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莹

作品数:2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人类学
  • 5篇文化
  • 4篇民族
  • 3篇撒拉族
  • 3篇清代
  • 3篇文本
  • 3篇回民
  • 3篇记忆
  • 2篇道教
  • 2篇道教文化
  • 2篇动力疗法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义学
  • 2篇人口
  • 2篇人类学解读
  • 2篇史学
  • 2篇视点
  • 2篇权力
  • 2篇宗教

机构

  • 23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樊莹
  • 3篇杨文炯

传媒

  • 3篇中国民族学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穆斯林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第二届中国民...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根社会组织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2019年
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民族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后在多种场合进一步阐述并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开创扶贫工作的新格局做出重要部署,并于2014年1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要"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2015年10月,习近平在讲话中也进一步指出,"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在11月的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中,他又明确提出建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思想.2017年,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要坚持党政引领、协同推进.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服务内容、扶持壮大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支持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
樊莹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社会扶贫
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回民义学"的设置是清代历次回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所实施的善后措施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文化同化,以强化对回族社会的控制。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的设置历程主要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和转型等阶段。作为武力"平叛"之后的一种文化"善后"措施和进行社会与文化再生产的制度设置,"回民义学"彰显了王朝政治的文化霸权。"回民义学"虽然将回民强行纳入王朝政治文化体系的再生产设置中,但其中的文化张力必然导致义学意旨的南辕北辙。
杨文炯樊莹
关键词:清代历史影响
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的善后措施及比较研究
有清一代,回民起义频仍,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展现了其深远的时空延展性。回民起义之所以前仆后继式的发生,既有其共同的背景,又有各自复杂的因素。历次回民起义平定后,为彻底消除回民抗清的势力及隐患,清廷不断地采取根绝后患的善...
樊莹
关键词:回民起义清代
文献传递
认同的困惑——保安族服饰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2012年
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保安族服饰展现了该民族的形成发展历程。从迁徙的离散者、漂泊中的变迁、认同的困惑等方面,对保安族服饰文化进行了人类学解读。
樊莹
关键词:保安族服饰文化
从"者来寨"到"骊靬"——一个地方历史文本的制作分析
2019年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有三种途径:事件—经历—神话.②他的"历史三调论"揭示出,历史作为"昨日之事",由谁来写、写于何时、为何而写、写了什么,都决定了历史以何种面目呈现在"今日之场",而浮现的表象背后所遮掩的历史"底相"正是"谁的历史"的话语叙事——一种权力的表述,历史从来不是形影相吊的吟唱,而是多元权力主体或合唱或争鸣的复调作品.在中国区域社会研究视野下,地方史的书写同样呈现出权力的运作和书写者的立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社会为了传承历史合法性,获取现实资源,"往往会对以文献和口头方式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记录进行挖掘、牵合、想象、增删,直至作伪",以此获得历史授权.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和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同营造的"观光场域",使地方历史的书写进入前所未有的复杂交织的社会语境,历史本身甚至不再仅仅是对过去的诠释,而成为一种"精挑细选"的商品,作为某一族群或区域的装饰品展示给游客.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市场经济环境刺激下,地方历史的制作进入了全新的竞赛时代.
王明慧樊莹
关键词:文化多元主义立场问题文化搭台历史文本
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被引量:16
2013年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合,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基于这一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是"儒道释伊四教互补合一"的"一室四间"的观点。
杨文炯樊莹
关键词:道教文化
清代的'回民义学'与文化控制
'回民义学'是清代回民起义善后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回民义学'诞生的宏观场景及具体历史过程,指地出'义学'一方面促进了清代西北民族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作为中央王权意识形态的扩张和文化同化的主要手段,也是造...
樊莹
关键词:清代教育政策文化控制
文献传递
康熙《河州志》所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2023年
清康熙四十六年王全臣纂修的《河州志》是现存明清河州地区体例最为完备,内容最为翔实、流传最为广泛的综合性地方志,是一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地方文献。志中所记载的明清河州地区建置沿革、民族分布、风土人情、物产资源、茶马贸易、艺文教化等内容,对于研究明清河州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和具体过程,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进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意义。
樊莹乔壮
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本文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维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个案,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的形成,认为正是这一深厚积淀的文化模式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
樊莹
关键词:历史学人类学
文献传递
从'他者'的书写到'自我'的表述-对五十年来《东乡族简史》文本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对五十年来《东乡族简史》的不同文本的解读,来呈现沉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因不断更新的'现在'而被'重写'的历史知识的命运——一方面,它是'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附属产...
樊莹
关键词:当代文学历史语境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