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达 作品数:19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海底地形反演方法比较 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比较了海底地形反演的空域法、频域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选择3个2°×2°实验区域进行海底地形实算。结果表明,空域法计算结果精度虽然较频域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略高,但计算速度非常慢,不适用于大区域海底地形模型的计算;频域法由于可以采用FFT算法,计算速度很快,精度也较高;最小二乘配置法需要已知海底地形的详细统计信息,这与海底地形反演目的相矛盾。本文还采用频域法,联合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和船测海深数据反演了实验区域海底地形,验证了垂直重力梯度异常数据用于海底地形计算的可行性。 胡敏章 李建成 邢乐林 翟振和 欧阳明达关键词:海底地形 空域法 频域法 最小二乘配置法 基于改进A^*算法的水下重力匹配导航路径规划 被引量:7 2020年 水下重力匹配导航作为辅助手段,能够有效克服惯性导航系统在水下长时间航行产生的误差积累.重力场的不规则性,使得不同海域重力场适配性存在差异,重力特征变化显著的海域匹配精度较高,反之精度较低.在适配性评价基础上,对导航路径进行规划有助于提高作业任务可行性,合理规避不利因素.本文采用重力异常标准差、粗糙度等特征参数对海域重力场适配性进行评价,形成重力场适配格网参考图,引入A^*算法规划起始点和目标点间路径,达到了有效规避非适配区、提高航路设计合理性的目的.传统A^*算法存在的问题是,规划路径折线较多、线路总弯曲度大,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前后向对比分析,对单个路径节点逐个进行筛选过滤,有效减少了冗余航向调整,实现了路径的平滑优化. 欧阳明达 马越原关键词:A^*算法 路径规划 基于重力地质法的南中国海海底地形反演 被引量:29 2014年 根据重力地质法(GGM),利用南中国海海域内63179个船测控制点水深将测高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划分为长波参考场和短波残差场,并反演出了该海域112°E—119°E,12°N—20°N范围的1′×1′海底地形模型,该过程中使用的海水和海底洋壳密度差异常数1.32 g·cm^(-1)通过实测水深估计得到.利用反演得到的GGM模型对剩余的10529个检核点船测水深插值计算后与实测水深进行比较,其较差结果的均值为-1.64 m,标准差为76.95 m,相对精度为4.06%.此外,根据船测点数量、分布和海底地形的不同,选择了三个海域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船测控制点分布均匀的海域,GGM模型精度优于ETOPO1模型,在控制点过于分散的海域其精度会有所下降,但好于船测水深的直接格网化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检核点的较差结果中出现较大数值的成因,本文对精度较差的点位进行了单独分析,选择了两条船测航迹剖面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检核点的水深较差、相对精度与水深和重力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GGM模型精度受水深和重力异常的相关性影响较小,受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影响较大,地形坡度变化平缓海域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海山地区.最后,综合GGM模型和ETOPO1模型优势,利用所有船测水深作为控制,生成了综合的海底地形模型. 欧阳明达 孙中苗 翟振和关键词:海底地形 多类资料计算南海重力垂直梯度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重力垂直梯度在解决和解释地球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而获得其模型和分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测高卫星可以得到空间大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垂线偏差、重力异常以及大地水准面数据,利用测高重力资料和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计算了南海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欧阳明达 张海涛 李正文关键词:重力垂直梯度 大地水准面 垂线偏差 EGM2008 基于谱组合的GRACE/GOCE重力场模型融合处理 2015年 本文讨论了谱组合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融合处理的谱权及谱组合的通用表达式;根据位系数的误差阶方差,推导了由GRACE和GOCE数据构建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谱组合公式及对应谱权的具体形式;采用谱组合法,由tongji—grace01和go—cons—gcf-2-tim—r5模型构建了谱组合模型grace+goce,并与go—cons—gcf-2-dir—r5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RACE数据可以显著改善GOCE数据模型在中长波部分的精度,从而提高谱组合模型的整体精度;与单一卫星数据解算的重力场模型相比,谱组合模型精度明显提升。 刘晓刚 肖云 欧阳明达 李迎春关键词:地球重力场模型 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梯度 GRACE GOCE 大地水准面重力位的确定 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重力位差法和延拓法两种方法推导了大地水准面重力位耽的计算公式,利用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DNSC08MSS、全球海面地形模型DNSC08MDT、全球海洋重力场DNSC08GRA以及EGM2008重力场模型开展了确定大地水准面重力位W0的实验。在计算中,将全球北纬80°-南纬80°的海洋区域数据格网化为5°分辨率;在此基础上,以平均海平面的格网中心点为计算点,通过剔除粗差及数据处理,利用重力位差法获得的W0值为=62636857.28±0.32m2/s2,延拓法获得的W0值为62636857.83±0.31m2/s2。 翟振和 李达 欧阳明达关键词:EGM2008模型 应用抗差估计SITAN算法的水下重力匹配导航方法 被引量:19 2021年 水下重力场匹配导航的SITAN算法综合了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和地形随机线性化技术,具有实时性好、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针对其在粗差探测方面的不足,引入抗差估计方法,通过设置调节因子,降低了异常点状态矩阵和增益矩阵等对下一位置点的影响,来改善导航位置精度,增强可靠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般SITAN算法的水下重力匹配导航位置精度均值为2~3 n mile,引入抗差方法后,导航位置精度保持在1 n mile以内,精度水平提升50%以上。抗差估计方法用于水下重力匹配导航,具有较好的精度改善作用。 欧阳明达 孙艺轩 邝英才 范昊鹏 王华关键词:惯性导航系统 水下匹配导航的TERCOM算法与ICCP算法之比较 被引量:4 2020年 借助海洋地球物理场、海底地形等信息辅助惯性导航系统开展水下匹配导航,能够有效克服误差积累效应影响,为潜器的安全航行提供保障。ICCP算法和TERCOM算法是两类常用的序列相关匹配导航算法,以重力匹配导航为例,通过仿真得到不同的INS指示航迹和真实航迹,分别采用两类算法得到匹配航迹,同时,分析讨论了3种误匹配情形。结果表明:两类算法均能够成功匹配真实航迹,重力异常变化越丰富的海域,匹配成功概率越高,但仍然存在ICCP算法等值线选取不正确、TERCOM算法错误匹配强相关航迹等情形。 欧阳明达关键词:惯性导航系统 海潮对GNSS总天顶延迟量观测的影响 2012年 在顾及(方案Ⅰ)和不顾及(方案Ⅱ)海潮影响的情况下,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站观测数据分别计算总天顶延迟量,并对其进行比较。通过频谱特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海潮对GNSS总天顶延迟量观测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欧阳明达 陈永祥 张海东 赵淑芬 赵德军关键词:GNSS 海潮模型 GAMIT 利用测高重力异常建立南中国海海底地形模型 被引量:2 2015年 论述了频率域内海深反演的基本原理,简要分析海底地形和海洋重力异常的函数关系。基于未补偿板块响应函数模型,利用测高重力异常和ETOPO1海深模型对南中国海海底地形进行反演,经ETOPO1模型和实测水深检核,反演出的海深模型相对精度在10%左右。该技术不需要船测数据作为控制,需要先验的海深模型作为参考,在浅海以及多海山地区精度较差,并存在过低估计海山峰值的问题。 欧阳明达 孙中苗 翟振和 刘晓刚关键词:海底地形 卫星测高 响应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