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琴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苷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腺苷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0例不明原因晕厥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TTT)和药物激发倾斜试验。激发药物为腺苷和异丙肾上腺素 ,试验全程行多导心电图及血压监护。结果 TTT诱发晕厥 32例 ,阳性率为 4 5 7% (32 /70 ) ;37例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诱发晕厥 12例 ,阳性率为 32 4 %(12 /37) ,其中 2 μg/min诱发 7例 ,5 μg/min诱发 5例 ;腺苷倾斜试验 2 8例 ,诱发晕厥 17例 ,阳性率为 6 0 1% ,其中 6mg诱发晕厥 7例 ,12mg诱发晕厥 10例。
- 李荣琴石蕴琦罗义金元哲徐绍辉
- 关键词:腺苷血管迷走性晕厥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2例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12例进行了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0例成功,2例因导引钢丝不到位而失败。其余3例因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而采取药物治疗。单支血管病变5例,两支以上血管病变者5例。急性下壁心梗5例(2例合并正后壁心梗),前壁心梗4例,高侧壁合并下壁心梗1例。有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合并左心衰。梗塞相关血管段,右冠状动脉5段,前降支4段,回旋支1段。术后残留狭窄从98%下降至22%。冠脉血流从TIMI0~Ⅱ级全部达到Ⅲ级。
- 张明李占全邓重信赵颖军粟印军全元哲李荣琴关汝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成形术
-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不明原因晕厥者 ,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tilttabletest,TTT) ,试验全程行心电、血压监护。结果 TTT诱发晕厥 16例 ,阳性率 40 %(16/ 40 ) ,其中基础倾斜试验诱发晕厥 3例 ,阳性率 7 5 % (3 / 40 ) ,发生严重反应 5例 ,占诱发晕厥者的 3 1 2 %(5 / 16)。结论 T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虽为无创检查 ,但严重反应并不少见 ,应于试验前严格筛选病人 ,试验中及时对症处理 。
- 李荣琴金元哲石蕴崎
-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
- 神经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 李荣琴金元哲石蕴琦罗义李淑敏徐绍辉张铁军许贵华
- 该项成果对18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观察倾斜试验时血管迷走性反应。行基础倾斜试验±药物激发倾斜试验(其中异丙肾上腺素组86例、腺苷组28例)。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率(律)、血压,临床症状(晕厥或晕厥前兆),对比分析发病机制,比...
- 关键词:
- 关键词:晕厥血压
- 高血压病10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 1997年
- 高血压病10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110015)心内科张薇薇李占全急诊科李荣琴现将我们1993年10月至1996年4月的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06例高血压患者,诊断均符合1978年WHO建议的诊断标准...
- 张薇薇李占全李荣琴
-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造影病例分析
- 8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分析
- 冠心病、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而冠心病发病率及中壮年发病,有逐渐增高趋势。在我国人口重要死亡原因的五种疾病中,心脏病占前位,而急性心肌梗塞(AMI),在心脏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本文报道8...
- 李荣琴王春仁刘瑛
- 文献传递
- 头孢克洛缓释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两种缓释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及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375mg和参比制剂375mg,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刻的血浆浓度,求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口服获得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2.23±0.64和2.05±0.56 h,C_(max)分别为2.54±0.89和2.38±0.65 mg·L^(-1),AUC_(0-t)分别为7.38±1.66和7.09±1.71 mg·h.L^(-1),t_(1/2)分别为1.08±0.12和1.07±0.13h,F为(105.0±11.2)%。多剂量口服获得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ss)分别为7.22±1.37和7.02±1.53mg·h·L^(-1),C_(max)分别为2.61±0.61和2.34±0.55 mg·L^(-1),C_(min)分别为3.48±1.33和3.65±1.23 μg·L^(-1),C_(av)分别为602±114和585±128μg·L^(-1),DF分别为4.3±0.7和4.0±0.6,F为(105.5±19.9)%。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符合生物等效性标准。结论 头孢克洛两种缓释片均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赵明张逸凡陈笑艳李荣琴钟大放
- 关键词:头孢克洛缓释片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相对生物利用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
- 目的直接PTCA为急性心梗(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优于常规溶栓治疗,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 时间延误期内,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rt-P...
- 张明李占全袁龙张薇薇徐桂萍侯平侯爱洁石蕴琦李荣琴董玉梅
-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
- 文献传递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54例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冠心病内科治疗手段,已成为一项适应范围广、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新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年10月至1994年12月共进行PTCA54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李占全张明邓重信赵颖军粟印军徐桂萍关汝明候爱洁曲海波金元哲李荣琴
- 关键词: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穿刺病例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提供了积极的有效的又安全的恢复心肌灌注的手段 ,优于常规溶栓治疗 ,但直接PTCA仍有时间延误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在等待PTCA时间延误期内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短效溶栓剂 (rt PA)治疗 ,促使梗死相关动脉(IRA)早期开通的有效性 ,及溶栓后立即进行加速PTCA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75例AMI患者用阿司匹林和肝素后接受rt PA 2 0mg 1次团注 ,随后 80mg半小时内快速滴入 ,尽快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 ,对IRA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 ,如果血管开通 ,仍有残余狭窄 ,亦行PTCA及支架术 ,和同期进行 88例AMI直接PTCA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终点包括 ,到达导管室血管开通率 ,PTCA的结果 ,治疗后导管室血管开通率 ,PTCA的结果 ,治疗后 2周内左室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到达导管室时 ,联合治疗 (溶栓加PTCA)血管开通率 88% (2 6 %TIMIⅡ级 ,6 2 %TIMIⅢ级血流 ) ,直接PTCA组为 36 % (2 0 %为TIMIⅡ级血流 ,16 %TIMIⅢ级血流 ) (P <0 .0 0 1)两组PTCA血流再通率相似 ,分别为 96 %、94 %。对IRA恢复TIMIⅢ级血流效果相同 ,分别为 84 % ,82 %。 2周内左室功能 (超声法EF)联合治疗组优于PTCA组(6 5 .4 % ,5 4 .6 % ,P <0 .0 5 )
- 张明李占全袁龙张薇薇徐桂萍侯平侯爱洁石蕴琦李荣琴董玉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