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耀

作品数:57 被引量:580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糖尿
  • 30篇糖尿病
  • 20篇2型糖尿
  • 20篇2型糖尿病
  • 17篇病患
  • 16篇糖尿病患者
  • 15篇老年
  • 12篇动脉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8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代谢
  • 6篇动脉内
  • 6篇原发性
  • 5篇代谢综合
  • 5篇代谢综合征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血管
  • 5篇血压
  • 5篇内中膜

机构

  • 55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6篇汪耀
  • 24篇孙明晓
  • 19篇蒋蕾
  • 19篇迟家敏
  • 17篇郭立新
  • 14篇李慧
  • 13篇潘琦
  • 12篇李铭
  • 11篇金世鑫
  • 10篇王晓霞
  • 8篇于冬妮
  • 5篇刘小萍
  • 5篇邱蕾
  • 5篇沈志卫
  • 5篇鲜彤章
  • 5篇陈曼丽
  • 4篇周迎生
  • 4篇张丽娜
  • 4篇郭发金
  • 3篇初明峰

传媒

  • 12篇中华老年医学...
  • 8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脉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CDCPSⅠ期及Ⅱ期研究中156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其中女性698例,40.9%)行B超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并通过对血压的测量,分析血压及不同脉压(PP)对颈动脉IMT的影响,同时分析内膜增厚组(IMT≥0.8 mm)与内膜正常组(IMT<0.8 mm)血压和PP水平有无差异结果(1)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IMT显著增厚[高血压组(0.76±0.15)mm,非高血压组(0.74±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2)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年龄(r=0.19548)、BMI(r=0.07252)、LDL(r=0.06523)、SBP(r=0.11173)、DBP(r=0.05962)、PP(r=0.10592)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3)以PP 50mm Hg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压≥50mm Hg组颈动脉IMT(0.77±0.14)mm较脉压<50mm Hg组(0.74±0.15)mm显著增厚(P=0.0006);即使在非高血压患者,脉压≥50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4)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增厚(P=0.046);在<60岁的患者脉压≥50 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5)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显著增厚(P=0.008)(4)颈动脉IMT≥0.8 mm组SBP、PP均较IMT<0.8 mm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2),而两组间DBPIMT增厚组(78 2±9.8)mm Hg,正常组(79.1±10.0)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PP与颈动脉IMT的正相关性与SBP相近,而强于DBP。对于PP≥50mm Hg的患者要尽早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邱蕾孙明晓蒋蕾汪耀迟家敏郭立新于冬妮李慧潘琦王晓霞鲜彤章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新诊断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与血糖控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血糖控制及达标情况。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中,年龄≥50岁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20个月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与早期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771例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未用药、单种口服药组、2种或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结果(1)771例患者调整治疗前均接受过不同方式的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lC)基线水平7.2%~7.7%;根据HbAlC基线水平调整治疗方案,未用药组、单种VI服药组、联合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HbAlC水平分别为6.1%、7,2%、7.7%、9.2%;(2)4种治疗方案均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在20个月的随访中保持持续达标,随访末时的平均空腹血糖为(6.6±1.5)mmol/L,HbAlc(6.2±1.3)%;以HbAlC〈7.0%为标准,除胰岛素治疗组达标率在63.2%外,其余各组达标率均在80.0%以上;(3)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在单药治疗中均能达到一致的血糖控制及达标率。结论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制定以磺脲类和双胍类等基本口服药为主的早期多种个体化治疗措施,可以达到有效、长期害令丰搴制向糖的目的。
孙明晓蒋蕾汪耀迟家敏郭立新于冬妮李铭李慧潘琦王晓霞鲜彤章
关键词:糖尿病血红蛋白A糖基化
骨质疏松综合征:防治原则和方法(四)被引量:7
1997年
骨质疏松综合征:防治原则和方法(四)金世鑫,沈志卫,汪耀对于骨质疏松综合征,完整的防治原则包括4个方面:①对因治疗:不同的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常有其特异治疗。②抑制骨转换率增高的治疗,常用药物为雌激素、降钙素和氨基二磷酸盐等三种抑制骨吸收药,均获美国F...
金世鑫沈志卫汪耀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换骨吸收降钙素常用药物
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599例病程1年以内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296例)和对照组(303例),比较干预2年后颈动脉、股动脉、髂动脉IMT的变化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组股动脉、髂动脉IMT变化与对照组相似(P>0.05)。②颈动脉IMT增厚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下降独立相关。结论在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中,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调节HDL-C代谢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保护作用。
蒋蕾孙明晓迟家敏汪耀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复方丹参滴丸动脉内中膜厚度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5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糖尿病组(老年组)168例和非老年糖尿病组(非老年组)88例并选择37例无糖尿病老年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分别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检测血清尿酸及肌酐,尿尿酸及肌酐、尿pH,计算24h尿尿酸排泄总量、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酸清除分数等,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和对照组(均为P<0.01);而肌酐清除率〔(52.8±28.5)ml/min〕低于非老年组〔(89.9±34.3)ml/min〕(P<0.01)和对照组〔(57.9±37.6)ml/min〕(P<0.05),尿pH值下降,24h尿量增加。非老年组尿酸清除率〔(7.63±4.80)ml/min〕显著高于老年组〔(4.47±3.60)ml/min〕和对照组〔(3.75±3.20)ml/min〕(P<0.01);24h尿酸排泄量显著高于老年组和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老年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血清肌酐、尿酸清除率、24h尿尿酸排泄量相关,尿酸生成增多、尿酸清除能力减退及尿量减少、尿pH值减低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
王滟汪耀迟家敏刘昕蒋楹
关键词:尿酸痛风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2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汪耀曾学寨陈岩陈曼丽钱贻简
关键词:肝癌原发性病理分析老年人
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599例病程1年以内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296例)和对照组(303例),比较干预2年后...
蒋蕾孙明晓迟家敏汪耀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复方丹参滴丸动脉内中膜厚度
文献传递
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4月至10月卫生部北京医院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糖尿病组(BMI≥25)50例、非肥胖糖尿病组(BMI<25)45例,并将30名正常体重非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RBP4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等,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肥胖糖尿病组RBP4明显高于非肥胖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RBP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腰围(W)、HOMA-IR、BMI、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腰围、HOMA-IR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显著升高;腰围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血清RBP4的主要因素。
潘琦郭立新蒋蕾孙明晓李铭刘小萍汪耀
关键词:糖尿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治疗达标后血尿酸下降被引量:8
2009年
对5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血糖(HbA1C、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的目标治疗,不直接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上述指标治疗达标后,血尿酸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明显下降(P〈0.01)。
李铭张丽娜潘琦王晓霞刘小萍郭立新汪耀
关键词:尿酸糖尿病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分别将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分为年龄≥60岁组及〈60岁组,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提出的关于MS的定义将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分为不同代谢异常组。采用ELISA法测定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55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脂联素、RBP4浓度,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各项指标与脂联素、RBP4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7.26±4.69)mg/L和(11.93±4.89)mg/L;RBP4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48±7.82)mg/L和(10.91±5.26)mg/L;(2)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MS患病率显著增高,分别为46.3%和7.3%;(3)随着MS组分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RBP4水平呈升高趋势;(4)糖尿组血清脂联素与MS、腰围、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BP4与腰围、HOMA—IR、体质指数、MS、三酰甘油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RBP4与MS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高RBP4在MS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潘琦郭立新蒋蕾孙明晓李铭刘小萍汪耀
关键词:脂联素代谢综合征X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