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 作品数:3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b值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对比分析
- MR扩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e,DWI)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已经众所周知,但是高b值(b=2000s/mm)的应用报道很少,随着MR设备的发展,高b值应用于DWI成为可能.我们回顾分...
- 杨成余成新刘世芳陈江津陆蓬徐亚卡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成像FLAIR病灶大小横断位
- 美克尔憩室翻转入肠腔一例
- 2008年
- 陈晓林杨成周建雄
- 关键词:肠腔内美克尔憩室全身乏力对症治疗造影显示
- MRI多回波技术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回波序列在肝囊肿、肝血管瘤及肝癌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患者的MRI多回波序列成像检查的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或B超、CT、临床综合诊断及追踪证实。探讨MRI多回波序列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RI多回波图像显示,肝囊肿第一、二回波(TE=16ms,32ms)信号低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肝血管瘤在第一、二回波序列中均为高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二者信号强度均逐渐增高,与周围肝实质对比明显增大;肝癌在第一、二回波为低信号、等信号或混杂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有所增高,但仍显示混杂信号为主,且在第四、第五回波序列中没有肝囊肿和肝血管瘤信号高。结论磁共振多回波序列在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王立丹余成新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徐亚卡
- 关键词:磁共振肝脏病变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已行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和/或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胆管癌7例,胆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性囊肿2例,胰头癌4例,慢性胰腺炎2例。结果36例MRCP检查的结果有32例与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8.9%。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明确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徐亚卡余成新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
- 关键词:MRCP胆管梗阻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诊断胆管梗阻36例分析
- 2007年
- 徐亚卡余成新陆蓬胡燕陈江津杨成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改良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被引量:7
- 2008年
- 陈晓林余成新覃晓燕杨成陈江津周建雄
- 关键词:气钡双对比造影小肠病变改良法气钡双重造影造影质量
- 主动脉夹层的MRI诊断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或追踪观察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的MRI征象,比较各种MRI技术及显示主动脉夹层各征象间的关系,与手术及追踪结果比较,综合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MRI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双腔、内膜片、破裂口及血栓等,有利于早期诊断。结论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 余成新秦觅王红敏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徐亚卡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MRI
- 平衡超快速场回波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磁共振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心脏及血管成像增加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就该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 余成新秦觅王虹敏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
- 关键词:血管成像下肢静脉磁共振
- 手腕部DCE-MRI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腕部动态增强MR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早期RA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4周时均行手腕部DCE-MRI检查。在增厚的滑膜或血管翳处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REE)和最大灌注斜率(SSmax)。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joints,DAS-28),分析治疗前后REE和SSmax与DAS-28的相关性。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将治疗后患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组,比较两组间SSmax、REE及DAS-28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6例患者(100%)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18例(69.2%)出现骨髓水肿征象,3例(11.5%)可见腱鞘炎。治疗后滑膜的REE、SSmax值及DAS-2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66±1.30vs 3.21±0.83;6.26±1.61vs4.18±1.16;4.58±1.34vs 3.80±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E-MRI显示,15例患者的灌注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但信号强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例患者为缓升型。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REE、SSmax和DAS-28(3.53±0.89vs 2.79±0.54,4.82±1.10vs 3.30±0.45,3.34±0.93vs 2.99±0.44)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手腕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确定临床分期和评估疗效,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影像依据。
- 周建立周建立陆蓬陈江津杨成胡燕
- 关键词:手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 MRI在评价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方面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高血压是一种广泛流行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全身性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高血压很少显示出利于诊断的身体局部的症状,以至于一直以来被放射学家们认为是一种"无形的"疾病。
- 吉婷婷杨成余成新
-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MRI全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