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
- 作品数:43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创伤患者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功能(英文)
- 2005年
- 背景创伤可以引发机体高凝血状态,并可导致显微外科手术失败。目的观察创伤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变化,探索预测创伤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有效辅助手段。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对象创伤组受检病例为2001-05/2002-0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住院的创伤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8~65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21~68岁。所有受检者均无凝血障碍病史,无全身性与凝血相关疾病。方法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采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系统进行测定。在蕲蛇毒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并发生聚合反应,伴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发生的浊度变化,用光度仪在340nm连续进行监测,并将电信号输入微机进行分析。创伤组分别于患者创伤后入院时和入院后经过临床清创、手术、缝合、补液及应用抗生素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功能的综合参数)。②最大吸光度(反映标本中凝固性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量)。③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的聚合功能)。结果全体受检者均完成相应检测并纳入数据统计中。①创伤组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创伤组0.87±0.31,(5.81±3.22)g/L,4.61±0.97;正常对照组0.61±0.15,(3.36±1.02)g/L,3.93±0.68,P<0.01]。②治疗3d后,尽管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3.93±0.68,(4.21±1.93)g/L],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无改变(4.68±1.19
- 杨锐魏文宁杨焰
- 关键词:创伤学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同法分别测定39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DIC患儿的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IC发生时死亡组AT:A阳性率达100%。结论各凝血指标特别是AT:A快速定量检测对DI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 杨锐魏文宁杨焰张志泉宋善俊
-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儿童凝血抗凝血酶活性
- 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因良性病变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16年8月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4 239位女性的细胞学筛查结果,比较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1 118例)和未行此术者(23 121例)中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异常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s)者约6.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约0.5%,而在未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ASCs及LSIL者分别约14.7%、1.9%,两组中ASCs及LSIL的风险比(95%CI)分别为0.4(0.3~0.6)、0.2(0.1~0.6),子宫切除组细胞学结果的异常与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LCT结果中,ASCs及LSIL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未行此术者。术后进行常规LCT筛查临床意义不大。
- 沈艳李慧卉杨锐夏静
-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IL-10对IL-6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 2005年
- 为了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抗炎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发病机制的作用,用一期凝固法、ELISA和细胞发色底物分析检测不同浓度的人重组IL10(rhIL10)作用下,人重组IL6(rhIL6)诱导PBMNC的促凝活性(procoagulantactivity,PCA)、TF表达及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rhIL6培养PBMNC的PCA、TF表达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rhIL10作用PBMNC后,可对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起不同的抑制作用;在500ng/LrhIL10的作用下,rhIL6诱导的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0对PBMNC的TF表达和活性抑制可能是ACS重要保护机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 洪梅魏文宁杨锐杨焰宋善俊
- 关键词:IL-10IL-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血液循环中白细胞组织因子活性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辅助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白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动态监测法测定脂多糖(LPS)刺激后单个核白细胞(MLC)的TF-PCA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F抗原的表达,以鉴定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凝血动力学指标变化与细胞数、LPS浓度、反应时间等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TF-PCA在内源性乏凝血因子Ⅷ、Ⅸ血浆凝固中显示明显的促凝活性,而外源性乏凝血因子Ⅶ、Ⅹ则未显示TF-PCA;TF-PCA与凝血动力学的凝固延迟时间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呈良好的负、正相关(r=-0.986、r=0.928);LPS对MLC刺激上调TF表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由此印证了本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论:凝血动力学检测能较简单、快捷的检测MLC的TF-PCA,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有应用价值。
- 魏文宁方峻杨焰杨锐熊丽丽
- 关键词:细胞组织因子血液循环凝血因子VII跨膜糖蛋白活化因子
- 超声影像技术与FibroTouch在体检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脂肪肝人群中Fibro Touch检测结果与肝脏B超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获取762例进行Fibro Touch检查的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血管B超、肝脏B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肪衰减参数(fat attenuation parameter,FAP)及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等资料,分析受检者以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MI≥24 kg/m^2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24 kg/m^2的受检者; TC≥1. 7 mmol/L的受检者FAP和LSM显著高于TC <1. 7 mmol/L的受检者; TG≥5. 2 mmol/L的受检者FAP高于TG <5. 2 mmol/L的受检者;轻度以上脂肪肝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轻度脂肪肝的受检者;年龄≥40岁的受检者FAP和LSM均高于年龄<40岁者;随着年龄的增长,FAP及LSM的数值在升高,颈部血管斑块阳性率也在升高; FAP和LSM均与肝脏B超结论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BMI、TG和肝脏B超是Fibro Touch检查的敏感指标,Fibro Touch作为肝纤维化及脂肪含量的无创量化检查,以上四个与之相关性很高的敏感指标结果的异常,可提示体检者做肝脏硬度及脂肪含量的进一步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FAP及LSM升高的受检者,应注意颈动脉硬化的风险;肝脏B超结论与FAP和LSM数值均呈高度正相关,Fibro Touch对于肝脏检查的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 徐信孙亚玲朱丽琴杨玲杨锐
- 关键词:超声影像技术脂肪肝
- 突发性聋发病机理与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通过检测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及分子功能 ,探讨血液高凝状态在突发性聋发病机理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微机扫描检测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获得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分子功能参数。结果 :突聋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分子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 ,有 75 .9%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值 ,治愈组、治疗好转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质量有明显差异 (FMPV ,P <0 .0 5 ;Fbg :P <0 .0 1)。结论 :部分突聋患者有明显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及分子功能增强 ,提示存在易发血栓形成因素 ,疾病预后可能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功能改变程度有关 ,在抗栓治疗中应警惕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 魏文宁杨锐杨焰洪梅孔维佳师洪
- 关键词:突发性聋发病机理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降纤酶
- 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5年
- 实验以川芎嗪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理.结果表明:川芎嗪对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生成及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川芎嗪对纤溶酶原无直接激活作用,但能加速或增加尿激酶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或者增强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因而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是其活血化瘀机制的重要因素.
- 杨锐魏文宁沈迪王爱莲刘仲萍杨焰
- 关键词:川芎嗪凝血酶类尿激酶类纤维蛋白溶解酶
- 离线校正图像引导在腹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分析
- 魏黎黎朱斌杨锐付文胜黎国全刘鹏彭振军
- 急性白血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被引量:1
- 2002年
-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纤维蛋白原 (Fbg)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用蕲蛇酶水解 Fbg,动态观测 96例健康人和 89例 AL 患者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结果显示 :AL 组的 Fbg含量和 Fbg分子功能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 (FMPV)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较 APL 不伴 DIC组的 FMPV、Fbg明显减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提示 :Fbg功能的检测对 AL,尤其是 APL 伴
- 杨焰魏文宁杨锐宋善俊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