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林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星系
  • 2篇宇宙
  • 2篇QUASAR
  • 2篇SAMPLE
  • 2篇SDSS
  • 2篇HIGH-R...
  • 2篇FINAL
  • 1篇星体
  • 1篇星团
  • 1篇星系团
  • 1篇星系演化
  • 1篇星族
  • 1篇星族合成
  • 1篇宇宙早期
  • 1篇喷流
  • 1篇谱线观测
  • 1篇球状星团
  • 1篇外向流
  • 1篇类星体
  • 1篇活动区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江林华
  • 1篇吴月芳
  • 1篇吴学兵
  • 1篇樊晓晖
  • 1篇王然
  • 1篇王飞格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外星团及HII区的多色测光研究
该文给出了对近邻旋涡星系M33中145个HII区和M31中172个球状星团进行CCD多色测光的结果.整个观测由BATC多色巡天系统完成,该系统使用国家天文台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并配备15个中等带宽的滤光片.在该文...
江林华
关键词:球状星团星系演化星族合成
The Final SDSS High-Redshift Quasar Sample of 52 Quasars at z>5.7
<正>We present our final sample of high-redshift quasars found in the SDSS footprint.The sample consists of 52 ...
江林华
文献传递
恒星形成活动区的亚毫米谱线观测和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用KOSMA 3 m毫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对B35, S146和TMC-2A进行了12CO(J = 3 - 2)谱线的成图观测, 结果表明这3个区域都存在高速分子外向流. 求出了其物理和动力学参量, 并分析了外向流的形态及其与红外源的成协性. 另外, 谱线的中心速度分布表明, 这3个源都存在大尺度的速度梯度. 计算分析排除了外向流等成因, 说明速度梯度由它们的云核旋转引起. TMC-2A中还存在中心核区与大尺度上速度梯度相反的反转现象, 这可能由磁滞造成. 最后计算了云核的旋转角速度, 并讨论了旋转在抗衡分子云的引力塌缩和减缓恒星形成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江林华江林华吴月芳
关键词:喷流外向流恒星形成
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
2015年
在宇宙大爆炸后10亿年以内的高红移(红移大于6)类星体为我们研究早期宇宙提供了重要的探针,这也使得对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研究成为星系宇宙学前沿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对高红移类星体观测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宇宙学意义,利用光学和近红外波段的观测发现早期宇宙中光度最高和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高红移类星体,以及利用亚毫米、毫米和射电波段观测对高红移类星体寄主星系所开展的研究等进行了较全面地总结,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江林华吴学兵王然王飞格樊晓晖
关键词:高红移类星体
The Final SDSS High-Redshift Quasar Sample of52Quasars at z>5.7
江林华
发现宇宙早期最大的原初星系团
高红移(红移~6或以上)产星星系是研究早期星系形成和探索宇宙再电离的有力工具。我将介绍近几年我们在高红移星系光谱巡天方面的工作。利用6.5米麦哲伦望远镜上的多光纤光谱仪M2FS,我们对超过两平方度深场天区的高红移星系进行...
江林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