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性
  • 3篇血管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血管内凝血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 2篇凝血
  • 2篇抢救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症
  • 1篇滴注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1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11篇杨晓英
  • 8篇俞斌
  • 7篇岑烈
  • 6篇戴晓勇
  • 5篇陈永珍
  • 5篇华玮
  • 5篇颜伶
  • 4篇巢云
  • 4篇金同婵
  • 2篇许福祥
  • 1篇宋红转
  • 1篇俞根英
  • 1篇韦敏
  • 1篇叶宥文

传媒

  • 5篇中华今日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2005年
目的评价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EICU所有接受肝素治疗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原发病、肝素治疗的时机与用量、治疗前后出血倾向纠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预后与死亡原因等.结果12例(男:女=8:4),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64岁;8例肝素治疗前就合并出血倾向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7例(58.3%);所有患者中痊愈5例(41.7%).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治疗效果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
许福祥戴晓勇杨晓英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普通肝素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6.7%.与对照组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黏度,有利于脑梗死的恢复,减少复发。
岑烈戴晓勇俞斌颜伶陈永珍杨晓英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死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5.7%,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黏度,有利于脑梗死的恢复,减少复发。
岑烈陈永珍俞斌戴晓勇杨晓英宋红转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脑梗死中药疗效
循环血管紧张素-2升高与脓毒症病人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循环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与脓毒症病人的关系。方法:把44例收入ICU的重症病人同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2组,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他们的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并对2组的血管紧张素-1(Ang-1),血管紧张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组病人的循环血管紧张素-2浓度明显增高。而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血管紧张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脓毒症组病人的血管紧张素-2浓度水平升高,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病人病情的指标。
戴晓勇叶宥文俞斌华玮颜伶杨晓英
关键词:脓毒症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CCL11及I-FABP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CD患者进行研究(CD组),根据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期21例、轻度活动期31例、中度活动期28例和重度活动期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11、I-FABP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CL11、I-FABP水平与CDA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CL11、I-FABP水平对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CD组患者的血清CCL11、I-FABP水平分别为(51.33±7.14)pg/mL、(64.85±11.5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6±6.61)pg/mL、(31.38±10.3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轻度、中度、重度活动期CD患者血清CCL11水平分别为(31.47±7.02)pg/mL、(45.52±7.08)pg/mL、(57.83±7.12)pg/mL、(74.41±7.43)pg/mL,I-FABP水平分别为(48.13±10.79)ng/mL、(59.97±11.32)ng/mL、(70.76±11.75)ng/mL、(83.58±12.58)ng/mL,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CD患者血清CCL11、I-FAB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11、I-FABP水平均与CDAI评分呈正相关(r=0.834、0.620,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11、I-FABP水平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AUC分别为0.882、0.889,敏感性为81.82%、80.52%,特异性为85.71%、85.71%。两者联合评估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938,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3.51%、85.71%。结论CD患者血清CCL11、I-FABP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指数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较高效能。
杨晓英窦维嘉庞秀峰
关键词:克罗恩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疾病活动指数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5%,与对照组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粘度,有利于脑梗死的恢复,减少复发。
岑烈金同婵颜伶陈永珍华玮巢云俞斌杨晓英
关键词:血塞通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静脉滴注
紧急人工气道建立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
2004年
目的:研究紧急人工气道在长征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及崇明县庙镇人民医院的危重病急救患者的建立过程。方法:比较长征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及庙镇人民医院三家医院的急诊人次、气管插管人次、急诊医护人员的结构与配置、急诊抢救设备配置及急救床位数、急救流程安排、急救覆盖周边人数的差异。结果:根据杨浦区中心医院在急诊人次、气管插管人次、急诊医护人员的结构与配置、急诊抢救设备配置及急救床位数、急救流程安排、气管插管急救的成功率,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技术的应用接近长征医院;崇明县庙镇人民医院的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技术的应用刚开展,应用及技术远远落后于杨浦区中心医院。结论:紧急人工气道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急诊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对提高危重病急救的成功率有较大帮助。
巢云岑烈许福祥杨晓英金同婵陈永珍俞斌顾林珍周末珍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急诊抢救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6例病例分析
2003年
俞斌俞根英巢云杨晓英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病例漏诊骨痛
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脑利钠肽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与血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3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测定他们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并对脑利钠肽水平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利钠肽值与左心做功指数(LCWI)(r=0.67P<0.05),左心做功量(LCW)(r=-0.653P<0.05)的数值大小均负相关,而与心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速度指数(VI)、加速度指数(ACI)、收缩时间比率(STR)、预射血时间(PEP)、胸腔液体量(TFC)及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中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LCW/LCWI)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有相关性,均能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
戴晓勇岑烈颜伶杨晓英俞斌华玮
关键词:心力衰竭无创血流动力学脑利钠肽
低血糖症致偏瘫的临床特点分析
2003年
目的:分析低血压致偏瘫临床发病特点。方法:收集清华网站发表各级文献报道低血糖症致偏瘫患者共70例,对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低血糖症致偏瘫患者平均年龄:62.9岁,男女比例为1:1.3,右侧偏瘫50例,占71.4%,左侧偏瘫20例,占28.6%;合并糖尿病64例,占91.4%,恢复时间:静滴葡萄糖液-48小时。结论:低血糖症致偏瘫好发于老年糖尿病惠者,与血糖降低程度无关,右侧多于左侧,误诊率高,早期发现治疗,疗效好、恢复快,应引起急诊临床医师重视。
巢云华玮陈永珍岑烈戴晓勇杨晓英韦敏金同婵
关键词:低血糖症偏瘫并发症预后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