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会勇
- 作品数:64 被引量:3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地理分区数据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地理分区数据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包括:基于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得到多光谱波段地表反射率数据;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得到植被和非植被分类数据;对所述分类数据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样本;利用所述植被...
- 桑会勇翟亮刘佳乔庆华侯伟张英
- 一种区域自然生态地理国情质量综合测度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区域自然生态地理国情质量综合测度方法,包括:采用标准格网划分评价区域,将格网作单元作为基本单元,与所收集的空间数据做空间相交分析;在单位格网上计算压力源的空间分布密度,在此基础上对压力密度进行归一化,生成压...
- 侯伟翟亮乔庆华桑会勇冯志贤刘佳张英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构建及湿地监测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RSEI在湿地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不足,基于2014年和2020年夏季Landsat 8影像,结合遥感指数TVDI、NDVI、CMI、FAI和NDSI,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WRSEI),较好地监测了湿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基于白洋淀实验区监测结果表明:WRSEI对水体和水生植被更敏感,可更好地反映白洋淀地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变化。从空间分析,西南与东北部生态环境状况降低,西南部为水面转化为水生植被,东北部水面转化为浮水植被和种植土地;从时间分析,2014—2020年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改善了40.18km^(2),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 蒋明明刘佳侯伟桑会勇翟亮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白洋淀湿地
- 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的内容与研发被引量:7
- 2017年
- 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领衔的团队自2009-2014年研发的数据集。该数据集是全球30 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集(2010)的一部分,是反映人类居住、工矿、商业、交通等用地类型和人类生活场所、操作空间和工程的载体的数据集。人造地表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和经济状况。本文论及的数据集依托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包括9,907景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5、ETM+多光谱影像数据和2,640景环境减灾卫星(HJ-1)多光谱影像数据。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基础上的土地覆盖分类信息提取过程中,人造地表覆盖类型的识别和信息提取是最复杂的。其主要原因是人造地表覆盖多以复合像元、镶嵌交错、零碎分散等方式布局。全球30 m分辨率人造地表覆盖数据集(2010)的研发是根据人造地表覆盖在卫星遥感影像上反映的光谱、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利用现有的分类技术,将像元分类器、对象分割和知识化判别有机结合,采取了基于"像元-对象-知识"的POK(Pixel-Object-Knowledge)分类方法完成。该数据经过部分地区的抽样检验,全部数据8 GB。为了便于用户获取和网络共享,数据集采用分幅方式组织数据文件。分幅规则为在南北纬60°区域内按照5°(纬度)×6°(经度)分幅,计674个数据文件组;在北纬60°至80°区域内,按照5°(纬度)×12°(经度)进行分幅(南极大陆没有包括在内),计76个数据文件组。按奇数6°带的中央经线进行投影。全球数据总计分成750幅,即组成750个数据文件组,每个数据文件组包含了4个数据文件,它们分别是:(1)实体数据文件(Geo TIFF栅格数据格式);(2)坐标信息文件(TIFF WORD格式);(3)分类基础影像接图表文件,记录分类所用的主要影像每景范围及获取时间的矢量图层文件(Shapefile格式);(4)元
- 陈军廖安平陈利军张宏伟何超英彭舒武昊张委伟李然郑新燕梅洋陆苗鲁楠康睿邢华侨刘丽芬韩刚韩刚杨爱玲孙丽梅宋昊陈卫平周晓敏陈卫平周晓敏霍健蒋红兵霍健张艳翟亮桑会勇
- 一种广域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广域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广域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类影像集;根据时相特征将待分类影像集分成若干组,每组影像具有相同的波谱特征;分别对同一组影像进行统一采样以获取样本数据,及...
- 翟亮张晓贺桑会勇李奇伟杨刚王晓军邱程锦贾毅
- 面向地理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分类技术与试验被引量:12
- 2014年
-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是获取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面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针对普查中广泛使用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了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在分类中首先通过影像分割技术获取分割结果,然后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的GLC树作为分类器对上述分割结果进行了分类。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WorldView-2影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面GLC树分类器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 翟亮张晓贺桑会勇王晓军贾毅
- 特征贡献度与PCA结合的遥感影像分类特征选择优化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特征选择是保证分类精度和提高分类速度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高分影像特征过多造成维度灾难、无法取舍有效特征导致低分类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贡献度与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的特征选择优化方法,定量分析并提取影像特征。本文首先利用特征贡献度进行特征选择,提取有效特征;然后进行PCA变换消除特征间相互影响,降低维度,将提取的143个影像分类特征经选择与变换至20个主成分特征,最终优化的特征在神经网络(ANN)、K最近邻法(KNN)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分类实验结果中的总精度分别提高了10.56%、7.78%和6.11%,实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说明优化的特征选择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特征维度,减少了后端分类计算量,同时有效提高了分类精度。
- 孙俊娇王萍张英冯志贤桑会勇
- 关键词:贡献度主成分分析遥感影像分类
- 基于小波理论的SAR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 该文在对SAR图像数据的信息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利用小波理论分析近年来比较流行嵌入式压缩编码方法,来研究适用于SAR图像的压缩方法,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考虑到SAR图像的动态范围比较大,而且SAR图像斑点噪声...
- 桑会勇
- 关键词:SAR图像数据信息特征
- 文献传递
-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热岛效应监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从遥感的角度,分析了徐州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地表覆盖的变化和徐州1990-2010年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的变化,并重点研究了热岛效应与地表覆盖类型的关系,为徐州市转型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辅助决策。研究表明:徐州市热岛效应明显,城郊平均温度差异2.334℃,且1990-2007年热岛效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2010年有所缓解;不同地表覆盖其地表温度差异明显,建筑区温度最高,耕地次之,林地和水域温度较低。因此增加城市绿化、保持水域、适当控制建筑面积有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 邱程锦翟亮桑会勇张晓贺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热岛效应温度反演地表覆盖
- 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收支三维核算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收支三维核算方法,包括:S1,构建碳排放量和固碳量的核算类型和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的关系模型;S2,构建三维碳固碳量核算模型,核算地上、地表和地下的三维固碳量;S3,结合排放因子法核算碳排放量...
- 桑会勇翟亮封雅静侯伟乔庆华张英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