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剑雄

作品数:155 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4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冶金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75篇不锈
  • 74篇不锈钢
  • 29篇马氏体
  • 27篇力学性能
  • 27篇力学性
  • 23篇时效
  • 20篇高强度不锈钢
  • 20篇奥氏体
  • 14篇马氏体时效
  • 14篇合金
  • 13篇真空
  • 12篇真空感应
  • 12篇析出相
  • 12篇钢组织
  • 12篇高强
  • 11篇不锈钢组织
  • 10篇韧性
  • 10篇热变形
  • 10篇马氏体不锈钢
  • 10篇高强不锈钢

机构

  • 150篇钢铁研究总院
  • 31篇昆明理工大学
  • 8篇上海电气上重...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5篇广东中烟工业...
  • 5篇钢股份有限公...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作者

  • 155篇梁剑雄
  • 82篇刘振宝
  • 67篇杨志勇
  • 62篇王长军
  • 58篇孙永庆
  • 32篇李文辉
  • 32篇胡家齐
  • 15篇徐海峰
  • 15篇曹文全
  • 14篇王存宇
  • 14篇俞峰
  • 13篇王春旭
  • 12篇韩顺
  • 12篇苏杰
  • 12篇厉勇
  • 12篇王辉
  • 9篇翁宇庆
  • 9篇宁静
  • 8篇王晓辉
  • 8篇宋为顺

传媒

  • 26篇金属热处理
  • 16篇钢铁
  • 9篇钢铁研究学报
  • 6篇特殊钢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中国冶金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金属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铸造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连铸
  • 1篇热处理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9篇2022
  • 14篇2021
  • 11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ASPEX夹杂物分析、拉压疲劳试验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并结合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了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中夹杂物的粒径分布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的大小。结果表明,VIM+VAR工艺冶炼的1号试验钢总氧质量分数较低,夹杂物尺寸较小且质量分数较低,1号试验钢的疲劳强度比单真空工艺冶炼的2号试验钢高30 MPa,通过疲劳断口SEM观察,1号试验钢在表面基体起裂,2号试验钢的裂纹源是次表面的Al2O3夹杂物;相同条件下,1号试验钢裂纹扩展速率大于2号试验钢。
管真孙永庆李莉田帅刘振宝梁剑雄
关键词:裂纹扩展速率
高碳轴承钢心部强韧化和表面超硬化的复合热处理方法
一种高碳轴承钢心部强韧化和表面超硬化的复合热处理方法,属于轴承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工艺包括:高碳轴承钢GCr15的球化热处理工艺、调质热处理工艺、表面感应热处理工艺以及最终回火热处理工艺。优点在于,通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心...
曹文全徐海峰俞峰王存宇王辉许达梁剑雄
304L与304LN低温性能试验对比
2022年
对比了-196℃、-163℃、-100℃、-40℃、20℃五个温度点304L和304LN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拉伸率、收缩率、线膨胀系数、材料尺寸稳定性等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304L和304LN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随着温度降低而提高,拉伸率、收缩率、线膨胀系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304LN的抗拉强度、线膨胀系数与304L相近,但其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304L。304L冲击韧性优良且稳定,304LN冲击韧性随温度降低下降明显,但仍然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304L和304LN尺寸稳定性好。建议强度要求高,有重量控制要求的条件下使用304LN。
马斌程俊宋远佳尉成果王长军梁剑雄
冶炼工艺对C-Cr-Ni-Mo不锈钢中夹杂物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Aspex Explorer、扫描电镜及EDAX能谱仪对比研究了真空感应VIM+电渣重熔ESR(工艺1)和真空感应VIM+真空自耗VAR(工艺2)2种双联冶炼工艺对1种C-Cr-Ni-Mo高强度不锈钢铸锭中夹杂物与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艺2钢锭中气体的质量分数低于25×10^-6,夹杂物主要以形状不规则的Al2O3为主;而工艺1钢锭中气体的质量分数接近100×10^-6,夹杂物主要为Cr2O3、Al2O3,分布较均匀,尺寸在5μm左右;工艺1钢锭中氧化物夹杂数量明显多于工艺2,这是由于工艺1钢锭中O含量高所造成的,同时也表现出工艺1试样的冲击韧性及塑性明显低于工艺2。由此可见,采用工艺2可以大幅度降低钢中气体含量,提高钢的洁净度,改善钢的韧塑性。
朱梦赟丁恒敏刘振宝梁剑雄胡家齐
关键词: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洁净度
高强度不锈钢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高强度不锈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成熟的生产工艺,已成为航空、航天、海洋、石化工程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材料。系统回溯高强度不锈钢的发展及应用历程,总结此类钢的强韧化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梳理了影响该钢的氢陷阱行为及氢脆抗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采用多种类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复合析出强化突破高强度不锈钢强韧性匹配极限的思路;通过调控钢中析出相及逆转变奥氏体的交互析出行为,提高后者的机械、化学稳定性,使其作为钢中裂纹及可扩散氢的双重“陷阱”,从而提高钢的裂纹及氢脆抗力。最后指出未来新型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发须重点关注以材料基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化”合金设计理念。
刘振宝梁剑雄杨哲王晓辉孙永庆王长军杨志勇
关键词:高强度不锈钢强韧化机理析出相逆转变奥氏体氢脆氢陷阱
铬质量分数对超高强度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研究了铬质量分数对一种新型Cr-Ni-Mo-Co系超高强度不锈钢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铬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得Ms点下降,导致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且抑制了Laves相的析出,致使钢的屈服强度降低。铬质量分数为9.5%的试验钢经过1 100℃固溶处理,再经过-73℃冷处理,在540℃时效后其抗拉强度达到2 256 MPa,此时板条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尺寸为5-10 nm的金属间相Laves相,这是强度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开发2.2 GPa级别新型不锈钢材料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该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国忠裴和中刘振宝梁剑雄王晓辉
关键词:固溶温度LAVES相
9Ni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及其能量耗散图被引量:11
2018年
为了研究9Ni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对?400 mm大规格9Ni钢锻件取样,使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选取工程应变量为60%,变形温度为950-1 200℃,应变速率为0.01-5 s^-1,进行热变形试验,绘制了不同变形工艺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构建9Ni钢的本构方程。得出的此本构方程模型,相对误差仅为0.03%-0.42%,具有很好的拟合度。且绘制了不同应变下的9Ni钢能量耗散图,并结合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确立了9Ni钢大锻件的最佳热加工区间,热加工温度为1 100-1 150℃,应变速率为0.1-0.3 s^-1。
赵宏禹刘荣佩王长军梁剑雄胡家齐
关键词:9NI钢ZENER-HOLLOMON参数
气雾化参数对SLM用172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粉末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1720 MPa级马氏体时效钢粉末,研究雾化压力、过热度、气体加热温度对粉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雾化压力较高、过热度较高、气体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金属粉末的细粉收得率较大,松装密度较高,流动性较好。最佳雾化参数为漏嘴孔径φ5 mm、雾化压力5.0 MPa、过热度245 K、雾化气体温度100℃。该工艺条件下的时效钢粉末球形度良好,粉末流动性为20.15 s/50 g,松装密度为4.23 g/cm。
刘再西卢德宏王长军刘振宝梁剑雄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钢气雾化过热度
稀土Y对气雾化制备PH13-8Mo钢粉末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Y对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LM)用PH13-8Mo钢粉末特性的影响,并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霍尔流速计、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方法对不同Y含量的PH13-8Mo钢粉末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粉末中Y含量的增加,金属粉末的松装密度从3.73提高到3.93g/cm3,50g粉末的自由流动时间从25.44减小到25.11s,粉末的流动性变好。同时,PH13-8Mo钢粉末的平均粒径从37.29减小到30.99μm,粉末的粒度分布区间变窄。研究还发现,不含Y的PH13-8Mo钢粉末的组织由树枝晶和等轴晶组成,而Y质量分数为0.080%的PH13-8Mo钢粉末的组织均由等轴晶组成。综上,在PH13-8Mo钢粉末中加入稀土Y,粉末的特性得到优化。
张梦醒王长军陈清明胡家齐梁剑雄
关键词:稀土Y松装密度流动性粒度
1900MPa级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制被引量:11
2008年
研制出一种Rm≥1900 MPa的铬-镍-钴-钼系大规格棒材(φ200 mm)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八种不同成分的铬-镍-钴-钼系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合金成分。结果表明:优化成分后得到一种高强(Rm=1940 MPa)、高韧(AKU2=55 J,KIC=104 MPa.m^(1/2))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刘振宝杨志勇雍歧龙梁剑雄孙永庆李文辉卢伦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析出相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