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虹

作品数:16 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学成
  • 9篇化学成分
  • 8篇石斛
  • 6篇鼓槌
  • 6篇鼓槌石斛
  • 3篇铁皮石斛
  • 3篇活性
  • 2篇多糖
  • 2篇藤黄酸
  • 2篇中药
  • 2篇化合物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化学结构
  • 1篇代用品
  • 1篇地不容
  • 1篇衍生物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用
  • 1篇液相

机构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杨虹
  • 10篇王峥涛
  • 5篇胡之璧
  • 4篇徐珞珊
  • 3篇丛晓东
  • 2篇檀爱民
  • 2篇龚燕晴
  • 2篇王顺春
  • 2篇张勉
  • 2篇毕志明
  • 1篇蒋王林
  • 1篇徐国钧
  • 1篇赵守训
  • 1篇何红平
  • 1篇侴桂新
  • 1篇郝小江
  • 1篇邓京振
  • 1篇李云森
  • 1篇项素云

传媒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国外医药(植...
  • 1篇2003年中...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脉橐吾的倍半萜类成分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研究网脉橐吾 (Ligulariadictyoneu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 ,MS ,IR ,NMR等波谱解析结构。结果 从网脉橐吾中分离鉴定了 4个倍半萜 ,分别签定为 :ligudicinA (1) ,ligudicinC (2 ) ,ligudicinD (3)和isopetasin (4)。结论  1为新化合物 ,2为新的天然产物 ,3和 4为首次从网脉橐吾中分离得到。
檀爱民何红平杨虹张勉王峥涛郝小江
关键词:菊科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
运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及NMR等方法确定铁皮石斛多糖DT2,DT3的结构。结果表明:DT2,DT3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7.4×105,5.4×105,主要含有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少量阿拉伯糖和甘露糖;其摩...
杨虹王顺春王峥涛胡之壁
关键词:铁皮石斛多糖化学结构
文献传递
鼓槌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2,4,7-三羟基-9,10-二氢菲(Ⅰ),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菲(Ⅱ),5,4’-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Ⅲ),3,4-二径基苯甲酸(Ⅳ)。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
杨虹王峥涛徐珞珊胡之璧王峥涛
关键词:鼓槌石斛化学成分光谱法
鼓槌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Ⅲ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syrinsare sinol(1),5a,8a-epidioxy.24(R)-methycholesta-6,22-dien-β-ol(2),trans-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octacosyl ester(3),defusin(4),3,4-dihydroxy-benzoicacid(5),3,4-dimethoxy-benzoic acid(6),vanillicacid(7),3,4-dim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8),3,5.dibromo-2-amino-benzaldehyde(9),heptadeca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ester(10)。结论:化合物1,2及6-10均为首次从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
龚燕晴杨虹刘赟梁爱群王峥涛徐珞珊胡之璧
关键词:鼓槌石斛石斛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藤黄中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9
1999年
为了测定中药藤黄中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本文建立了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是C18 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乙酸(6∶2∶1∶0 .3) ,流速0 .8 ml/ min ;检测器温度75 ℃,N2压力2 .1 L/ min ,进样量20 μl。结果表明藤黄酸及其衍生物响应峰面积回归方程是Y= 1 .582 X+ 16 .207 ,r =0 .9996 ,5 种商品藤黄中藤黄酸含量为22 .75 % 34 .58 % ,新藤黄酸含量为12 .75 % 21 .79 % ,其回收率分别为95 .89 % ,98 .04 % ;RSD3 .4 % 。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只需藤黄酸的回归方程即可对藤黄酸衍生物等未知成分进行初步定量。
杨虹丛晓东蒋王林刘丽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藤黄酸
江南地不容根水溶性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继前文,从民间草药江南地不容Stophaniaexcentrica根中又分离并鉴定了4个非季铵水溶性生物碱成分:(-)-N-甲基衡州乌药破[(-)-N-methylcoclaurine,Ⅰ)、(+)一街州乌药碱〔(+)-coclaurine,]Cephamorphinanine(Ⅲ)和Sinococuline(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中分得,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章光文邓京振赵守训杨虹
关键词:水溶性生物碱
藤黄的活性成分及其质量分析
藤黄又名海藤、玉黄、月黄、腊黄等,藤黄一名始见于唐《海药本草》,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等功效,近年来发现藤黄具有抗癌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一Xanthones类化合物--藤黄酸.进一步研究表明藤黄中其他Xanthones...
杨虹
关键词:活性成分藤黄酸
半夏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1
2007年
目的研究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LH-20凝胶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丁二酸(2),正十六碳酸-1-甘油酯(3),soyacerebrosideI(4),octadeca-9,12-dienoicacidethylester(5),monogalactosyldiacyglycerol(6),soyacerebrosideII(7),3-O-(6′-O-棕榈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豆甾-5-烯(8),对二羟基苯酚(9),1,6:3,4-dianhydro-β-D-allosep(10),1,6:2,3-dianhydro-β-D-allosep(11),5-羟甲基糠醛(12),邻二羟基苯酚(13)及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1,3,5,6,811,13均为首次从半夏中分离得到。
杨虹侴桂新王峥涛胡之璧
关键词:半夏化学成分
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被引量:9
1999年
概述了自1985年以来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列出了1985年来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并鉴定的(口山)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名称及来源。
杨虹丛晓东
关键词:藤黄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植物药药理活性
鼓槌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6
2001年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 ,为阐明其活性成分 ,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 ,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分别为 :erianin( ) ,chrysotobibenzy( ) ,chrysotoxene( ) ,confusarin( ) ,erianthridin( ) ,dendroflorin( ) ,chrysotoxone( ) ,dengibsin( )和β- sitosterol( ) ,daucosterol( )。结论 化合物 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
杨虹龚燕晴王峥涛徐珞珊胡之璧徐国钧
关键词:中药鼓槌石斛芴酮化学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