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秋

作品数:32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药
  • 4篇药物
  • 4篇用药
  • 4篇肠吸收
  • 3篇药理
  • 3篇合理用药
  • 3篇干预
  • 3篇便秘
  • 2篇代谢
  • 2篇豆素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血性
  • 2篇阳虚
  • 2篇药理实验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在体肠
  • 2篇在体肠吸收
  • 2篇制剂

机构

  • 2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32篇杜秋
  • 12篇狄留庆
  • 10篇毕肖林
  • 7篇夏勤
  • 6篇谈瑄忠
  • 6篇赵晓莉
  • 6篇单进军
  • 5篇张新庄
  • 5篇许惠琴
  • 3篇静芸芸
  • 2篇陈霞
  • 2篇吴皓
  • 2篇陆兔林
  • 2篇毛春芹
  • 2篇丁曙晴
  • 2篇周伟
  • 2篇陈乐天
  • 2篇吴玥露
  • 2篇蔡宝昌
  • 2篇孔薇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成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医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的出血风险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治疗疾病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该院服用口服抗凝血药和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158例,根据是否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分为联合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包括丹参、川芎、牛膝等。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PT-INR、FIB、D-D、APTT和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6.25%(53/80),高于对照组的42.31%(3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后,虽然相关凝血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临床用药时,需重点关注含有丹参、川芎、牛膝和红花等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或中药复方制剂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本研究为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杜秋丁淜郭华
关键词:口服抗凝血药出血风险中西药联合应用
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梓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8周龄SPF级KK-Ay糖尿病小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0 mg/(kg·d)生理盐水]、氨基胍组[100 mg/(kg·d)氨基胍]、梓醇低剂量组[50 mg/(kg·d)梓醇]和梓醇高剂量组[100 mg/(kg·d)梓醇],另选雄性8周龄SPF级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100 mg/(kg·d)生理盐水],每组各7只。五组均连续灌胃8周,并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监测其血糖水平。给药8周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改变,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五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视网膜血管内皮钙黏着蛋白(VE-cadherin)、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高于干预前,梓醇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梓醇高剂量组干预4周后及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空白组,梓醇低剂量组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梓醇高剂量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空白组视网膜表面光滑平整,结构清晰完整;模型组视网膜结构疏松、厚度变薄,视网膜细胞排列无序;梓醇低剂量组视网膜结构疏松、厚度较薄;梓醇高剂量组视网膜结构、细胞排列及视网膜厚度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干预8周后,模型组RGC数量少于空白组;梓醇高剂量组RGC数量多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IL-1β、TNF-α、VEGF、AGE水平均高于空白组,梓醇低、高剂量组IL-1β、TNF-α、VEGF、AGE水平均低
吴震杜秋
关键词:梓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瑞香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被引量:49
2009年
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瑞香素肠吸收的影响。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瑞香素3个剂量组(10、20和40μg·mL-1)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瑞香素在pH6.0时较为稳定,肠道酶对其代谢影响很小;瑞香素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有上升趋势,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在空肠和结肠的Peff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推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瑞香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瑞香素在小肠内无特定吸收部位,但与结肠相比,小肠有较好吸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维拉帕米的加入对瑞香素4个肠段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推断瑞香素可能不是P-gp底物。
杜秋狄留庆单进军刘陶世张新庄
关键词:瑞香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一种祖师麻的有效组分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祖师麻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组分群,其活性成分为总香豆素和总皂苷,按一定重量配比所制成;其制法为:将祖师麻药材粉碎成粗粉,先用醇提,醇提液回收醇后,加水分散,再分别先后用两种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浓缩,先得到a萃取物(二...
狄留庆吴皓许惠琴单进军静芸芸杜秋张新庄毕肖林赵晓莉
文献传递
药物肠代谢研究方法与中药肠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介绍药物肠代谢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代谢的研究进展。小肠在药物的首关代谢中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的方法学也在不断改进,主要有体外法和在体法。体外法中重点介绍了肠微粒体法、完整组织系统法、Caco-2细胞模型法及肠组织切片法,从肠道内的Ⅰ相、Ⅱ相代谢酶对中药的作用提出肠道代谢的重要性。
杜秋狄留庆单进军李俊松赵晓莉毕肖林
关键词:中药
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修复的作用
2024年
目的研究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Rα和SDF-1/CXCR4通路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和归巢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给予阳性药替勃龙(0.25 mg/kg)及益坤饮(3.4、6.8 g/kg)干预后,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及NO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EPCs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颈动脉血管内皮ERα、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益坤饮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的病理改变及血管内皮功能;增加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及迁移至受损颈动脉血管的归巢能力,增加血管内皮ERα水平,提高与EPCs迁移密切相关的SDF-1/CXCR4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益坤饮可改善围绝经期大鼠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EPCs的迁移和归巢,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内皮ERα和SDF-1/CXCR4信号通路有关。
杜秋许惠琴陈霞吴萌萌詹群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内皮祖细胞ERΑ
基于UHPLC-Q-TOF/MS与网络药理学探讨抗奥合剂1号方防治COVID-19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抗奥合剂1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对抗奥合剂1号方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抗奥合剂1号方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并探讨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及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鉴定抗奥合剂1号方入血成分31个,靶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关键靶点105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抗奥合剂1号方可能通过TNF、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ALB、TNF、IL-6与抗奥合剂1号方中活性成分甘草酸、人参皂苷Rb1、阿魏酸结合良好。结论:抗奥合剂1号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
孙冰婷陈佩瑶洪盛威杜秋王晶罗洁萍孔德松夏勤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正交试验优选温阳通便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
2014年
目的优选温阳通便颗粒中当归、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轻油装置加乙醚萃取的方法提取当归、肉桂挥发油,以挥发油收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浸泡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肉桂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浸泡3 h,加10倍量水,蒸馏提取6 h。结论本试验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杜秋谈瑄忠丁曙晴夏勤赵颖
关键词:当归肉桂挥发油正交试验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6
2007年
文章综述了鼻腔黏膜的生理特征,鼻腔给药系统(NDDS)吸收的影响因素以及NDDS的剂型。报道了中药制剂鼻腔给药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指出了我国在鼻腔给药制剂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毛厌草狄留庆赵晓莉毕肖林杜秋
关键词:鼻腔给药环糊精脂质体生物利用度中药复方
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放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采用Surelease为包衣材料,制备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溶液上药法(流化床底喷装置)制备素丸,用Strea-1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包衣微丸,运用单因素对其包衣处方及工艺进行考察,根据释放数据用常用的模型进行拟合,求相应的特征参数,探讨其释放规律。结果:当聚合物包衣增重4%,致孔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和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制备的祖师麻总香豆素包衣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张新庄狄留庆单进军杜秋静芸芸许惠琴董宇
关键词:缓释微丸流化床释放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