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应激
  • 1篇血管夹
  • 1篇血凝酶
  • 1篇应激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应激
  • 1篇首诊负责制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出血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凝胶
  • 1篇消化内镜
  • 1篇硫糖
  • 1篇硫糖铝
  • 1篇满意度
  • 1篇内镜
  • 1篇教育路径
  • 1篇结肠

机构

  • 3篇绵阳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李玲
  • 2篇蹇琴
  • 1篇蔡华容
  • 1篇靳艳
  • 1篇刘盛会
  • 1篇邹龙

传媒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理,心理应激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研究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心理干预)各43例,疗效比较。结果 干预后较参照组,研究组HR、MAP、Cor及VAS值更低;SCL-90评分更低;研究组满意率(95.35%)高于参照组(81.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参照组(13.95%),P<0.05。结论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心理干预可改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应激性、生理应激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崇。
李玲
关键词:心理干预消化内镜生理应激心理应激满意度
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32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62例,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163例,采用首诊护士负责并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给予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和服务满意度,检测检查结束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主动配合意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11,P =0.000);对照组检查结束后收缩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士首诊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获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查和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肯定。
刘盛会蹇琴李玲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健康教育护士
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与血管夹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直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肠道息肉黏膜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药物组和血管夹组,每组各56例,分别予以术后创面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及血管夹止血处理,观察两种方法操作时间、止血成功率、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药物组和血管夹组分别有15例和13例出现术中即时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观察均成功止血,未追加其他止血方法。药物组和血管夹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58±16)、(192±94)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药物组无再出血,血管夹组1例再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硫糖铝混悬凝胶混合血凝酶用于防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止血方法。
邹龙邓倩曦袁国钧蔡华容蹇琴靳艳李玲
关键词:血凝酶血管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