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动力学特性
  • 3篇叶盘
  • 2篇多场耦合
  • 2篇压气机
  • 2篇压气机转子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失谐叶盘
  • 2篇气轮机
  • 2篇燃气轮机
  • 2篇转子
  • 2篇模态
  • 2篇模态综合法
  • 2篇局部化
  • 1篇定常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力学特性分...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一体化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

  • 10篇杨文军
  • 10篇袁惠群
  • 5篇赵天宇
  • 3篇寇海江
  • 3篇张宏远
  • 2篇张宏远
  • 1篇李耀铮
  • 1篇吴文波
  • 1篇潘宏刚
  • 1篇李岩

传媒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体化转子系统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大规模网格问题,提出用于该类结构动力分析的预应力模态综合法.对前两级整体叶盘进行静、动频分析,给出了影响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精度的模态截断数的选取原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计算了盘片轴一体化转子系统的静、动频,给出了旋转作用对该系统模态的影响.比较整体叶盘与一体化转子的模态结果发现,引入转轴的作用使叶片振型对应的动频降低,且一体化转子振型中存在叶片、轮盘及转轴之间的耦合振型,这阐释了利用预应力模态综合法进行大规模网格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分析的重要性.
寇海江袁惠群李岩杨文军
关键词:模态综合法
轮盘质量和位置对转子临界转速灵敏度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提高火电机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汽轮机组在通流改造中级数有所变化,使转子质量和质心位置发生改变,导致转子临界转速变化,对运行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此问题,利用试验测量了不同轮盘质量和位置的转子临界转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引入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了轮盘质量和位置变化对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试验研究得出了与理论分析吻合的结论,即转子临界转速随着轮盘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轮盘偏置量的增加而增加。轮盘偏置量对临界转速的灵敏度系数在0.25~2.4之间,偏置量越大,灵敏度系数越大;质量对临界转速的灵敏度系数在-0.35^-0.001之间,质量增加比例越大,灵敏度系数越小;偏置量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远远大于质量的影响,大约是7~10倍;同一质量轮盘偏置量大于40%,对转子临界转速改变量较明显;同一偏置位置,质量增加量小于50%,对转子临界转速改变量较明显。这些结论为解决现场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的调整起到了借鉴作用。
潘宏刚袁惠群赵天宇杨文军
关键词:临界转速灵敏度
某型燃气轮机一体化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以某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叶盘转子一体化模型,通过子结构法与整体法所求静频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子结构法分析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应用子结构法,考虑离心应力的作用,求解了一体化叶盘转子系统在工作转速下的动频,并与传递矩阵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叶片对整体模态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展弦比下叶盘系统的模型,探讨了在定宽度和定长度情况下,不同叶片展弦比对系统模态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叶片对一体化叶盘转子系统离心刚化的作用,使得研究结果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叶片展弦比对系统的振动特性存在较大的影响.研究为某型燃气轮机转子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文军袁惠群寇海江李耀铮
关键词:子结构法展弦比
静叶尾迹对压气机动叶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级叶盘的三维结构及流场模型。通过对滑移网格(sliding mesh,简称SM)方法与运动坐标系(moving reference frame,简称MRF)方法在计算耗时和收敛性方面的比较,证明了运动坐标系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考虑前一级静叶尾迹的影响,求解压气机内部在不同时刻的流动特性,得到静叶尾迹对动叶流场的非定常干扰情况。经过对压气机叶顶和轮毂、动叶压力面和吸力面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分析发现:在动叶流场的前缘形成了较主流区压力和速度较低的不均匀流场,且在动叶前缘叶顶位置受到的气动载荷最为显著;动叶压力面和吸力面气动载荷的分布规律相反,从叶顶至轮毂、前缘至尾缘,压力面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大小和波动幅度逐步递减,而吸力面却与其相反,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该研究为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文军袁惠群寇海江
关键词:压气机转子非定常流场气动载荷
基于Kriging插值法的叶盘系统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
杨文军袁惠群任金朝
基于预应力模态综合法的失谐叶片减振优化
2018年
为了降低失谐导致的叶盘系统的振动局部化程度,以预应力模态综合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系统有限元缩减模型,计算了不同模态截断数下的固有频率,通过对比分析获得了在满足计算精度前提下的最小模态截断数,缩减了整体模型的自由度数.在该缩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叶片减振排布优化算法,该算法每次迭代计算时只生成叶片位置发生变化的子结构,而其他叶片的数据文件不动.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兼顾了模型精度和计算速度,能大大降低叶片振动幅值,使叶盘系统振动局部化程度明显降低.
张宏远张宏远袁惠群杨文军
关键词:失谐叶盘局部化
非线性摩擦失谐叶片排序并行退火算法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叶片模态实验获得的叶片失谐参数,基于非线性摩擦阻尼分析提出一种失谐叶盘结构的集中参数模型.综合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引入禁忌表作为搜索记忆表,提出了一种应用模拟退火进化算法附加禁忌表的叶片排序优化方法.同时结合图形处理器运算设计了基于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的并行算法并且分析其算法性能.研究表明:基于并行框架寻优可以获得4.5倍的加速,同时按照优化后方案安装,可以明显降低叶盘系统振动响应幅值与方差.
赵天宇袁惠群杨文军张宏远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禁忌表图形处理器
基于叶片贡献度的叶盘系统频率转向特性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分析频率转向对失谐叶盘系统振动的影响,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系统,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有限元缩减模型,从应变能角度分析了叶盘系统的频率转向特性,计算了失谐叶盘系统模态振动贡献度因子和局部化因子。通过不同频率转向间隙对应的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贡献度因子与局部化因子,分析了频率转向间隙和叶片贡献度因子对失谐叶盘系统局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转向对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局部化影响显著,在频率转向区域,失谐叶盘系统的振动局部化程度较高;随着频率转向间隙变化,叶片应变能对失谐叶盘系统局部化的贡献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张宏远张宏远袁惠群杨文军
关键词:失谐叶盘局部化应变能贡献度
基于Kriging模型的数据拟合及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航空发动机日益向高负荷、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趋势发展,使得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盘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对称分析法,建立了其单扇区三维流场和结构模型.考虑前一级静叶尾迹的影响,模拟了压气机内部的三维流场.基于Kriging模型实现了流场气动、温度载荷向结构场的传递,并讨论了气动、温度、离心力的耦合作用对压气机叶盘系统的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Kriging模型进行多场耦合界面载荷数据的传递可以满足多场耦合动力学的计算要求.在低压压气机中,离心力载荷对叶盘系统的变形、应力起到主要作用,气动压强、温度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但温度载荷会使得叶盘系统的最大变形增加.
杨文军袁惠群赵天宇
关键词:压气机转子KRIGING模型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
燃气轮机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
利用逐段解析的方法建立了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应用模态综合法获得了刚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和同有振型的精确解:通过与刚件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盘轴耦合作用对转子系统同有特性的影响...
袁惠群吴文波杨文军
关键词:燃气轮机转子系统轴系结构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