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友纯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8
- 2009年
-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类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源数量严重不足、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复试有效性削弱、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这些新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农学门类学科的投入,扩大农林院校推免生的推荐比例;学校应努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出台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高度重视和广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 周喜新李阿利毛友纯
-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
- 不同类型早稻干物质积累与农艺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选用湖南近年通过品种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7个不同类型早稻品种 (组合 ) ,比较分析了其干物质积累、生长动态、产量及米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杂交早稻组合前期苗高与叶面积增长迅速、分蘖能力强 ,具有明显的早长快长特性 ;两系杂交早稻比三系杂交早稻生育期缩短 ,整精米率提高 ,垩白米率降低 ,垩白面积减小 ,因而综合性状优于三系杂交早稻 ,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 徐庆国毛友纯唐启源
- 关键词:早稻干物质积累米质性状
- 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选用长江流域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6个早籼稻不育系和5个早籼稻恢复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30个杂交早稻组合,对各组合的12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垩白和整精米率是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品质改良的主要限制因子。12个主要品质性状组合间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各品质性状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交早稻的品质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为长/宽>粒长>垩白度>粒宽>整精米率>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垩白面积>出糙率>胶稠度>精米率。出糙率与精米率,整精米率与糊化温度,粒长与长/宽,粒宽与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垩白粒率与精米宽、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含量,垩白面积与粒宽、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长/宽与粒宽、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杂交早稻品质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遗传以及品质改良进行了讨论。
- 邓华凤何强毛友纯徐庆国舒服张武汉杨飞袁隆平
- 关键词:杂交早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 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对农林院校研究生的生源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生源质量不高,校际间、学校内生源分布不平衡;指出了农林行业的性质及院校发展是导致农林研究生生源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对策,如加强学科建设,改善就业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网络平台等等。
- 郭时印李阿利卢向阳毛友纯
- 关键词:生源招生农林院校学科建设就业质量
- 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2年
- 总结了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杂交早稻的遗传研究、生理生化基础和育种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杂交早稻的研究进展 。
- 毛友纯徐庆国白德朗
- 关键词:杂交早稻生理生化性状选育技术
- 杂交早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为选育高产、优质且熟期适宜的杂交早稻组合,采用6个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和10个父本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60个杂交早稻组合.分析了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三系杂交早稻亲本及其所配组合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最高苗数、成穗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生育期、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2)亲本一般配合力与表型值关系不密切,且与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无明显的对应关系,但与所配组合的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3)在组合选配时,要选择配合力好,且农艺性状优良或较多性状互补的亲本.
- 毛友纯徐庆国胡志明
- 关键词:杂交早稻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 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被引量:12
- 2005年
-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了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地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 李阿利胡新喜郭时印毛友纯
- 早稻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16个早稻品种 (组合 ) ,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 (组合 )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不同早稻品种 (组合 )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 ,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
- 徐庆国黄丰唐启源毛友纯
- 关键词:早稻农艺性状生长发育
- 杂交早稻米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差异除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外均较大,各杂交早稻组合米粒长、长/宽和蛋白质含量的SCA差异较小,垩白粒率和胶稠度的SCA差异较大,其余米质性状的SCA差异居中.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SCA效应值与其竞争优势之间均呈两两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杂交稻亲本各米质性状配合力分析结果,认为株1S与T98A为目前较好的优质不育系,早恢1号和早500为较好的优质恢复系.
- 李平徐庆国胡志明许玮毛友纯
- 关键词:杂交早稻米质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 不同类型杂交早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前中国早稻食用品质较差,为今后选育优质杂交早稻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对各杂交早稻组合及其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的各米质性状存在极其明显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组合各米质性状除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质含量外,其余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均大于50%;除糙米率和精米率外,其余米质性状受父本的影响大于母本;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遗传率三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水平的俩俩正相关;杂交早稻米质性状间的选择相对效率较高的有米粒长对长/宽,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粒率对垩白度,糙米率对精米率,其它米质性状之间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均较低。
- 李平徐庆国胡志明许玮毛友纯
- 关键词:杂交早稻亲本米质遗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