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肥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抽取3754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行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地区肥胖分布情况及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结果3754名居民中体质量过轻153名,体质量正常1546名,超重1414名,肥胖641名。男性肥胖主要在30~39岁和40~49岁,女性主要在50~59岁和60~69岁;男性30~39岁肥胖比例高于女性,而60~69岁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区肥胖主要在50~59岁和60~69岁,农区主要在30~39岁和40~49岁;城区40~49岁肥胖比例高于农区,而60~69岁低于农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其余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过轻、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增加,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过轻、体重正常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超重、肥胖人群,且超重人群低于肥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随着体重指数增加,肥胖患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的风险可能增加。
目的观察并对比初发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T2DM)与单纯T2DM患者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分析差异菌种与酮症倾向T2DM临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的酮症倾向T2DM与单纯T2DM患者各34例分别纳入酮症倾向T2DM组和单纯T2DM组。留取两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宏基因组DNA,扩增其16 S rRNA片段,并使用三代测序法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差异。分析差异菌种与酮症倾向T2DM组临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酮症倾向T2DM组粪便样本中副溶血链球菌、韦荣氏球菌科、Di‐alister_invisus、普雷沃氏菌科、普氏菌丰度高于单纯T2DM组(P均<0.05)。酮症倾向T2DM组粪便样本中韦荣氏球菌科丰度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r=0.267,P<0.05),普雷沃氏菌科、普氏菌丰度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4、0.260、0.337、0.295,P均<0.05)。结论与单纯T2DM相比,酮症倾向T2DM粪便样本特异性菌种主要包括副溶血链球菌、韦荣氏球菌科、Dialister_invisus、普雷沃氏菌科、普氏菌,且韦荣氏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普氏菌丰度与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相关,推测肠道差异菌种可能与酮症倾向T2DM患者的酮症起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