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良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4篇两相流
  • 4篇分级机
  • 4篇超细
  • 4篇超细分级
  • 4篇超细分级机
  • 3篇进料
  • 3篇搅拌槽
  • 2篇导流片
  • 2篇止回阀
  • 2篇梭式止回阀
  • 2篇流体力学
  • 2篇结构优化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SCX
  • 1篇电池
  • 1篇动力锂电池
  • 1篇熔体
  • 1篇水锤

机构

  • 1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李良超
  • 5篇徐斌
  • 4篇黄鹏
  • 4篇李双跃
  • 4篇刁雄
  • 3篇向科峰
  • 2篇曾祥炜
  • 2篇杨军
  • 1篇宋丹路
  • 1篇张健平
  • 1篇赵周能

传媒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物熔体黏性耗散测量装置研制及教学应用
2015年
针对聚合物熔体流动过程中黏性耗散现象的理论教学不足,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基础上研制了聚合物熔体黏性耗散测量装置并进行实验.根据绝热边界条件径向温度分布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组织学生学习POLYFLOW软件,利用其可视化功能对黏性耗散引起的温度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改变了理论模式教学,对加深黏性耗散知识的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徐斌李良超
关键词:聚合物熔体数值模拟
轻密度颗粒在搅拌槽内悬浮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轻密度颗粒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是其在工业应用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法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轻密度颗粒在双层圆盘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槽内的宏观流动场和固含率分布等,采用文献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轻密度颗粒固含率分布沿轴向高度增大而增大,并存在分区现象,在液面中心处颗粒浓度最高,颗粒易在此处堆积,而在槽底中心处则固含率最低。在循环涡涡心和桨叶后部,颗粒浓度相对较高。轻密度颗粒的加入使搅拌槽内液相速度略有降低。搅拌转速增加或颗粒粒径减小有利于颗粒的均匀悬浮,颗粒含量的变化对固液悬浮的均匀性影响不大。该研究可为轻密度颗粒悬浮搅拌反应釜设计、优化和放大等提供参考。
李良超杨军徐斌
关键词:搅拌槽两相流
SCX分级机进料管流场数值分析与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气相采用欧拉模型,颗粒相采用DPM模型对SCX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进料管内部流场不均匀,存在明显的偏流现象。在弯管处添加导流片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导流片数量、尺寸和间距分布形式对压力、速度和颗粒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片的添加提高了进料管流场的品质;当导流片数量为5,尺寸为1/4圆弧并在前后加长150 mm(半径的1.2倍),并按等间距分布时,进料管内压力、速度和颗粒质量浓度分布较为均匀,为后续的分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刁雄李双跃李良超黄鹏
关键词:超细分级机导流片计算流体力学
双层桨搅拌槽内气液分散特性的CFD-DPM模拟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气液搅拌反应器内气体的分散和返混效果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 6.2,液相和气相分别采用Euler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双层六直叶圆盘涡轮桨(6-DT)搅拌槽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槽内宏观流动场和气含率分布.通过统计不同时刻逸出液面的示踪气泡数量,对搅拌槽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槽内液相在每层桨区形成了典型的双循环流型,槽内共有4个循环涡存在,气体易在循环涡涡心处聚集导致局部气含率相对较高,而在槽底区和两桨间区局部气含率相对较低;搅拌槽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具有单峰和拖尾现象,并受流型、气泡尺寸和操作条件等影响;提高搅拌转速或减小通气量有利于气体在槽内返混和分散.
李良超徐斌向科峰
关键词:搅拌槽气液两相流气含率数值模拟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下沉与上浮颗粒在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特性被引量:26
2014年
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reference frame,MRF)法处理桨叶旋转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下沉颗粒和上浮颗粒分别在双层涡轮桨搅拌槽内的固液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和下沉颗粒与上浮颗粒的固含率分布,并考察操作条件对两类颗粒悬浮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的液相速度分布和流型与文献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上浮颗粒与下沉颗粒的固液悬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下沉颗粒固含率分布总体上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固含率在槽底中心处最高,而在循环涡涡心、叶片和挡板的背流面则相对较低,上浮颗粒的固含率分布则与上述下沉颗粒分布趋势相反。搅拌转速增大使下沉颗粒固含率在循环涡涡心有下降趋势,而上浮颗粒固含率则有所增加。平均固含率降低或颗粒尺寸减小有利于两类颗粒均匀悬浮,平均固含率或粒径增大使下沉颗粒和上浮颗粒分别更易于在槽底和液面中心处聚集。
李良超徐斌杨军
关键词:固液悬浮搅拌槽两相流数值模拟
梭式止回阀开启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研究梭式止回阀在高压差条件下启闭时阀瓣的运动特性以及阀内可能出现的气穴现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梭式止回阀阀瓣运动方程和流场气穴模型,并通过动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程序,对梭式止回阀开启过程中阀内速度场、压力场、气穴分布和阀瓣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以可视的图形图像形式给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梭式止回阀在开启过程中,流体主要沿阀壁流动,阀体中间部位则出现回流;在阀内有涡流存在,在涡流的涡心位置流体流速小、压力低,易产生气穴;气穴的产生和发展与进出口压力大小和阀瓣开度等密切相关,气穴易引起阀内流场的不稳定.阀瓣在压差作用下的运动特性为阀瓣首先开启到一极大开度,并逐渐以波动的形式回归到一稳定的开度,阀瓣在运动到稳定开度附近时速度最大.模拟研究结果可以为梭式止回阀结构参数的设计和优化等提供参考.
李良超曾祥炜向科峰徐斌宋丹路
关键词:梭式止回阀气穴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颗粒分散的数值模拟
2012年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引入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建立了颗粒分散性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导流片数量、尺寸、间距分布形式、入口风速、入口固体浓度、粒径对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片的添加能提高颗粒的分散性;随着入口风速的提高,颗粒分散性逐渐提高,当风速大于13.6m/s时,分散性变化不大;随着入口固体浓度的增加,颗粒分散性降低;随着粒径的增加,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增加,颗粒的分散性变差,当粒径大于50μm时,颗粒分散性基本不变。
刁雄李双跃李良超黄鹏
关键词:超细分级机数值模拟
SCX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2年
以两相流理论为基础,对SCX超细分级机进料管改进后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相压力、速度、湍动能和固相颗粒浓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了进料管内气固两相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加入导流片之后,进料管内气相压力、速度、湍动能径向梯度减小,偏流现象减弱;导流片阻碍了固相颗粒的横向运动,改变了颗粒的运动轨迹,使得颗粒浓度分布更加均匀,为后续的分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刁雄李双跃黄鹏李良超
关键词:超细分级机导流片气固两相流
DN100梭式止回阀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满足潜艇核动力一回路的技术要求,针对原梭式止回阀阀体A、B两部分体积突变,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梯度,易引起梭式止回阀的振动,不利于阀的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水锤现象和流阻等的缺点,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阀体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比较了优化前后的宏观速度、静压力和流阻力系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道线型的曲率增大,型线过渡连续光滑,整个流动过程流速稳定,增大了止回阀的流通能力,漩涡强度减小;阀芯受力均匀,流体对阀芯的水击力较小,流动阻力减小;在阀门开度为5%~20%之间,梭式止回阀优化后的流阻系数相对降低量均大于60%,有效提高了防水锤特性。
张健平赵周能李良超曾祥炜
关键词:梭式止回阀数值模拟结构优化
VDA方形动力锂电池生热特性仿真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研究动力锂电池的生热特性是解决纯电动汽车电池包散热问题的前提,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载VDA(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高能量密度卷绕式方形电池单体进行生热温度场仿真分析,模拟了在不同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条件下,电池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换热条件下,随着环境温度增加,放电倍率增大,电池温升明显;电池的温差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反而降低;电池内核温度最高,对比层叠式电芯热模型,卷绕式电芯的热量从几何中心向四周均匀分散。
叶科伟向科峰李良超
关键词:热分析温度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