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巍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皮素,一氧化氮,BQ123和L-精氨酸与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关系研究
- 安君刘悦崔英玉阎德民谷春九涂巍郭可泉司忠义阎恒宙
- 该项目研究了血管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NO和ET在肺移植早期出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BQ123和左旋精氨酸(L-精氨酸)对肺移植早期出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从而为在临床上真正利用BQ123、L-精...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移植BQ123L-精氨酸
- 一氧化氮在大鼠梗阻性黄疸继发肝功能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合并肝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胆总管结扎组(实验组).应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并进行培养; 用白介素-1β(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的肝细胞,应用Griess法和Western印迹分析法检测两组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产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两组肝细胞5’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应用酶法检测两组肝细胞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乙酰乙酸盐/β-羟基丁酸盐) (KBR). 结果:实验组NO产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07.99μmoL/L vs 78.57 μmoL/L P<0.01);NO的产生与IL-1β作用时间和作用剂量有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iNOS产生量在蛋白水平没有差异;IL-1β降低了实验组培养肝细胞的ATP含量(15.94 nmoL/106 cells vs 20.21 nmoL/106cells,P<0.05), 对照组改变不明显;IL-1β降低了两组的KBR,实验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甲基- L-精氨酸(L-NMMA)抑制了NO的产生,使降低的肝细胞ATP含量、KBR得以恢复. 结论:梗阻性黄疸能够促进肝细胞产生NO,导致肝功能障碍.L-NMMA可以缓解由于大量NO导致的ATP合成障碍及KBR下降.对NO产生的调节可能会成为预防及治疗梗阻性黄疸继发肝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
- 涂巍智迎辉郭仁宣
- 关键词:一氧化氮NO梗阻性黄疸肝功能损伤肝功能衰竭
- 手术治疗老年肠梗阻37例
- 2002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患的诊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方法:老年肠梗阻3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嵌顿疝(11例),结直肠癌(11例),肠石症(5例),肠粘连(4例).择期手术6例,急诊手术31例,死亡6例.32.4%(12/37)合并心血管疾病,10.8%(4/37)合并肺内感染,8.1%(3/37)伴脑血管疾病(均死亡),8.1%(3/37)于术后出现MODS(均死亡),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缓慢为其共同特征.结论:老年肠梗阻患者在病因、代谢、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对老年肠梗阻及时手术探查,注意合并疾病及肠梗阻所致的代谢紊乱,采取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方有利于该类疾患治疗.
- 傅庆国孟凡东刘长申涂巍佟玉兰郭仁宣
- 关键词:手术治疗肠梗阻老年人
- 原发性胆囊癌基因改变与其早期诊断、病理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 许元鸿涂巍郭仁宣郭克建何三光苏虹隋如新富伟能
- 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对原发性胆囊癌标本进行多项指标检测。证实应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进行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探讨了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端粒酶、P_16蛋白、Rb蛋白、PCNA参与胆囊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为胆囊癌的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囊癌端粒酶基因
- 3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2005年 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主要发生在胰体尾部(79%),女性多见(84%),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超声的诊断率为66%,CT为 78%,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38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胰体部分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21例,肿瘤摘除8例。手术切除的 28例胰腺囊腺瘤中25例获得随访,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23例健在。8例胰腺囊腺癌手术切除5例, 4例获得随访,3例存活。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为28%。结论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囊腺癌切除后也有较高的生存率。术中病理检查是术式选择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的良性肿瘤可行胰腺局部切除术,或行肿瘤摘除术。
- 葛春林郭克建罗晓光涂巍郭仁宣田雨霖
- 关键词:胰腺肿瘤囊腺瘤囊腺癌
- 胆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P-耐药糖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和P -耐药糖蛋白 (P g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64例胆囊癌组织标本中COX 2和P gp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OX 2和P g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1 9% ( 4 6/ 64 )和 65 6% ( 4 2 / 64 )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阳性率 4 8% ( 2 / 42 )和 7 1%( 3 / 42 ) ,P <0 0 5 ,P =0 0 0 6。COX 2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0、0 0 0 0、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2、0 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均无关。COX 2与P gp的表达调控呈正相关 ,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r =0 42 5 ,P<0 0 5。结论 :在胆囊癌中 ,COX 2、P gp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COX 2和P gp的协同作用在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性COX
- 智迎辉宋茂民涂巍郭仁宣