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曦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科技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3篇纳米二氧化硅
  • 2篇氧化硅
  • 2篇二氧化硅
  • 2篇改性
  • 1篇氧化锌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纳米SIO2
  • 1篇纳米氧化锌
  • 1篇ZNO

机构

  • 5篇渤海大学

作者

  • 5篇刘连利
  • 5篇李曦
  • 3篇王莉丽
  • 2篇王莉莉
  • 2篇石文凤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无机硅化合物...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被引量:15
2007年
主要研究了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工艺条件,如:琼脂用量、HCl浓度、SiO32-离子浓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H+/SiO32-)等因素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实验确定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琼脂质量分数为11.5%,盐酸浓度为0.6mol/L,硅酸钠浓度为0.4mol/L,最佳配比(SiO23-/H+)为1:2.1。采用XRD、TG-DTA及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采用凝胶网格沉淀法可制得平均粒径为40nm的二氧化硅粉体,凝胶网格沉淀法是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简单的新方法,所得粉体粒径小,粒径分布窄,实验条件要求低,操作简便、易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李曦刘连利王莉丽石文凤
关键词:二氧化硅纳米
沉淀-超声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被引量:15
2007年
在化学沉淀超声分散条件下,研究了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分散剂用量、干燥方式、超声分散等因素对产物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沉淀-超声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XRD、TG-DTA及激光粒度仪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了粒径为40 nm的二氧化硅粉体。研究表明,沉淀-超声法是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简单的新方法,所得粉体粒径小,粒径分布窄,实验条件要求低,操作简便、易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李曦刘连利王莉丽
关键词: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被引量:1
2007年
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各种制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阐明了改性机理,列举了常见的改性方法;对具体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各新必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概括,分别叙述了纳米SiO2有各个应用领域所表现的优越性和一些奇异特性。
李曦刘连利王莉莉
关键词: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47
2006年
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各种制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阐明了改性机理,列举了常见的改性方法;对具体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各新兴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概括,分别叙述了纳米S iO2有各个应用领域所表现的优越性和一些奇异特性。
李曦刘连利王莉莉
关键词:纳米SIO2改性
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正交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并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明胶用量、锌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以及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其粒径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优化工艺条件:明胶用量22%、锌离子浓度0.7mol/L、碳酸根浓度0.7mol/L、反应物配比1/1。采用XRD、IR、TG-DTA、TEM及激光粒度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了粒径为40nm的氧化锌。
刘连利李曦王莉丽石文凤
关键词:ZNO正交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