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置泵化疗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术中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 随访观察 79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 ,经术中肿瘤供血动脉内置泵 ,术后泵内灌注化疗后的疗效。其中胃癌 4 2例 ,直肠癌 2 6例 ,结肠癌 11例。结果 化疗后 ,完全缓解者(CR) 1例 ;部分缓解者 (PR) 6 9例 ,其中 11例行二次根治性癌肿切除术 ;稳定者 (NC) 9例 ;无 1例恶化者 (PD)。有效率 88.6 % (70 / 79)。置泵术后生存满 1、2、3年者分别为 83.5 (6 6 / 79)、2 7.8(2 2 / 79)、8.9% (7/ 79) ,平均生存期为 2 0 .6个月。结论 术中动脉内置泵 ,术后泵内区域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 ,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提高手术切除率。
- 朱志东蒲永东董立国何建苗杨波李江曹志宏
- 关键词:动脉置泵胃肠道肿瘤化疗动脉插管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脂质体 亚甲蓝混合物对本院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32例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随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escetion,ALND)。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 (SLN)和腋窝淋巴结 (ALN)同时送病理检查 ,了解其符合率 ,并评价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成功确定患者SLN 31例 ,共 5 7枚 ,成功率为 96 .9% (31/ 32 ) ;SLN阳性 9例(2 9.0 % ) ,SLN阴性 2 2例 (70 % ) ;ALN阳性 10例 (31.3% ) ,ALN阴性 2 2例(6 8.8% ) ;SLNB的灵敏度为 90 .0 % ,准确性为 93.8% ,假阴性率为 10 .0 % ,假阳性率为 0。结论 SLNB可以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ALN的组织学特征 ;利用脂质体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外科活组织检查前哨淋巴结
-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评价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 (Ⅰ组 ) 17例 ,肝动脉灌注化疗 (Ⅱ组 ) 16例 ,门静脉灌注化疗 (Ⅲ组 ) 15例。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丝裂霉素 (MMC) 4mg/m2 +表阿霉素 (EPI) 6 0mg/m2 ,每周 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 3组化疗方案的剂量、频次均相同。结果 肝转移灶治疗有效率 (CR +PR) :Ⅰ组为 76 5 % ,Ⅱ组为 6 2 5 % ,Ⅲ组为 4 6 7%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患者 0 5、1、2年生存率Ⅰ组为 10 0 %、82 4 %和 5 2 9% ,Ⅱ组为 87 5 %、6 2 5 %和 4 3 7% ,Ⅲ组为93 3%、6 0 %和 33 3%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药物达较高浓度 ,分布更均匀 ,是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或门静脉灌注化疗。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刘卫平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灌注肝动脉门静脉
-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内脏转移,约50[%]7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肝脏转移。多数学者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以手术治疗效果为佳。可惜手术切除率仅为20[%]25[%],余下大部分患者需寻求更有效...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刘卫平
- 关键词:肝动脉门静脉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灌注化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