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浓香
  • 6篇浓香型
  • 6篇香型
  • 5篇浓香型白酒
  • 5篇香型白酒
  • 5篇白酒
  • 4篇微生物
  • 3篇糟醅
  • 3篇发酵
  • 2篇窖池
  • 2篇教师
  • 2篇发酵温度
  • 1篇电子鼻
  • 1篇电子鼻技术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形象重塑
  • 1篇已酸乙酯
  • 1篇幼儿
  • 1篇幼儿教师

机构

  • 8篇宜宾学院
  • 7篇贵州大学
  • 4篇四川理工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李璐
  • 6篇谢善慈
  • 5篇冯学愚
  • 4篇邱树毅
  • 4篇蒲岚
  • 4篇游玲
  • 3篇沈亮亮
  • 2篇张超
  • 2篇赵先明
  • 2篇黄彤
  • 2篇王涛
  • 1篇杨瑞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酿酒科技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生酸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乳酸、已酸的生成量.发现在发酵初期控制较低温度,可以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群,抑制乳酸生成.在发酵中后期控制较低温度,可以使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出现两个峰值,促进已酸的生成.初步解析了发酵温度对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影响,以及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消长与乳酸、已酸的生成量的关系.表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乳酸生成量,提高已酸生成量.
蒲岚张超李璐游玲王涛许德富倪斌税梁扬谢善慈沈亮亮冯学愚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乳酸
浓香型酒香型的一种可能成因——窖池微生物的迁移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监测窖池不同位点兼性厌氧微生物数量变化及相应理化指标,研究浓香型酒发酵体系中微生物与主体香气成分的关系,初步揭示窖池微生物的迁移性在发酵呈香过程中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主体香气相关的功能菌群从窖泥与糟醅接触面向远端窖池内糟醅迁移。
李璐冯学愚谢善慈邱树毅
关键词:浓香型酒香气成分
基于刻板印象理论视角的幼儿教师形象重塑探究
2024年
幼儿教师形象是学前教育的一张名片,是了解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指路牌,亦是影响保教活动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刻板印象理论视角下,幼儿教师形象提升的困境表现为大众对其抱有消极刻板的专业印象、道德印象与性别印象,这类固有印象将阻碍家园共育的开展,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壮大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公众对幼儿教师持有消极刻板印象主要与传统文化、幼儿教师不当言行及社会舆论有关。为破解幼儿教师消极刻板印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幼儿园加强内部管理,幼儿教师主动构建形象,大众媒体平衡报道框架,依托家园共育开展媒介素养和双性化教育,以重塑幼儿教师群体形象。
徐东朱雅诗徐子雯李璐
关键词:刻板印象形象重塑
发酵温度调控对浓香型白酒主要香味成分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研究了用换热方式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温度进行控制的新方法。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主要香味成分的含量,探讨主要香味成分的生成规律,以及控温发酵方法对基酒质量的影响,证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进行控制是可行的。
蒲岚李璐邱树毅游玲谢善慈许德富倪斌税梁扬沈亮亮冯学愚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发酵温度总酯已酸乙酯总酸
绿茶钵仔糕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绿茶钵仔糕制备工艺,以绿茶粉、白砂糖、粘米粉、澄面粉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绿茶钵仔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评分和质构仪检测结果为判断依据,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钵仔糕配料对其品质的影响和最佳配方,并采用质构仪对绿茶钵仔糕进行物性测试。结果表明,绿茶钵仔糕影响因素主次为绿茶粉>白砂糖>粘米粉>澄面粉,原料最优配方为绿茶粉∶白砂糖∶粘米粉∶澄面粉=3∶30∶50∶35。该配方下所制成的绿茶钵仔糕小吃,外形呈淡绿色,口感软糯,弹性适中,茶香显著,符合NY/T 1890—2021绿色食品蒸制类糕点标准要求。
王秋卫陆安霞李璐陈丽李小嫄赵先明黄彤
关键词:绿茶粉感官审评质构分析
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茶区茉莉花茶香气的差异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技术对西南、华南、江南三大茶区的8种茉莉花茶进行香气研究。结果表明,8个样品共鉴定出香气成分58种,其中西南、江南、华南茶区分别为45种、51种、47种。江南茶区香气化合物总量最高。共有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乙酸苄酯、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吲哚等。其中水杨酸甲酯在江南茶区含量最高(22.32μg/g),分别较华南、西南茶区高33.96%、68.0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67.39μg/g)和吲哚(43.84μg/g)含量在华南茶区最高。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asmineTea Flavor Index,JTF index)分析表明西南茶区样品等级最高。香气聚类分析将共有香气成分分为3类,分别呈花香、茉莉花香和草木香。通过电子鼻技术可知样品香气物质变化与硫化物、碳氢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有关,并能有效区别样品香气。综上,三大茶区样品香气种类差异不明显,但各香气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江南和华南茶区的样品特征性香气成分含量较高,西南茶区样品综合指数高。
李璐尹礼国陆安霞王秋卫陈丽赵先明黄彤
关键词:茉莉花茶电子鼻
浓香型白酒窖池中糟醅微生物的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研究了浓香型白酒典型微生物菌群主导的发酵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窖池典型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监测,发现酒精发酵与生酸产酯发酵并未有明显界限,随着窖池主导菌群,或窖池微生物区系的交替演变而逐步转换。同时,不同区域企业生产窖池的典型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有差异;单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结合平板涂布计数法测定好氧细菌数量,不能真实反映窖内好氧细菌的真实情况。
蒲岚李璐谢善慈谢善慈游玲沈亮亮冯学愚邱树毅倪斌税梁扬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糟醅
浓香型白酒控温发酵下糟醅典型微生物的变化趋势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了在用换热方式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温度进行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用平板涂布计数法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典型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探讨温度对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酵母菌、霉菌数量的影响。表明在发酵前期控制窖内温度上升,利于酵母菌数形成生长优势;在发酵后期控制窖内温度缓落,利于兼性厌氧细菌的繁殖代谢;"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发酵温度变化趋势更利于酯的生成。
张超蒲岚李璐邱树毅王涛游玲谢善慈许德富倪斌税梁扬冯学愚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微生物数量
浓香型白酒糟醅微生物分离方法初探被引量:13
2009年
快速而准确地分离糟醅中的各种微生物是进行浓香型白酒发酵机理研究的关键所在。主要从微生物分离的方式、稀释梯度的选择、抗生素的添加等方面介绍了快速分离白酒糟醅中好氧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方法。
谢善慈李璐陈泽军周瑞平杨瑞
关键词:微生物糟醅白酒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师提问的话语研究——以铜仁学院线上教学为例
教师提问是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提问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一堂课中,提问贯穿了整个课堂。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语言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Nunan,1991)。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李璐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提问线上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