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斌
- 作品数:61 被引量:3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西藏西部札达盆地早更新世香孜组沉积特征和时代——对青藏高原第四系底界的约束被引量:16
- 2005年
-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填绘出了大面积分布的早更新世早期香孜组冰缘区河湖相沉积。对该河湖相沉积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环境、所含化石特征和形成时代等的研究表明,它是第四纪冰期冰缘区的最早沉积记录,也是第四纪冰期的下限。为青藏高原建立气候地层层序、第四纪冰期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 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
- 关键词:早更新世第四纪冰期西藏札达盆地
-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
- <正>札达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构造结点之中,大地构造位置十重要。前人对青藏高原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中科院青藏高原综考队、地质部高原地调队、西藏地矿局、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
- 邵兆刚朱大岗孟宪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文献传递
- 西藏札达盆地早更新世香孜组沉积特征-对青藏高原第四系底界的约束
-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的西南边陲,在地貌上属于西藏山原湖盆谷地的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札达盆地亚区.平均海拔4500 m,南侧为喜马拉雅弧形山脉,在札达县内卡美特山的最高海拔为7756 m,札达盆地出口处的最低海拔为2900 m...
- 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关键词: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岩石结构
- 文献传递
-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的“翘板式”形成机制被引量:12
- 2006年
- 西藏阿里札达地区基本构造格架是由一系列褶皱、断裂、岩浆岩带和动力变质带组成的一套北西向构造系统,起源于晚侏罗世以来印度—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和陆内会聚作用。按照板块运动时间顺序,可区分出早、晚两阶段构造组合。早阶段构造组合与板块俯冲—碰撞有关,形成缝合带—陆缘弧系统;晚阶段构造组合与陆内会聚有关,形成基底断块系统。札达盆地与高喜马拉雅断块隆起存在盆—山耦合关系,藏南谷地基底断块的翘板式运动是形成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
- 邵兆刚孟宪刚朱大岗杨朝斌马天林韩建恩余佳孟庆伟
- 关键词:札达盆地
-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沉积及其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被引量:8
- 2006年
- 综合分析了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的多种与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结果表明该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可划分为3种不同的沉积相和4个岩性段;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2.68~2.45 Ma,为冲洪积相沉积,冻融褶皱开始出现,植被以乔木为主,主要为松、藜、蒿,属山地寒温气候;(2)2.45~2.11Ma,为冲洪积相,地层中冻融褶皱多呈扭曲状,草本植物迅速上升,显示出灌木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变得凉爽干燥;(3)2.11~1.49 Ma,沉积相为冲洪积相—冰缘沉积相,以冰缘沉积相为主,冻融褶皱层开始增多,出现了喜凉的介形类化石,草本植物数量和种类达到最大,灌木也相对增加,显示气候进一步趋于干旱;(4)1.49~1.36 Ma,为冰湖沉积相,地层中普遍出现冻融褶皱,喜凉的介形类化石丰度很高,草本植物有小幅下降,但蕨类植物增加幅度较大,显示了干冷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干旱寒冷。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关键词:孢粉记录气候与环境变化
-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变迁与湖泊演化
- 2011年
- 通过孢粉组合分析,结合河湖相地层岩性特征和古地磁及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年龄测定结果,探讨了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气候变迁与札达古湖泊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札达盆地古湖泊演化可划分为早(湖泊形成期)、中(稳定发展期)、晚(湖泊消亡期)三期。早期(距今5.41~4.40 Ma),札达盆地为温凉而干旱的疏林草原植被气候,随后转变为温暖稍湿的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最后转变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这一时期古湖开始形成;中期(距今4.40~2.57 Ma),古气候进入寒温期,古植被表现为先由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向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带过渡,再由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交替出现的过程,古湖泊进入发育期;晚期(距今2.57~1.36 Ma),湖区古气候环境进入寒冷期,古植被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向低矮灌木→干冷草原的变化,古湖泊进入消亡阶段。古湖泊演化与古植被、古气候演变有很好的相关性,高原隆升控制了古气候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湖泊水量的变化。
- 韩建恩余佳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
- 关键词: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变迁湖泊演化
- 西藏札达盆地形成演化与喜马拉雅山隆升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室内综合研究,笔者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形成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①盆地初始断陷阶段;②盆地加速断陷阶段;③盆地强烈断陷阶段;④盆地断陷止息阶段;⑤盆地二次初始断陷阶段;⑥盆地二次加速断陷阶段.并以札达盆地形成演化为基础将喜马拉雅山此阶段的隆升划分为5个阶段:①慢速隆升阶段(5.4~4.4Ma);②中速隆升阶段(4.4~3.5 Ma);③快速隆升阶段(3.5~3.2Ma);④停止隆升阶段(3.2~2.7 Ma);⑤快速隆升阶段(2.7Ma).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关键词: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演化山脉隆升
- 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
- 2004年
- 朱大岗赵希涛孟宪刚吴中海邵兆刚马志邦徐祖丰杨朝斌吴珍汉王建平
- 关键词:藏北高原
-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
- 关键词:古湖泊湖泊演变青藏高原
- 西藏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与冰期的初步划分和对比被引量:3
- 2005年
- 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发育连续。特征的冰碛及冰水堆积地貌有:冰水堆积平原或冰水堆积平台、冰碛丘陵等。挤压构造遗迹有:褶皱、断裂表皮构造、压坑、压裂构造、变形砾石等。ESR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形成的最大年龄为2.33Ma。依据冰碛、冰水堆积的特征、分布和形成年代等,区域冰川发育由老到新可划分出:7次冰期、6次间冰期、1次冰缘期、1次新冰期。该区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发现最多、保存最全和发育最连续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第四纪冰川演化研究、冰期的划分和对比、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遗迹冰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