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宇健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3篇偏瘫
  • 3篇康复
  • 3篇减重步行训练
  • 2篇电刺激
  • 2篇偏瘫患者
  • 2篇截瘫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功能性
  • 2篇功能性电刺激
  • 2篇不完全截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抑郁
  • 1篇有效性
  • 1篇卒中后

机构

  • 7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作者

  • 8篇梁宇健
  • 5篇钟思琳
  • 5篇曾德良
  • 4篇吴婉霞
  • 4篇徐武华
  • 4篇刘文权
  • 3篇陈海山
  • 1篇陈茵
  • 1篇曾德良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运动想象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药物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MI结合FES治疗加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和MRC肌肉功能-运动指数(muscular function-motion index,MF-MI)评分量表对下肢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运动功能FMA评分和MF-M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结合FES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梁宇健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
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2例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1~2次,共计治疗1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步行能力(步长、步速和功能性步行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步行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传统康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能更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钟思琳吴婉霞曾德良刘文权梁宇健
关键词:脊髓损伤不完全截瘫减重步行训练
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索强化膝关节(0~15°)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膝关节(0~15°)强化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TUGT)、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BBS、TUGT及MWS评分比治疗前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膝关节(0~15°)控制训练,可以纠正患者膝关节过伸,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曾德良梁宇健
关键词:卒中膝关节控制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步态与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减重步行训练(P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4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其中A、B、C组则分别另加FES结合PBWSTT、FES、PBWSTT,比较4组患者FMA评分和步态参数的变化。结果:4组患者的FMA评分、MWS、SL均较治疗前增加,sLD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A组优于B、C、D组(P〈0.05),B、C组优于D组(P〈0.05),B、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ES结合PBWSTT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与步行能力。
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梁宇健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步态功能性电刺激减重步行训练
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应用 Bobath 疗法为主,结合PNF、Rood等促通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法,传统医学康复手段(针灸、推拿),物理因子(低、中频电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和针灸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 Fugl-Meyer运动评分( 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改良 Barthel指数(MBI)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作业疗法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钟思琳曾德良黄鲁敏梁宇健
关键词:作业疗法高压氧脑卒中
平衡测试与训练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康复功能训练结合平衡测试与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配合平衡测试与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BBS)得分及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FMA)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功能训练结合平衡测试与训练能显著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钟思琳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陈茵
关键词:脑卒中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不完全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FA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C数据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与降低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钟思琳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
关键词:脊髓损伤不完全截瘫减重步行训练S100B蛋白
探析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功能指标的有效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联合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药物及系统康复功能训练,研究组除以上治疗外,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下降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钟思琳徐武华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脑卒中后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