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活性
  • 8篇槲寄生
  • 6篇学成
  • 6篇酸浆苦素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抗肿瘤
  • 6篇化学成分
  • 6篇枫香槲寄生
  • 5篇色谱
  • 4篇凋亡
  • 4篇药物
  • 4篇液相色谱
  • 4篇皂苷
  • 4篇色谱法
  • 4篇石油醚
  • 4篇酸浆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38篇广东食品药品...
  • 9篇广东省药物研...
  • 4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广东化工制药...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新余高等专科...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重庆市食品药...
  • 1篇广州星业科技...

作者

  • 41篇杨燕军
  • 13篇沙聪威
  • 10篇方春生
  • 9篇聂阳
  • 7篇焦豪妍
  • 7篇陈梅果
  • 6篇沈小钟
  • 5篇赵珍东
  • 5篇曾庆钱
  • 5篇宋卉
  • 4篇何盛江
  • 4篇夏黎
  • 3篇付晓春
  • 3篇张现涛
  • 3篇丁立
  • 2篇汤庆发
  • 2篇黄姗姗
  • 2篇黄勇红
  • 2篇黄海潮
  • 2篇王如意

传媒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今日药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贝母药效活性成分的追踪检测方法及其药效活性成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伊贝母药效活性成分的追踪检测方法及其药效活性成分,属于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下步骤:1)成分的提取:提取伊贝母中的各种成分;2)多成分配合:将上述得到的各种成分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种组合物;3...
焦豪妍汤庆发张现涛付晓春杨燕军沈小钟聂阳
文献传递
酸浆苦素B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苦蘵中提取的酸浆苦素B(physalin B,Ph B)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观察法研究Ph B对2种肿瘤细胞株Hep G2和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形态的影响,并与抗癌药物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TP)作对照比较;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观察Ph B诱导Hep G2和SGC7901细胞凋亡。【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Ph B对Hep G2和SGC7901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且高浓度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HCTP,倒置相差显微镜结果也显示其显著改变了细胞形态,并能够证实MTT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API染色结果表明Ph B可促进Hep G2和SGC7901细胞凋亡。【结论】苦蘵提取物Ph B对肿瘤细胞Hep G2和SGC7901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方春生杨燕军
关键词:细胞培养
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瘤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及三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硬脂酸酯(Ⅰ)、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常春藤皂苷元(Ⅳ)、丝石竹酸(Ⅴ)、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Ⅵ)、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β-D-吡喃葡萄糖苷(Ⅶ)、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槲寄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
关键词: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
酸浆苦素B晶体及提取制备方法以及酸浆苦素B晶体在制备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酸浆苦素B晶体,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12.4996(2),b=14.35620(10),c=14.75190(10),β=99.8740(10)°,晶胞体积:2607.97(5)<...
杨燕军曾庆钱沙聪威黄勇红何盛江张晓明
文献传递
枫香槲寄生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枫香槲寄生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总黄酮含量。【方法】选用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确定枫香槲寄生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圣草酚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各因素对黄酮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溶剂量>回流时间。枫香槲寄生中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回流时间依次为2.0、1.0、0.5 h。【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杨燕军马少丹沙聪威
关键词:正交试验
枫香槲寄生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枫香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对枫香槲寄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对所获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所获2种三萜及1种甾醇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化合物1~4),分别为芜花素、β-香树脂醇乙酸酯、古柯二醇、β-谷甾醇,其中β-香树脂醇乙酸酯、古柯二醇对小鼠肉瘤腹水株(S180)、小鼠艾氏腹水瘤株(EAC)、小鼠肝癌腹水株(HeAP),B谷甾醇对S180、EAC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均小于400μg/mL。[结论]芜花素、β-香树脂醇乙酸酯、古柯二醇、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枫香槲寄生中分离得到,其中芜花素为首次从桑寄生科中获得;枫香槲寄生中的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杨燕军陈慧云林洁红李美珠许连好邱光清
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其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苦蘵的茎、叶、果粉碎,用溶剂浸泡提取,得浸泡液,除去浸泡液中的溶剂,得浸膏;2)粉碎浸膏,用石油醚或环己烷充分溶解浸膏中的可溶部分,过滤;重复...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焦豪妍沈小钟刘瑶何盛江曾庆钱黄姗姗
薯莨鞣质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表明,薯莨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鞣质是最重要有效成分之一。结合近10年来有关薯莨鞣质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薯莨鞣质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种类、药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李忠军杨燕军孟巨光
关键词:薯莨鞣质生物活性
中药竹节蓼化学成分预实验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初步探索竹节蓼全草的化学成分,为系统开发中药竹节蓼有效成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或层析对竹节蓼全草水、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预试液进行定性检识,通过实验结果初步判断竹节蓼全草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竹节蓼全草中含有氨基酸、还原糖、皂苷、有机酸、酚类、鞣质、香豆素和内酯类、甾体和三萜类、挥发油和油脂,可能含有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酚类和鞣质成分,不含生物碱以及多肽、蛋白质、多糖和苷类等大分子物质。结论初步确定了竹节蓼含有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分离鉴定该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及系统开发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方春生杨燕军宋卉王如意
关键词:预实验化学成分
酸浆苦素B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酸浆苦素是茄科酸浆属植物(如锦灯笼、苦蘵等)的主要成分,为13,14-裂环-16,24-环麦角甾烷类化合物,酸浆苦素B(PB)是该类化合物中具有较强活性的成分之一。本文从主要来源、提取与分离、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PB的药用价值,为其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赵珍东杨燕军夏黎刘卫海李绍林林劲
关键词: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