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鉴
- 作品数:28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返流性肾病患儿淋巴细胞体外活化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返流性肾病患儿淋巴细胞体外活化观察纪泽泉柳文鉴曾耀英荪红返流性肾病(RN)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与免疫损害有关。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从RN外周血淋巴细胞体作者单位:51026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纪泽泉);暨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柳文鉴),组织移植与免...
- 纪泽泉柳文鉴曾耀英曾耀英
- 关键词:肾疾病返流性淋巴细胞体外活化
- Tamm-Horsfall蛋白与膀胱输尿管返流致肾损害的关系研究
- 1996年
- 观察膀胱输尿管返流(VUR)患儿Tamm-Horsfal蛋白(THP)、血抗THP抗体变化及致肾损害关系。方法对20例确诊VUR患儿检测24小时尿THP排量及血THP含量。结果重度返流13例均明显降低,轻度返流7例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尿THP排量与尿β2-m排量呈负相关。结论重度返流存在返流性肾损害,致肾小管THP分泌与合成功能障碍。血抗THP抗体未见升高,VUR免疫性肾损害机制有待进一步证明。
- 杨方柳文鉴
- 关键词:肾损伤儿童
- 膀胱输尿管返流66例分析及12年远期随访观察
- 柳文鉴
- 关键词:磺胺甲基异恶唑X线摄影(诊断)输尿管膀胱泌尿道感染瘢疤
- 200例新生儿尿液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1990年
- 目前国内有关新生儿尿液成份分析的报道较少见,国外有关这方面资料报道亦较少。些肾脏病学家们认为:胎儿时期在其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如:感染、药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可造成肾脏不同程度的病损和改变细胞内核蛋白,导致肾损害或发生先天性肾畸形。因此在胎儿出生后的尿液中可检出阳性蛋白尿、血尿或白细胞尿。
- 刘佩玲柳文鉴黄利基
- 关键词:新生儿尿液检查肾脏病变
- 反流性肾病患儿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探讨细胞免疫在反返流性肾病 (R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 (FCM ) ,应用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法 ,利用单克隆抗体测定 12例R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表面膜抗原 ,从而分析RN患者T淋巴亚群及其活化情况。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与正常组相仿 ,CD+8增高 ,CD+4 CD+8比值低于正常 (P <0 .0 1) ;T细胞CD+2 5 表达高于正常 ,T细胞亚群活化表达CD+3CD+2 5 、CD+4 CD+2 5 、CD+8CD+2 5 分别较正常组高 (P <0 .0 1) ;活性化抗原CD+ 6 9,CD+ 71 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CD+ 4 CD+ 8比值与CD+ 8、CD+ 2 5 、CD+ 3、CD+ 2 5 均存在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T细胞异常活化在R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 纪泽泉柳文鉴殷光真黄翠雯
- 关键词:反流性肾病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活化
- 新生儿窒息与肾损害的研究
- 1992年
- 围产期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继发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肾脏病学家已注意到窒息对新生儿肾脏的损害甚至可并发急性肾衰。本文报告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后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随访结果。对象及方法一、对象:1.新生儿窒息组:本组病例为1990年6月至1991年6月在我院出生有窒息的新生儿共25例,其中轻度窒息组9例(指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重度窒息组16例(指生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者)。
- 刘佩玲柳文鉴曹辉周宇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肾损害围产期窒息重度窒息健康新生儿肾小球滤过
- 全文增补中
- 返流性肾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表达被引量:1
- 1999年
- 纪泽泉柳文鉴
- 关键词:肾疾病返流性肾病T细胞亚群活化
- 小儿胡桃夹现象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初探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与肾小球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6例经彩色B超确诊为胡桃夹现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6例存在胡桃夹现象患儿中8例不伴肾小球疾病,其中单纯性血尿7例,直立性蛋白尿1例;8例伴肾小球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例,迁延性肾炎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2)不伴肾小球疾病组及伴肾小球疾病组的患儿左肾静脉受压后扩张部与狭窄部静脉内径之比分别为4 64±1 15、4 03±1 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小儿胡桃夹现象可与肾小球疾病并存,是否与某一特定的遗传因素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因此对持续或反复血尿、蛋白尿,包括已确诊肾小球疾病患儿,建议做腹部彩色B超检查,注意是否存在胡桃夹现象。
- 杨方柳文鉴何国玲郭志强黄君
- 关键词:胡桃夹现象肾静脉肾小球疾病
- 扫描电镜检查尿液红细胞形态及尿蛋白测定对小儿泌尿道疾病诊断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 1992年
- 近年来认为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异对判断泌尿道出血部位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国外在80年代陆续介绍应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国内亦曾用光镜(油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变异,同样取得满意结果。我们对115例泌尿系统疾病小儿尿液用扫描电镜检查,不但从立体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异,还能显示红细胞成分的微细结构变化,从而为鉴别血尿来源提供诊断依据;与此同时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β_2M、Alb,和IgG的含量,判断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程度,对早期诊断泌尿道疾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 刘佩玲柳文鉴周宇刘惠敏郭祖文卓海江黄又真王冰彦
- 关键词: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 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尿细胞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4年
- 对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尿脱落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度返流组有88.2%患儿尿中可见多数肾小管上皮细胞,伴肾瘢痕、肾功能异常;泌尿道畸形者可见尿中上皮细胞破裂、坏死脱落与红细胞多数严重变形。轻度返流组则未见上泌尿道脱落细胞。无返流组与对照组的尿细胞成分极少。提示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尿细胞成分变化可反映返流的严重程度与肾内返流的存在,肾实质损伤导致返流性肾病的形成。
- 柳文鉴刘佩玲何国玲刘慧敏郭祖文卓海江
- 关键词:膀胱输尿管返流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