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琰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粒度
  • 4篇粒度特征
  • 4篇沉积环境
  • 2篇输运
  • 2篇粒度分析
  • 2篇矿产
  • 2篇环境意义
  • 2篇成矿
  • 1篇低速
  • 1篇地层
  • 1篇第四纪
  • 1篇东亚季风
  • 1篇虚拟仿真实验
  • 1篇沿海平原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砂矿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许昌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12篇李琰
  • 5篇胡克
  • 3篇李建芬
  • 3篇王宏
  • 3篇姜兴钰
  • 3篇商志文
  • 2篇易亮
  • 2篇王雪木
  • 2篇王萍
  • 1篇王建
  • 1篇马宏伟
  • 1篇于洪军
  • 1篇房强
  • 1篇王志超
  • 1篇时美楠
  • 1篇李亚繁
  • 1篇苏乔
  • 1篇徐兴永
  • 1篇董永适

传媒

  • 2篇中国矿业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华北地质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海洋地质与环境实验技术作为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与地质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海洋地质与环境的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法。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与培养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海洋地质学传统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海洋地质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以虚拟操作实验室系统以及动态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MFK1-FA型卡帕桥磁化率仪两个实验系统为例对该平台的建设内容进行介绍。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测试通过视频动画、声音和图形交互等表现形式展现,不受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空间和专业设备的制约,为解决特殊形式下的专业实验课程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时美楠房强李琰
关键词:海洋地质实验教学
渤海LZK06孔25万年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对渤海北岸大凌河冲积平原的LZK06孔上部60 m沉积物开展了粒度测试,分析了粒度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控制粒度特征变化的因素及其对环境演化的指示。结果显示,LZK06孔沉积物以下部陆相沉积和上部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特点。LZK06孔沉积物粒度整体较粗,指示了较强的沉积水动力。整体上海相沉积物粒度略粗于下伏陆相沉积物。地层年代学结果表明,LZK06孔上部60 m记录了渤海北岸25万年来经历了3次主要的海退—海侵过程。影响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古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大凌河沉积水动力强度和携沙量的变化。在高海面时期,潮汐和波浪对沉积物粒度起到后期改造作用。
王忱沛李琰商志文商志文姜兴钰李建芬胡克
关键词:粒度沉积环境古环境变化
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对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钻取的第四纪钻孔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2.18~7.76Φ,分选较差—差,偏度介于-1.75~2.76之间,表现为平坦、正态分布。这些粒径变化特征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粗粒沉积物对应了高水动能环境,细粒沉积物对应了低水动能环境。用粒度参数散点图对沉积环境判别表明粗粒沉积物与现代东海陆架沙脊、扬子浅滩、潮流沙脊间洼地和河道沉积等类型相近,可能指示快速海进过程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如河道等,亦或是陆相侵蚀环境;细粒沉积物与现代泥质区沉积类似。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准旋回性变化可能指示了气候冷暖交替背景下沉积动力发生了显著变化。
陈燕萍李琰
关键词:粒度分析粒度参数沉积环境
我国沿海不同气候带山溪性河流沉积物输运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山溪性小河流具有瞬时大通量、受极端气候事件控制、沉积物快速输运等特性,但是由于缺乏充足的监测数据和系统总结,其对全球沉积物输运的影响被低估,导致对于这个不同于大河流域的河海交互和风化传输系统的研究是不充分的。揭示不同气候带山溪性河流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的沉积物输运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球表生过程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机制。总结了全球土壤有机碳含量,中国南北方温带和热带的山溪性河流的泥沙等气象水文数据和黏土矿物等矿物学数据,结果表明:(1)全球山溪性河流流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在中国,热带山溪性河流流域初级生产力高于温带流域,所以其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温带流域;在热带各流域中,台湾岛上的河流地形坡降比最高,所以其是中国土壤有机碳高含量地区。山溪性河流将沉积物快速输运到河口和海岸带地区,大大提高了有机碳的埋藏效率,因此其是研究全球有机碳源汇过程不容忽视的组分。(2)在中国,无论温带还是热带,山溪性河流均对极端气候事件响应强烈,而且流域面积越小、地形越陡峭的河流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越强烈。(3)无论构造活动是否强烈,中国山溪性河流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都可以精确地指示物源信息,构造稳定带和流域坡降比较低的山溪性河流,其沉积物能够更精确地记录古气候特征。(4)山溪性河流沉积物对人类活动非常敏感,现有的人类活动对其改造要远低于大河流域。
孙爽胡克李琰杨俊鹏
关键词:山溪性河流土壤有机碳含量沉积物输运极端气候
大凌河河口地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3
2020年
大凌河河口地区LZK06孔40m以浅岩心的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等综合研究以及该地区LZK02-04钻孔资料,揭示了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两次海侵-海退旋回,依次形成了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河流相→晚更新世海相-湖相/河流相→全新世海相-河流相地层。全新世早中期由于物源供给很少,研究区处于长达约10ka的饥饿滞留相沉积环境,平均沉积速率仅约0.02~0.05cm/a。全新世晚期约1500a cal BP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河流输砂量增加,研究区开始了快速加积过程,平均沉积速率约0.9~1.2cm/a,下辽河平原被快速充填,开始成陆。与全球海面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辽东湾的第II海相层发育于MIS 5-MIS 3早期,第I海相层发育于MIS 1阶段高海面时期。晚更新世以来频繁的海面升降是辽东湾泥质海岸带地层和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商志文李建芬姜兴钰李琰王宏
关键词:沉积环境演化海相地层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自工业化大生产以来,人们的生产作业和日常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世界的发展。但由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范围内的储藏量十分有限。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代人的发...
李琰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辽东湾沿海平原中西部晚更新世以来低速、快速沉积的差别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2022年
研究河海相互作用下的沉积过程,对了解海岸演化过程和趋势、制定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东湾沿海平原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根据38个反映晚更新世以来海陆地层时空变化的海陆标志点(the land-sea change indicators)(作者积累的33个、前人的5个),本文获得了辽东湾沿海平原中西部的4条具有沉积等时线的地层剖面,揭示了晚更新世-全新世明显的低速沉积(slow-sedimentation)和快速沉积(rapid-sedimentation)的变化特征。现有证据表明,在研究区南部现代海岸线附近向陆侧,该低速沉积具有至少始于~40 ka之前、埋深很浅(现代高程~-15 m)的时空分布特征。当全新世海侵向北推进、于~6.24 ka在距现代海岸线~60~70 km的新民地区停顿下来,随后转为海退之后,低速沉积仍持续至~1.5 ka时(甚至更晚),平均沉积速率仅~0.1 mm/a。随即转入时长仅1.5~1 ka左右的快速加积期,加积厚度~10 m,平均沉积速率>5 mm/a。另外,在与浅丘陵区接壤的研究区西北侧和东北侧外缘(后者并向东延伸至辽东湾平原的东部),还有另一次局部的、稍早发生于~3 ka时的快速加积事件,其泛滥扇覆于全新世海侵层顶板之上,沉积速率甚至可达厘米/年级别。发生于~3 ka前后和~1.5~1 ka的这两次覆盖在海退潮间带海相层之上的河流泛滥扇快速加积,构成了辽东湾沿海平原的现代地貌(~10 m和~5 m阶面)。近0.5 ka以来的新近快速加积,最终填充了研究区东南部的盘锦湾洼地,完成了研究区南部的成陆过程。
姜兴钰马宏伟李琰杨大炜李建芬商志文王宏
关键词:全新世海侵
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
2010年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硫化物矿床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古洋底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成因分析。
李琰王志超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成矿作用矿产开发
大连复州湾底质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对辽东半岛西部复州湾海域底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特征有较大差异:样品平均粒径值为1.2~6.5Φ;分选系数为1.4~2.6,分选为较差-差;偏度特征表现为极正偏和极负偏并存.粒度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分异规律,由湾内至湾外粒径表现出粗-细-粗的变化特征.粒度变化是对该区域物质输运和地形变化的响应,借助Weibull分布,推断河流携带物质可以被推送至5 m等深线外堆积,5~10 m等深线间沉积物表现为细粒的浅海台地沉积,10 m等深线以外沉积物受河流的影响微弱.矿物学证据也表明,河流输运对湾内沉积物贡献有限,仅限于5 m等深线以内的水下三角洲,湾内沉积物主要来自于辽东湾沿岸冲刷和湾内基岩的剥蚀.
李琰胡克王萍王雪木易亮董永适
关键词:粒度分析物质输运
渤海南部Lz908孔海陆交互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被引量:13
2014年
对采自莱州湾南岸的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样品平均粒径介于3.3Φ-6.8Φ,以极细砂和粗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的黏土质;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沉积物粒度表现为正态、正态-尖锐和尖锐,少数表现为平坦和极尖锐。粒度象图指示了历史时期持续高的初始沉积水动能和多种沉积环境的变化,粒度参数散点图反映了多种动能影响了沉积物的沉积改造,综合判别分析对沉积环境的限定,得到了莱州湾南岸沉积物受到河水径流、潮流、波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沉积物总体反映了莱州湾南岸长时期处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少数较细的粒度表现可能与研究区的多期海侵过程相对应。结果表明了粒度的综合分析对渤海南部的沉积环境有良好的辨识,是判断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
李琰于洪军易亮苏乔胡克徐兴永王建
关键词:粒度沉积环境海岸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