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液穴位温敷治疗瘫痪
- 1993年
- 我院偏瘫、截瘫住院病人占住院总人数80%左右,以往多按常规治疗,但对一些经中、西医药及针刺、按摩、电疗等常规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自1987~1991年我院与广州中医学院合作,采用中药液穴位温敷治疗,
- 杨小霞李素荷李春辉
- 龈交穴剪治法治疗痔疮133例被引量:6
- 1989年
- 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有痔疮的记载,后在中医学文献中有不少对痔疮的治疗方法。我们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作出统一治疗方法观察13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于下。一、一般资料133例中,男66例,女67例;年龄22~72岁;病程1~5年者47例;5~10年者48例,10~20年者37例,40年者1例;外痔33例,内痔58例,混合痔42例。
- 胡正霞李春辉李海鸥肖燕娜李素荷杨庆华
- 关键词:痔疮割治
- 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112例被引量:4
- 1990年
- 自1986年以来,我们应用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112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肩周炎112例,男48例,女64例;
- 林秀芬李春辉
- 关键词:肩周炎
-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4年
- 对129例临床表现为胸、心、胃痛病症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4型,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治以内关配公孙,随症配穴。
- 杨顺益李春辉
- 关键词:内关穴公孙穴内科杂病针灸疗法
- 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概要(一)被引量:1
- 1991年
- 灸法的研究灸法在古代是相当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存最早的古医学文献,首推《足臂十一经脉灸经》,它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前期作品。晋代名医陈延之说:“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
- 杨顺益李春辉林秀芬李道生曹佩珊
- 关键词:针灸灸法
- 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癫痫4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1997年
- 运用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 48例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结果 :痊愈 2 8例 ,显效1 2例 ,有效 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5 8%。属风痰闭阻和心脾两虚者疗效较好。认为本病病机与脏躁证相似 ,加味甘麦大枣汤有祛风化痰 ,补中缓急功效 ,标本兼顾 ,祛邪而不伤正 。
- 李春辉王雪玲
- 关键词:癫痫中医药疗法甘麦大枣汤平肝熄风药
- 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概要(二)被引量:2
- 1992年
- 八、灸法治疗原理的研究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消肿散瘀、温中回阳固脱以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其治疗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关于艾灸对机体防御机能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
- 杨顺益李春辉林秀芬李道生曹佩珊
- 关键词:炙法
- 穴位埋线治疗150例鼻炎疗效观察
- 1990年
- 慢性鼻炎,通常包括单纯性,肥厚性和干燥性等数种。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鼻部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鼻鼽、鼻窒的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最首记载“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尚难令人满意,复发率较高,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
- 李海鸥李春辉胡正霞肖燕娜李素荷杨庆华林翠琼
- 关键词:鼻炎穴位埋线
- 益肝素对138例转氨酶异常的治疗观察
- 1995年
- 采用经验方益肝素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转氨酶异常患者,总有效率达91.3%,停药后转氨酶未出现“反跳”现象。
- 吴黎明张林林李春辉
- 关键词:肝疾病中医药疗法转氨酶
- 中药穴位外敷内服治疗瘿病58例被引量:5
- 1994年
- 中药穴位外敷内服治疗瘿病58例李春辉,王雪玲,李素荷瘿病是多种甲状腺肿的总称,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特点,包括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等。有些甲状腺肿也可并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出现高代谢症候群和精神情绪紧张症状。...
- 李春辉王雪玲李素荷
- 关键词:瘿病中药穴位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