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媛媛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上饶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力
  • 2篇细胞
  • 2篇近视
  • 1篇对比度视力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远视
  • 1篇远视性
  • 1篇正性
  • 1篇弱视
  • 1篇弱视治疗
  • 1篇视细胞
  • 1篇手术
  • 1篇体腔
  • 1篇腔注射
  • 1篇切口
  • 1篇青少年近视
  • 1篇屈光
  • 1篇屈光不正
  • 1篇屈光不正性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篇杨媛媛
  • 3篇郑蕾
  • 2篇张敏芝
  • 2篇毛羽佳
  • 1篇夏琼
  • 1篇万春泓
  • 1篇张宝琴
  • 1篇何丽琴
  • 1篇魏波
  • 1篇殷俏
  • 1篇谭大鹏
  • 1篇杨慧卿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十届国际眼...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眼科中心2012年8月~2014年8月就诊的高度近视CNV患者20例20只眼纳入研究。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照相、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所有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 0.05mL。治疗后第1、2、3、6个月各随访1次,对比分析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平均玻璃体腔注射次数(1.7±0.5)针,BCVA较治疗前提高(0.36±0.12)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1,P〈0.05)。CMT降低(78.60±25.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1,P〈0.05)。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发生眼部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视力预后好,视网膜水肿消退明显,安全有效。
毛羽佳杨媛媛何丽琴殷俏
关键词: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最佳矫正视力
青少年共同性斜视改良术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改良Parks切口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在青少年共同性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55例已在我院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患者,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其中改良组(n=35)采用改良Parks切口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手术方式,传统组(n=20)采用传统角膜缘梯型切口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手术麻醉耐受性、术后美容效果及手术前后泪膜稳定情况。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美卡因表面麻醉与传统手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患者耐受性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美容效果Parks切口较传统角膜缘梯型切口隐蔽,且恢复快、好,斜视术后正位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及schirmer’sⅠ实验(S1T)术后30 d改良组均好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术麻醉耐受效果好,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较传统手术少,对正常组织破坏少,术后美容效果好、眼表泪膜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杨媛媛张宝琴毛羽佳郑蕾张敏芝谭大鹏
关键词:切口泪膜功能
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真性近视患者,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塑形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杨媛媛郑蕾万春泓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角膜曲率角膜厚度
OK-E镜片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评估
郑蕾夏琼魏波杨媛媛张敏芝杨慧卿
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前后对比度视力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前后对比度视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达到基本治愈后与正常儿童对比度视力的差异。  方法:随机选取67例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男35例,女32例,年龄4-8岁,远视度数+4.00DS~+12...
杨媛媛
关键词:对比度视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