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

作品数:222 被引量:949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4篇中医
  • 33篇心肌
  • 29篇血压
  • 28篇高血压
  • 27篇动脉
  • 24篇活血
  • 22篇血管
  • 21篇心病
  • 21篇冠心病
  • 19篇缺血
  • 18篇心肌梗死
  • 18篇衰竭
  • 18篇梗死
  • 17篇中药
  • 17篇疗效
  • 16篇心力衰竭
  • 16篇清热
  • 13篇动脉粥样硬化
  • 13篇慢性
  • 11篇中西医

机构

  • 2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77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5篇广东药学院附...
  • 5篇深圳市宝安中...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第二中...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18篇李荣
  • 109篇吴伟
  • 66篇吴辉
  • 56篇褚庆民
  • 35篇刘煜德
  • 35篇黄衍寿
  • 27篇王嵩
  • 24篇赵新军
  • 21篇卿立金
  • 16篇陈宏珪
  • 16篇陈宇鹏
  • 15篇罗川晋
  • 14篇龚兆会
  • 12篇王士超
  • 12篇彭锐
  • 10篇王创畅
  • 9篇周小雄
  • 8篇洪永敦
  • 7篇刘芳
  • 6篇叶桃春

传媒

  • 30篇中西医结合心...
  • 1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中医药现...
  • 8篇中国中医急症
  • 7篇中医杂志
  • 7篇新中医
  • 7篇中药新药与临...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药信...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17篇2019
  • 16篇2018
  • 12篇2017
  • 25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6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舌下组30例、口服组31例、外搽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舌下组、口服组、外搽组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救心油,给药方式依次为舌下给药、口服和外搽水沟穴;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各组均治疗7天。于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治疗后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同时观察安全性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舌下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口服组为61.29%,外搽组为53.33%,对照组为83.87%;舌下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口服组为54.84%,外搽组为53.33%,对照组为80.65%。舌下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CRP、LpPLA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庄逸洋卢茵茵李荣张梓洁郑耿东郑翠婷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舌下给药气滞血瘀证炎症因子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9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结论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多用益气除痰化瘀之品,体现其"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的学术思想及"调脾护心"的治疗方法。
庄逸洋郑升鹏陈文嘉卢茵茵李荣刘小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下腔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转弯处”--一种安全简便的房间隔穿刺新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介绍一种安全简便的房间隔穿刺新方法。对124例患者进行204次房间隔穿刺术,根据冠状窦电极“转弯处”定位房间隔的下部最低点,在右前斜位(RAO)30°或RAO 45°下这个“转弯处”都可以理解为房间隔下部的最低点。只要充分暴露“转弯处”,无论RAO的角度如何,无非是卵圆窝展开面积的大小不同。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房间隔穿刺尤为关键,这也就是此种方法穿刺快捷简便的重要原因。根据下腔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时特征性的定位标志“转弯处”,指导房间隔穿刺位置的判定,可以使初学者更加安全快捷地掌握房间隔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
褚庆民吴辉周小雄王框罗川晋赵新军李荣
关键词:房间隔穿刺术冠状窦电极
汉唐医籍中吴茱萸类方辨治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探析
2023年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等古籍中治疗脚气病、水肿病、咳嗽上气病、奔豚病的吴茱萸类方进行梳理分析、归纳、研究,发现吴茱萸类方多具有温阳下气利水,镇咳除满消胀之效,常用于脚气病、水肿病、咳嗽上气病、奔豚病中急危重症的治疗。汉唐医家在应用吴茱萸类方辨治以肿、喘、咳、唾、满、烦为主要表现的急危重症方面经验丰富,并提出关于服药后详细的将息调护方法,此或为中医药辨治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及方剂参考。
翟惠奇褚庆民李荣
关键词:心力衰竭汉唐时期证候学
从心力衰竭角度探讨晋唐脚气病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医心方》等古籍中脚气病相关论述梳理、归纳、研究后发现,晋唐脚气病在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晋唐医家在脚气病治疗、康复及判断预后方面丰富的经验,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思路。
包伯航冯惠童李荣
关键词:脚气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
清热活血方联合溶栓、抗凝治疗青年肺栓塞伴晕厥1例被引量:3
2019年
肺栓塞,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是常见的急性肺栓塞类型。肺栓塞大多继发于深静脉血栓,由于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而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2004年欧盟6国与急性肺栓塞有关的死亡超过317 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急性肺栓塞占34%,死亡未确诊占59%,仅7%的早期死亡病例死前确诊[1-2];国内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肺栓塞病人的登记注册研究表明,住院病人急性肺栓塞发生率为0.1%[3]。临床上青年突发晕厥及猝死病例屡有报道,多数病例考虑疑诊为心源性猝死,一些病例很可能是肺栓塞。若肺栓塞病人不及时诊治也可能因低氧血症、低血压休克而死亡。
邱艺俊李思宁李荣吴辉吴伟
关键词:晕厥肺栓塞清热活血溶栓抗凝
肺炎衣原体感染加重高胆固醇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及黄连解毒汤干预作用
<正>研究显示肺炎衣原体(Cpn)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有赖于血清胆固醇水平[1],前期我们探讨了Cpn感染与高胆固醇饮食在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黄连解毒汤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Cpn感染可使高脂饮食小鼠血清T...
刘煜德吴辉吴伟李荣黄衍寿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救治成人重型出血性麻疹合并血小板危象1例报告被引量:2
2000年
李荣王胜全
关键词: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
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两例报道及诊断思路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在临床上很常见,因病因众多复杂,诊断较困难,易出现早发性、难治性及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因此早期诊治对患者生存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探讨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的诊断思路,本文对分别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Liddle综合征(LS)的2例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药物诊断性试验及相关基因检测进行介绍,并结合文献分析了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的特点以及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对诊断的重要性,发现螺内酯可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低肾素水平时降压效果更明显,但对LS无效;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是LS的首选治疗药物。
张梓洁王创畅李荣
关键词:高血压低钾血症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病例报告
支架过敏引发支架内再狭窄的机理及中西医防治探讨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广泛使用,支架内再狭窄(ISR,In-Stent Restenosis)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于ISR的机制探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支架过敏是导致ISR的一大因素.本...
李荣黄颖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并发症疾病防治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