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秀娟

作品数:3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肝炎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8篇病毒
  • 7篇细胞
  • 7篇慢性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麻疹
  • 4篇基因
  • 4篇肺炎
  • 3篇阳性
  • 3篇衰竭
  • 3篇纤维化
  • 3篇疗效
  • 3篇米夫
  • 3篇抗病毒
  • 3篇拉米夫定
  • 3篇干扰素
  • 3篇肝功

机构

  • 30篇苏州市第五人...
  • 8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 1篇昆山市妇幼保...

作者

  • 33篇沈秀娟
  • 11篇朱传武
  • 7篇李明
  • 7篇钱峰
  • 6篇张文勇
  • 6篇张雪华
  • 6篇王海燕
  • 5篇罗湘蓉
  • 5篇张文勇
  • 4篇吴妹英
  • 4篇王泽荣
  • 4篇朱翔
  • 3篇王佩
  • 3篇邵伟
  • 3篇朱伟
  • 2篇童福易
  • 2篇吴士良
  • 2篇胡从莉
  • 2篇王建浩
  • 2篇曹文贵

传媒

  • 5篇抗感染药学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肝脏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江苏省第十二...
  • 1篇江苏省第一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中的效能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to-platelet ratio,INPR)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的187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脏病理结果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比较INPR与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差异,分析INPR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价值。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小板(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PR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系数为0.517(P<0.05),高于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γ-GT-PLT比值(GPR)、RDW-PLT比值(RPR)、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所测量的肝脏硬度(LSM)]。INRP在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及肝硬化(S=4)的效能均较好,INPR的AUC分别为0.699、0.834和0.896,均高于其他常用无创诊断模型。结论: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INPR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更佳,可考虑将该模型推广于临床工作,以提升对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水平。
杨璐璇张文勇刘美琴沈秀娟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
个体化方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十年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个体化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MTCT)的阻断效果。方法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和产科根据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对国内肝病指南推荐的免疫阻断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细化,形成了个体化免疫阻断方案。本研究收集2009年9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所有HBsAg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其8~12月龄婴儿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观察组),均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MTCT阻断。同时,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于昆山市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相应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国内肝病指南推荐的免疫阻断方案。结果观察组共有2702例孕妇入组,分娩健康新生儿2717例(含15例双胎)。其中2345例新生儿(含12例双胎)接受了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方案1和方案2)进行阻断;369例孕妇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案3),分娩新生儿372例(含3例双胎)。对照组共2616例HBsAg阳性孕妇入组,分娩健康新生儿2620例(含4例双胎),均接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进行阻断。观察组共19例婴儿HBsAg阳性,均为HBeAg阳性孕妇所产婴儿。其母亲HBV DNA载量均>5log10IU/ml,其中>7log10IU/ml的孕妇占84.21%(16/19)。观察组总体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0%(19/2717),总体免疫阻断失败率为0.81%(19/2345)。HBeAg阳性孕妇中总体阻断失败率为1.21%(19/1574),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51%(19/1256),HBV DNA载量>7 log10IU/ml的孕妇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69%(16/949)。HBeAg阴性、HBV DNA载量<5 log10IU/ml和应用NAs抗病毒预防治疗的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应用免疫阻断和NAs治疗组间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对照组共53例婴儿HBsAg阳性,总体母婴阻断失败率为2.02%(53/2620),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2.733、P<0.001)。其中,HBeAg阳性孕妇阻断失败率为2.87%(15/523),HBeAg阴性孕妇为1.81%(38/2097),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张荣唐雍艳喻茜丁志云朱莉姚杰赵继张玉马德明张丽娜姚小英丁善文石尚虎贾玉芳沈静王海燕龚婵聪沈秀娟李明钱峰朱传武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母婴传播个体化方案阻断
拉米夫定在干扰素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96例干扰素经治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经治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2-3年生化学、乙肝病毒血清学和病毒学资料,并以同期102例拉米夫定初治患者(...
朱传武王佩李明罗湘蓉钱峰王海燕沈秀娟朱翔张雪华朱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抗病毒疗法干扰素拉米夫定
肝衰竭患者治疗中PBMCs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用实时相对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76例肝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
王海燕朱传武钱峰李明罗湘蓉张雪华沈秀娟朱翔胥萍
86例药物性肝病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本文对8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做一总结分析。
张文勇沈秀娟胡晓平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肝脏损害
文献传递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致皮疹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59岁,于2012年2月23日因“腹胀、尿黄1周”入我院治疗。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入院时患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掌、蜘蛛痣(+),心肺体检未见异常,腹部稍膨,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及,剑突下3cm,质Ⅲ°,脾甲乙线2.0cm,甲丙线2.0cm,肝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浮肿,扑翼样震颤(-)。
张文勇沈秀娟
关键词: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皮疹移动性浊音轻度浮肿
百日咳临床诊断可靠性的探讨
2008年
沈秀娟张文勇王泽荣李兵
关键词:百日咳百日咳抗体
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肝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PBMC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85例,健康志愿者10名为对照组.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和4周PBMC 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生存和死亡情况,动态分析患者PBMC hTERT mRNA的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BMChTERT mRNA对肝功能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均数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中位数的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者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具有完整研究资料的76例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生存52例,死亡24例.生存组PBMC hTER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生存组在治疗后2、3和4周时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99.0、16.0和17.5,均P<0.01).治疗后2、3和4周,患者PBMC hTERT mRNA的AUC分别为0.760、0.987和0.986(95%CI分别为0.652~0.869、0.965~1.009和0.958~1.014).且从治疗后2周开始,患者PBMC hTERT mRNA表达即对生存具有显著评估价值(P<0.01).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PBMC hTERT mRNA表达水平在治疗后各观察点上均显著高于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U值分别为414.0、436.5、377.0和385.0,均P<0.05).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2、3和4周时生存组PBMC hTERT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6.0、6.0和4.5,均P<0.05);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2、3和4周时生存组PBMC hTERT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1.0、0和0,均P<0.01).结论 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类型及预后与患者PBMC hTERT 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其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
王海燕朱传武方焕钱峰李明罗湘蓉张雪华朱翔沈秀娟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预后
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定14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门静脉干管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慢性肝炎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P<0.05),且与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恢复也较慢。
沈秀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肝功能部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 19例急性乙型肝炎 ,8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44例HBV携带者血清HBV -DNA ,同时测定肝功能。结果 ,血清HBV -DNA含量水平分别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 (STB)指标的数值大小无显著差别。结果表明 。
沈秀娟陈珊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ASTALTSTB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