流域内地质体的平均产物,可以有效地揭示整个流域内区域性的地质体热史演化。对同一河流进行分段采样能够揭示更为详实的热史演化差异。本文对滇西境内怒江上游至下游采集了7个河砂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主要年龄峰值依次为:12.2Ma和12.8Ma,7.7Ma,5.3Ma、4.4Ma和4.9Ma,7.3Ma;总体上呈现出上游老、中游年轻、下游老的年龄格局。怒江中游河段相对年轻的流域热史经历说明中游河段较其他区域经受了构造地貌的快速演化。由于这一位置对应三江并流,而且气候作用与现代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吻合,降雨量与上、下游流域截然不同。可以推断,气候因素导致了其快而新的构造地貌演化,促成代表年轻冷却历史信息的地质体被迅速剥露造就了怒江河道不同位置流域热史演化的差异。测得的7个样品所有年龄峰值可分为5个区段:5.3~4.4Ma、7.7~7.3Ma、12.8—10.7Ma、26.8~22.2.3Ma、48.7~30.1Ma,基本反映了流域范围新生代以来主要的热史演化阶段。此外,怒江不同河段河砂样品的分段性特征,证实河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在解释流域区域热史演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 孙东霞季建清刘一多李宝龙陈建军钟大赉
- 关键词:裂变径迹流域地貌
- 澜沧江构造带南段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涵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澜沧江构造带南段的古老变质岩系因临沧花岗岩基的大面积出露而呈零星分散状出露,该地区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变质岩系的精确时代以及澜沧江构造带变质岩系的变质时限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本文以变质岩系为研究对象,挑选出锆石颗粒进行U-Pb SHRIMP定年,获得锆石核部U-Pb年龄是1802Ma、1404Ma、1092Ma、906~961Ma、812Ma和727~623Ma,时代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揭示研究区存在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三叠纪(~230Ma)发育区域性岩浆作用事件,破坏改造了其结晶基底;昌宁-耈街剖面近澜沧江岸边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73.9±1.8Ma(MSWD=1.3,N=6),记录澜沧江构造带变质岩经历了晚白垩世变质事件。综合研究认为澜沧江构造带南段存在区域性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造带中昌宁段之变质岩系的变质时间为晚白垩世(85~74Ma),并一直持续到36Ma,约32Ma之后构造带发生走滑运动,变质事件明显早于走滑运动事件。
- 王丹丹李宝龙季建清刘昱恒
- 关键词: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晚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