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岚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栓塞
  • 2篇右心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栓塞
  • 2篇肺血
  • 2篇肺血栓
  • 2篇肺血栓栓塞
  • 2篇并发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新医改
  • 1篇新医改背景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福建省泉州第...

作者

  • 11篇李文岚
  • 4篇黄颂平
  • 4篇沈冰寒
  • 4篇邱庆南
  • 3篇许庆华
  • 2篇林显辉
  • 2篇叶晓艺
  • 1篇黄鸿波
  • 1篇吴志春
  • 1篇庄锡彬
  • 1篇蔡志明
  • 1篇林一川
  • 1篇黄弘
  • 1篇郭伟峰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38例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误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表现为呼吸困难(94.7%)、胸痛(42.1%)、咳嗽(28.2%)、咯血(26.3%)、晕厥(13.1%)及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特别是对有晕厥史者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黄颂平郭伟峰叶晓艺李文岚
关键词:肺栓塞影像学检查误诊
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导管插管方法改进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在肺动脉高压基础研究、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肺动脉压测定广泛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病情、疗效评价。
许庆华李文岚庄锡彬沈冰寒林显辉黄颂平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插管方法右心导管肺动脉压疗效评价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哀竭患者47例,其中BiPAP组22例,使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BiPAP组患者心率、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黄颂平李文岚黄鸿波沈冰寒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 探讨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CT、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林显辉李文岚何约明黄弘
关键词:纤支镜吸痰肺泡灌洗重症肺炎
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皮质激素疗效综合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简称COPD全球策略修订版)制定的COPD评估系统,综合评估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人性皮质激素(LABA/ICS)治疗高风险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经COPD综合评估为高风险COPD患者(年龄49~86岁,男20例,女5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入治疗,1吸q12h,24周。治疗前后进行4方面综合评估:①症状评估: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②肺功能评估:FEV。、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pred)、FEV。/FVC;③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实验期间急性加重次数;④合并症评估。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入治疗24周后,CAT评分(16.160士4.110)分与治疗前(19.280±5.103)分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FEVl(1.174±0.219)L、FEV1%pred(45.480±6.125)%、FEVl/FVC(39.360±5.507)%与治疗前[(1.068±0.224)L、(41.240±5.600)%、(36.200±5.268)%]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有8例急性加重次数1次,平均(O.320±0.476)次/24周,均为合并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增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人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的血压、血糖波动超出原有药物控制的范围。结论COPD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COPD的复杂性,与先前应用单一的肺功能分级进行疾病分期相比,对患者评估更加全面、合理、可靠。LABA/ICS一线治疗高风险组COPD患者,可改善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许庆华李文岚沈冰寒林显辉叶晓艺吴志春汪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皮质激素类
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临床价值
2012年
随着介入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临床诊疗技术常规。为探讨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我科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模拟定位肺活检6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住院患者65例,男51例,女14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61岁。
李文岚邱庆南
关键词:活检
阿替普酶50mg方案对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中危肺栓塞患者的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50 mg方案对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中危肺栓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确诊为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73例,同时满足超声心动图估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40 mmHg和B型钠尿肽(BNP)〉100 ng/L。其中38例拒绝接受溶栓者分入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35例同意接受溶栓者分入溶栓组,给予50 mg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续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14天及第3、6个月时,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RVSP、BNP、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OI)。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溶栓组与对照组间TAPSE、RVFAC、RVSP、BNP、CTOI分别为(10.9±1.4)比(11.4±1.2)mm、(27.8±3.9)%比(28.1±4.1)%、(55.6±7.9)比(54.6±8.4)mmHg、(491±76)比(482±71)ng/L、(23.4±4.2)%比(23.7±4.5)%(均P〉0.05);治疗后,溶栓组急性期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第6个月时TAPSE、RVFAC、RVSP、CTOI分别为(17.5±1.3)比(15.4±1.1)mm、(49.4±3.9)%比(46.0±2.8)%、(15.8±2.2)比(17.8±4.2)mmHg、(1.7±1.6)%比(4.0±3.0)%(均P〈0.05),BNP为(66±13)比(71±15)ng/L(P〉0.05)。治疗第14天内,对照组出现3例血流动力学失代偿,溶栓组未出现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病例。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及大出血事件。第6个月时,对照组有4例RVSP〉40 mmHg,溶栓组RVSP均〈40 mmHg(P=0.048)。结论阿替普酶50 mg方案治疗伴右心功能不全的急性中危肺栓塞效果良好,可快速减轻肺循环血栓负荷、改善右心功能,并降低远期RVSP升高的风险。
许庆华李文岚蔡志明林一川黄颂平
关键词:肺栓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心功能
微创置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42例,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应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研究组20例,应用微创置管方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缩短,VAS降低(P<0.0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研究组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561,P=0.382)。研究组堵管率、皮下气肿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及胸膜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结论应用微创置管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操作时间、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显著,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李文岚邱庆南
关键词:气胸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发作期并发肺血栓栓塞的相关研究,早期诊断,减少临床漏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收住本院呼吸内科确诊AECOPD患者108例,给予完善CTPA、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彩超、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相关检查。明确合并PTE患者加予抗凝治疗。结果在108例患者中确诊并发有PTE者12例。结论 AECOPD患者因缺氧、活动受限等因素成为PT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可疑患者尽早完善PTE的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提高AECOPD治疗的好转率。
沈冰寒李文岚邱庆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血栓栓塞抗凝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李文岚邱庆南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腔内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