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宏
- 作品数:25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肝衰竭大鼠脑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脑水肿常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和预后决定因素。ALF脑水肿是以星形胶质细胞肿胀为特征性的细胞性水肿。水通道蛋白-4(AQP-4)特异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膜,感受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变化,调节水的跨细胞膜流动是细胞肿胀的分子基础。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较敏感,能发现活体组织中水分布变化。通过建立大鼠ALF模型检测MR信号、血氨水平和AQP-4表达,探讨AQP-4在ALF脑水肿中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 杨晋辉宋正己廖承德尤丽英胥莹杨婧杨黎宏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脑水肿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
- gp210抗体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临床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主要根据黄疸、瘙痒等症状,结合高碱性磷酸酶(ALP)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确立诊断。但PBC的发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或患者有症状而抗AMA—M2阴性,为PBC诊断带来困难。有研究结果显示,抗核包膜蛋白gp210自身抗体是PBC的高度特异性抗体,其特异性达到96%,极少出现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患者。
- 杨婧杨晋辉尤丽英徐智媛杨黎宏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布加综合征3例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其并发症多见,临床上报道的病例多为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合并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报道,本文报道了3例PBC合并BCS的病例,并复习了PBC和BC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相关文献.
- 苏兰杨晋辉杨黎宏唐映梅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布加综合征并发症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活检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和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分期的对比研究,筛选出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为临床提供无创性、患者易于接受、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方法:2011-03/2012-02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符合条件的76例,全部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在活检前1-2d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和血清学指标的检查,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学分期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评估各指标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结果: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LF值和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指标的值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通过对所研究指标之间进行两两的相关性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05).按照所研究指标S2期的中值,把数据分为2组与肝纤维化S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LF≤3.1时,肝纤维化S1期为主,LF>3.1时,肝纤维化以S2、3、4为主,与病理结果相吻合.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LF>0.9,透明质酸酶(hyaluronic acid,HA)与Ⅲ型前胶原(typeⅢprocollagen,PCⅢ)介于0.7-0.9,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Ⅳ)、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介于0.5-0.7.结论:(1)RTE指数LF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且LF≤3.1时主要以S1期为主,>3.1时以S2、3、4为主;(2)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均有相关性;(3)对肝纤维化的诊断LF的准确性较高;HA、PCⅢ的准确性中等;而LN、CIV、PDGF、TGFβ1的准确性较低;(4)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相吻合,在临床中可以用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避免或减少肝组织活检,而且更适合于随访病情.
- 尤丽英梁艳平杨婧杨黎宏孙琰冯磊虞青杨娜杨晋辉
- 关键词:弹性成像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肝组织活检
- 31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开展TIP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31例接受TIPS治疗并严格随访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抗凝药物服用情况和血栓形成、溶解情况等。结果在所有行TIPS患者的诊断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酒精性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明原因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布加综合征、慢性乙型并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45.16%、16.13%、12.90%、12.90%、6.45%、3.22%、3.22%;术后6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9.68%;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平均Child-Puhg评分分别为(8.35±2.52)、(8.32±1.76)、(9.29±2.55)、(8.10±1.85)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肝功能Child-Puhg评分高于术后1周、术后6个月(P<0.05);手术并发症腹腔出血、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22%、22.58%、12.90%;术后未服用抗凝药物、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服用华法林的比例分别为9.68%、38.71%、41.94%、9.68%;术后门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血栓增多)率为12.90%,血栓溶解率为100%。结论在我国,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是TIPS的主要来源,而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TIPS对肝功能Child-Puhg评分无明显影响;肝性脑病、支架狭窄仍然为TIPS术后主要并发症;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可以溶解门静脉血栓和防止血栓形成。
- 苏兰杨黎宏杨晋辉唐映梅
- 关键词:CHILD-PUGH评分术后并发症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 2007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肝功能酶谱的不同程度升高,血清IgG和IgM升高,4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2,AMA-2)阳性,其中3例抗核抗体(antinuelear antibod-y,ANA)阳性,1例核心蛋白gp210抗体(gp210)阳性。10例肝穿刺活检示均有小胆管损害,肝细胞炎症活动度从中度到重度,纤维化程度从S2到S4。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女性多见,在临床及病理组织学上兼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双重特点,临床工作中需结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情况及时作出准确诊断。
- 杨晋辉尤丽英尧颖陈学平徐智媛杨婧杨黎宏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重叠综合征
- 肝硬化大鼠脑水通道蛋白-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与脑水肿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脑组织中AQP4和GFAP的表达并探讨其和脑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硫代乙酰胺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脑MRDWI扫描,测定DWI、ADC值;检测动脉血氨水平;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水平:观察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形态、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对照组MRIDWI扫描在感兴趣区域信号无差异(P>0.05);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间动脉血氨水平无差异(P>0.05);肝硬化组大鼠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增高(P<0.05)。病理观察发现血管周围间隙增加,电镜下见轻微脑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血脑屏障无改变。结论肝硬化大鼠脑组织中AQP4、GFAP表达上调并伴有隐性的细胞水肿,GFAP表达增加和正常的血氨水平可能减轻AQP4对脑水肿发生的影响。
- 宋正己杨晋辉廖承德尤丽英胥莹杨婧杨黎宏
- 关键词:肝硬化水通道蛋白-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脑水肿
- 人工肝治疗后感染的防治被引量:5
- 2020年
-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人工肝治疗后常合并继发性感染。而感染是肝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预后不佳。如何防治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发生感染,是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 杨黎宏杨晋辉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轻微型肝性脑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3T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肝硬化M H E患者、30例非M H E肝硬化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3 0例正常对照组左侧顶叶采用单体素氢质子波谱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序列(point-resolved echo spin spectroscopy,PRESS)进行MRS扫描,分别计算胆碱(choline,Cho)、肌醇(myo inositol,m Ins)、谷氨酰胺复合物(glutamine Glx)、肌酸(creatine,Cr)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的峰下面积,并计算出与Cr比值:Cho/Cr、m Ins/Cr、Glx Cr、NAA/Cr进行3组间参数比较,并分析肝硬化患者顶叶MRS各参数与血氨值是否有相关性.结果:(1)3组间顶叶1H-MRS参数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Cho/Cr及m Ins/Cr降低(P<0.05),Glx/Cr增高(P<0.01),NAA/Cr无变化;MHE组与非MHE肝硬化组比较,MHE组m Ins/Cr降低(P<0.05);(2)肝硬化患者顶叶MRS各参数与血氨值无相关性.结论:MRS对于MHE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与静脉血氨值无相关性.
- 杨婧杨黎宏赵新湘蒲艳杨晋辉
- 关键词:轻微型肝性脑病磁共振波谱成像
- 腹水浓缩回输联合腔内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腹水浓缩回输联合腔内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腹盆腔肿瘤并恶性腹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内化疗和生物调节治疗(免疫化疗)为A组,采用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内化疗为B组,治疗性放腹水联合腔内化疗为C组。经B超或CT生化检查检查判断腹水改善情况,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时A组近期临床有效率(RR)82.5%,疾病控制率(DCR)88.9%。B组(RR)50.8%,(DCR)70.5%。C组(RR)33.9%,(DCR)56.4%。腹水自体回输可增加血清蛋白的含量,提高胶体渗透压,联合腔内免疫化疗能有效控制腹水,改善一般状况,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联合腔内免疫化疗对恶性腹水近期控制有一定疗效,安全可靠,简便易接受的特点,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手段。
- 胥莹秦继勇焦健刘桂兰杨黎宏程宇杨晋辉
- 关键词:恶性腹水免疫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