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细菌降解萘、菲的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0年
-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具有毒性的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是其在自然界中降解的主要途径,因而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微生物降解PAHs的分子降解机制、途径等的认识逐渐积累。以下对细菌降解萘、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萘的水杨酸降解途径,菲的水杨酸、邻苯二甲酸及其他降解途径,同时也包括降解过程中涉及的降解基因簇,如nah-like、phn、phd、nid和nag等以及细菌在PAHs胁迫条件下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节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进展可为降解菌株的分子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将促进通过基因工程优化降解菌、更有效地检测PAHs环境污染及实现PAHs污染的生物修复。
- 张丹李兆格包新光李江波梁海华段康民沈立新
- 关键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降解途径降解基因
- 抗生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铜绿假单胞菌中致病因子调节机理的研究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它可以在人群中引起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是病人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第三大致病菌。许多抗生素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铜绿假单胞菌有一个重要特性是...
- 梁海华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菌抗生素治疗医学微生物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多重耐药质粒水平转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携带luxCDABE基因簇的受体菌检测多重耐药质粒水平转移能力的方法,包括融合载体构建、整合载体构建、荧光受体菌构建、供体菌和受体菌的接合、接合子的筛选、耐药性和发光性的检测及验证等步骤。本发明结合受...
- 李蒙张亚妮梁海华
- 文献传递
- 谷胱甘肽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关系
- 2009年
- 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对抗生素的固有耐药和多重抗药性,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谷胱甘肽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压力的损害。但是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组织中,由于绿脓菌素等致病因子的存在,可以导致谷胱甘肽的水平降低。同时,谷胱甘肽又可以增强绿脓菌素的致病性。本文就谷胱甘肽与铜绿假单胞菌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 张亚妮梁海华段康民
- 关键词:谷胱甘肽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
-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dpR involved in quorum-sensing and bacterial virule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Although quorum-sensing (QS) systems are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virulence gene expression in the opportunisti...
- 梁海华赵静茹康华平祝淼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致病因子受低于最小抑制浓度抗生素调节的研究
- 铜绿假单胞菌是(Pseudomonasaeruginosa)一种机会致病菌,它可以在人群中引起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是病人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第三大致病菌。许多抗生素对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铜绿假单胞菌有一个重要特性是...
- 梁海华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菌抗生素致病因子基因表达抗药性
- 文献传递
- 色胺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药用用途
- 色胺酮(吲哚[2,1‑b]喹唑啉‑6,12‑二酮)新衍生物、合成方法及药用用途,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he="113" imgContent="dra...
- 侯宝龙王翠玲梁海华刘建利
- 文献传递
-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与耐药性相关的基因。【方法】筛选转座突变体文库中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突变体,通过随机PCR、核苷酸测序及序列比对确定突变体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及其破坏的基因。【结果】筛选得到2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突变体,其中被破坏的基因分别为功能未知的新基因PA2580和PA2800。【结论】PA2580和PA2800可能分别通过参与细胞氧化还原作用和细胞壁合成进而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
- 赵兴艳梁海华沈立新董兆麟段康民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
- 吲哚[1,2‑a]嘧啶[4,5‑b]喹啉‑7,13‑二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用途
- 吲哚[1,2‑a]嘧啶[4,5‑b]喹啉‑7,13‑二酮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中所示的结构式:<Image file="DDA0000915992420000011.GIF" he="138" imgContent="dr...
- 侯宝龙王翠玲梁海华刘建利
- 文献传递
-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MLST分型及oprD基因的变化
- 张亚妮刘会琴梁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