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江威 作品数:69 被引量:26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武汉市卫生局临床重点学科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急性肾损伤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62例AKI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AKI患儿中男43例,女19例;城市6例,农村56例;平均年龄4.4岁。肾前性14例(22.6%),肾性30例(48.4%),肾后性18例(29.0%);病因在各年龄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新生儿期为肾前性因素,婴儿期主要为肾后性因素,其余年龄段主要为肾性因素。62例中治愈26例(41.9%),好转21例(33.9%),无效放弃14例(22.6%),死亡1例(1.6%)。少尿、血尿、蛋白尿、GRF等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天数、是否出现少尿或血尿、血红蛋白、AKl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儿童AKI的病因多样化,其预后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因及治疗时机有关;早期诊断有助于AKI的治疗,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需要重视儿童AKI的诊治。 丁娟娟 吴燕祥 栾江威 李弢 王筱雯关键词:肾损伤 急性 儿童 Bartter与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1年 Bartter综合征是一组以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肾性失盐、血肾素、醛固酮增高和血压正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因1962年Bartter等首先报道本征因此而得名。1966年Gitelman等又报道3例临床特征和Bartter综合征相似,但同时伴有低镁血症和低尿钙的病例,因而命名为Gitelman综合征。 栾江威 吴燕祥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 BARTTER综合征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代谢性碱中毒 血压正常 石骨症3例 1988年 本病为德国放射科医师Albers-Schonberg于1904年首先报告,故又称Albers-Schonberg氏病。1921年Schulze称本症为大理石骨病(marble bone disease)。1926年有人又称本病为周身骨硬化症、石骨症和粉笔样骨等,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障碍性疾病。本文就3例综合报告如下: 熊嗣玉 栾江威 刘进 孔松 程志刚 金永言关键词:石骨症 白细胞 骨硬化 白血球 骨质密度 四肢骨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丁娟娟 栾江威 李弢 王筱雯 易红 戚畅血液净化成功抢救儿童百草枯中毒一例 被引量:2 2010年 患儿 男,12岁。误服百草枯约5—10ml,随即频繁呕吐绿色胃内容物。误服后2h在当地卫生所洗胃催吐,误服后6h转我院。入院体检:T37℃体重37kg,BP120/70mm Hg(1mmHg=0.133kPa),R28次/min,精神欠佳,神志清楚,面色潮红。舌体中部可见钱币大小充血。 李弢 栾江威 王旭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血液净化 儿童 频繁呕吐 入院体检 误服 NPHS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NPHS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由NPHS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女性患儿,均于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否认肾脏疾病家族史。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均存在NPH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1c. 2629_c. 2630 delAAinsT(exon 19)来自父亲,c. 1315+1 (IVS 10)G>A来自母亲,均未见文献报道。例2 c. 2205(exon 16)_c.2206insTGGAC(exon16)来自母亲,未见报道;c.3478C>T(exon27)来自父亲,已有文献报道。根据ACMG评分,c.1315+1(IVS10)G>A、c.2205(exon16)_c.2206insTGGAC(exon16)、c.3478C>T(exon27)均为致病性,c.2629_c.2630delAAinsT(exon19)为可能致病。结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考虑行NPHS1基因检测。 廖盼丽 栾江威 祝高红 戚畅 王筱雯关键词: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我国行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特点,为制定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共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单位共18家医院为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参与制定《重症过敏性紫癜登记表》,对其近3年住院的588例行血液灌流的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上除皮疹外,以腹痛、消化道出血或关节肿痛为主,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肉眼血尿、高血压和意识障碍。除少数患儿外,大部分患儿行2~3次血液灌流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肌酐较灌流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灌流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以低血压为主。97.96%的患儿以治愈作为出院结局。结论对于重症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可伴有消化道出血、血尿蛋白尿、关节痛,或严重病例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血液灌流。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 董扬 徐达良 朱颖 雷晔飞 曲强 冯仕品 谢敏 刘喜 王墨 万俊丽 焦佳 石咏琪 杨琴 高岩 李颖杰 许自川 李宇红 蒋新辉 邵晓珊 陶仲宾 李宇宁 闫小莉 夏正坤 何旭 史聿 赵非 王文琰 刘雪梅 张洪霞 潘艳艳 赵丽君 仇三玲 陈朝英 耿海云 栾江威 祝高红 威畅 赵丽萍 诸澎伟 包瑛 黄惠梅 张晨美 朱履昌 赵成广 杨星光 吴玉斌 党西强 李晓燕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血液灌流 儿童 黄芪总黄酮通过调控miR-378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与miR-378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黄芪总黄酮(0、50、100、150 mmol/L)与HG(25 mmol/L)共处理的HK-2细胞的增殖;将miR-NC+HG组(转染miRNC)、miR-378+HG组(转染miR-378 mimics)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25 mmol/L HG处理的HK-2细胞;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6、TNF-α、IgA、IgM、IgG含量;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78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各个浓度的TFA处理的HK-2细胞的增殖率均显著升高,IL-6、TNF-α、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IgG、miR-378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miR-378可使HK-2细胞的增殖率均显著升高,IL-6、TNF-α、IgA、IgM含量显著降低,IgG含量显著升高。结论黄芪总黄酮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炎症水平,其机制与直接上调miR-378有关,将可为黄芪总黄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祝高红 王筱雯 戚畅 栾江威关键词:黄芪总黄酮 糖尿病肾病 炎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相关性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时间从该数据库建立至2011-03-01。收集有关HSP/HSPN ACE I/D多态性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CI表示,对病例组、对照组I/D进行分析。各组中研究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P≥0.1)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否则采用随机模式分析。结果纳入针对HSP及HSPN研究的文献各5篇,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D等位基因与HSP易感性相关(OR=1.23,95%CI:1.04~1.46,P=0.001),并且与HSPN也存在相关(OR=1.49,95%CI:1.01~2.19,P<0.001)。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HSP/HSPN发病关系密切。 赵培伟 李瑛 何学莲 丁艳 康世秀 栾江威 吴燕祥 尹薇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META分析 两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评价两种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 :将 37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初治患儿 ,随机分为冲击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接受含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皮质激素中长程治疗和泼尼松口服中长程标准治疗。结果 :冲击治疗组的近期缓解率、复发 (反复 )率、尿蛋白阴转及血生化恢复时间均达到或优于对照组 ,冲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含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皮质激素中长程方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初治病例有较大价值。 吴燕祥 熊嗣玉 杨杏鲜 栾江威关键词: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肾病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