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恩

作品数:39 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8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地震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6篇有限元
  • 6篇强震
  • 6篇库仑破裂应力
  • 5篇断层
  • 5篇数值模拟研究
  • 4篇粘弹性
  • 4篇套管
  • 4篇汶川地震
  • 3篇地应力
  • 3篇岩石力学
  • 3篇应力场
  • 3篇有限差分
  • 3篇历史强震
  • 2篇弹性力
  • 2篇弹性力学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应力场

机构

  • 28篇中国地震局地...
  • 13篇北京大学
  • 5篇陕西省地震局
  • 4篇湖南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作者

  • 39篇李平恩
  • 12篇殷有泉
  • 8篇廖力
  • 5篇左玉玲
  • 5篇刘盼
  • 3篇傅衣铭
  • 3篇刘盼
  • 2篇祝爱玉
  • 2篇苏先樾
  • 2篇邸元
  • 2篇郑玉芳
  • 2篇韩炜
  • 2篇杨建思
  • 2篇黎明
  • 1篇张东宁
  • 1篇韩晓飞
  • 1篇吴庆举
  • 1篇郑需要
  • 1篇马世虎
  • 1篇唐志波

传媒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力学学报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弹性对称铺设层合板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被引量:3
2005年
基于Karman板理论和线粘弹性Boltzmann叠加原理,建立了粘弹性对称铺设层合板的非线性积分—偏微分动力学方程。针对材料具积分型本构关系以及松弛模量为Prony级数的形式,应用Galerkin技术、Newmark方法和Newton-Cotes方法,给出了求解粘弹性层合结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值算法。具体地求解了若干算例,且与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
傅衣铭李平恩郑玉芳
关键词:粘弹性对称层合板非线性动力响应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该次地震余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其中超过5.0级的强余震就有4次,具有不同于以往6.0级地震的独特特征.余震活动与震后区域应力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考虑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地表起伏和深部反演结果,建立长宁地区岩石圈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重建基本符合研究区GPS观测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测量结果的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进而依次模拟了长宁6.0级地震和5.0级以上强余震序列.通过计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震后应力演化与余震分布,以及主震和5.0级强余震序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长宁6.0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区域内非构造加载因素有关,余震活动明显受震后区域应力变化的控制.长宁地震后,于滩-长宁背斜在10 km深度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减小;而在3 km深度库仑破裂应力明显增加,应力水平仍然较高.
李平恩廖力廖力
关键词:余震活动库仑破裂应力地球物理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自发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的东昆仑断裂带发生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现场考察和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破裂过程非常复杂的走滑地震事件.研究这次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对于认识大陆型特大地震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动力学破裂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能反映这次地震主要特征的三维非平面断层模型,并以地质考察、以及根据GPS和InSAR观测数据、远场地震记录得到的反演结果为约束,通过数值模拟重现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背景应力场、断层几何、摩擦系数对断层面滑移量分布、震源时间函数、破裂传播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发展成为具有超长破裂尺度的大型地震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沿东向的顺时针旋转特征和断层面较低的动摩擦系数.并且沿昆仑山口西地震断层面的动摩擦系数可能是非均匀的,由此产生了沿断层走向复杂变化的应力降,从而导致超剪切破裂的发生,并控制了断层面滑移量分布.
奉建州廖力李平恩李平恩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日本勇敢面对地震防备工作失误——预报、预警和海啸防护系统在3月11日统统失灵被引量:2
2011年
日本拥有全世界最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最大的海啸防波堤、最广泛的地震预警系统。相比其他任何国家,日本国民在如何应对地震和海啸方面受过更严格的训练。
David Cyranoski李平恩左玉玲(校)
关键词:地震预警系统海啸监测网络防波堤
龙门山地区历史强震相互关系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2015年
龙门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东部,自20世纪以来相继发生了6次7级以上强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龙门山地区三维粘弹性分区分层模型,首先重建了与地表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现今构造应力场,在此基础上,依次模拟了6次7级左右地震,从库破裂应力变化角度分析了地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刘盼李平恩
关键词:现今构造应力场震相数值模拟方法青藏高原
根据油田测井资料估算地层介质的黏度
2007年
在工程精度条件下,将套管外挤压力达到稳定的时间与地层介质的松弛时间联系起来,进而与地层黏度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用测井资料估算地层黏度的公式.使用这个公式估算,扶余油田西区地层黏度为10^(17)Pa.s数量级,乾安油田为10^(16)Pa.s数量级,与岩石试验和地球物理方法得到的地层黏度范围吻合.
殷有泉李平恩
关键词:套管井
太平洋西北地区面临大地震风险
2010年
Ivan G Wong左玉玲李平恩
关键词:地震风险
更多巨大地震即将发生?这取决于您的统计数字被引量:3
2011年
如今这个时代有许多地球物理学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一点每个人都认同。最近,几次巨大地震的发生震撼了全世界,这在有精确地震记录以来是非常罕见的。这些地震包括: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巨大地震”、6年前的印尼大地震以及发生在这两次地震之间的2010年智利8.8级地震。
Richard A Kerr李平恩郑需要
关键词:巨大地震地球物理学地震记录
汶川地震失稳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考虑断层的软化特性,建立垂直于龙门山断裂带并包含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在内的汶川地震不稳定性地震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了描述整个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状态和过程的平衡路径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汶川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过程,讨论了断层倾角和断层材料参数对地震失稳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只存在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和不稳定的地震失稳2种状态.断层倾角、初始内摩擦系数、初始黏聚力和强度曲线形状参数的增加会导致系统趋向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状态.而强度曲线胖度参数的增加有助于系统进入稳定的断层缓慢无震滑动状态.地震失稳前,在平衡路径曲线的应力峰值点和失稳点之间,断层错动加速,应变能开始释放并且应力开始减小,是失稳的前兆.最后在失稳点发生应力突跳,地震发生,其间伴随应变能的急剧释放、应力降和断层突然错动.无论是稳定的断层无震滑动还是不稳定的地震失稳,系统重新进入应力和应变能增加状态后,应力和应变能的增速由远场加载速度、岩石力学系统的结构和围岩材料属性决定,与断层软化特性参数无关.
李平恩廖力廖力
关键词:汶川地震有限元
非均匀载荷下套管强度的计算被引量:40
2007年
将非均匀地应力场中套管载荷和套管内应力分布的理论公式推广到包含内压的情况,并采用Tresca屈服准则和Mises屈服准则,分别推导了在忽略套管轴向载荷和考虑套管轴向载荷两种情况下套管强度破坏时挤毁压力的计算公式。引入等效外挤压力概念,使该公式与标准API公式在形式上完全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在非均匀载荷情况下,套管强度破坏的危险性会增加。
殷有泉李平恩
关键词:非均匀载荷套管强度屈服准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